浙江省杭州城区6学校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月亮****转 文档编号:363583990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城区6学校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省杭州城区6学校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省杭州城区6学校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江省杭州城区6学校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浙江省杭州城区6学校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城区6学校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城区6学校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杭州城区6学校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学校_ 年级_ 姓名_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30分)1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能听出笛声是根据声音的()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频率不同D音色不同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存在大气压的是()A火箭升空过程不断喷射高温

2、燃气B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C医生推动活塞给病人注射药液D用吸管将杯中饮料吸入口中3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中,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骄傲地睡大觉。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比赛中任何时刻,兔子都比乌龟跑得快B比赛中任何时刻,乌龟都比兔子跑得快C兔子的平均速度比乌龟的平均速度大D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4许多高速公路上,在交通标志线上每隔2 m安装一个凸起的纯玻璃元件,这种元件叫“夜精灵”。晚上只要汽车的灯光一照,司机就能看到附近地上的“夜精灵”亮起来(如图所示)。下列几种元件的工作原理与“夜精灵” 完全不同的是()A公路

3、上反光标志牌B环卫工人穿的反光马甲C自行车的尾灯D路口的红绿交通标志灯5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投影仪可以把图片放大B利用望远镜可看见血液中的细胞C照相机可成倒立、放大的虚像D放大镜可成正立、放大的实像6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符合实际的是A正常人的体温约为45B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为26cmC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700kgD一名中学生参加百米赛跑用时约为8s7把酒精擦在手背上后,擦酒精的部位会感觉凉这主要是因为酒精( )A凝固放热B升华吸热C液化放热D蒸发吸热8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

4、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9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B两个力大小相同,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C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才可能产生力的作用D一个物体不能同时与两个物体有力的作用10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初二女生跑800m正常需要30minB人步行的速度的为1.4m/minC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0CD初中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11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一朝秋暮露成霜”,霜的

5、形成需要吸热C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本质上就是水蒸气12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虚像B近视眼可利用凸透镜矫正C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内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4题,20分)13如图甲、乙是镜头焦距不同的两架相机,它们所用的底片规格是相同的分别用它们在同一位置拍摄同一景物。我们可以判定在图中,照片_是用相机甲拍摄的,照片_是用相机乙拍摄的。14现在不少餐厅的菜都利用干冰营造若隐若现的效果。这是因为干冰_时吸收周围空气的热量,温度降低

6、,空气中的_遇冷液化成白雾形成若隐若现的效果,让人食欲大增。152019年国庆阅兵飞行表演时,在领航机的带领下,七架飞机保持不变的队形匀速飞行,观众看到飞机缓缓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他们是以_为参照物的;以领航机为参照物,其他队员的飞机处于_(选填“静止”或“运动”)状态,说明运动和静止是_的。16如图所示的情景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有关(图中两力大小相等)。除此之外,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_和_有关。三、实验题(共12分)17(4分)物理课上,某小组的同学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首先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甲所示; (2)实验中,如图乙所示,若透镜右侧的光屏(未画出)上得到缩小的实像

7、,则烛焰位于透镜左侧的_点,此成像规律应用于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3)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烛焰向右移动适当距离,移动光屏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这个过程中,光屏应往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上的像将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4)向左移动透镜到其与烛焰的距离小于_cm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清晰的烛焰像,却可以在光屏侧透过凸透镜看到_(选填“放大”“缩小”“等大”)的烛焰像;(5)实验中,燃烧的蜡烛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会逐渐向_移动。18(4分)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猜想:像高与像距、物距之间可能具有一定的关系,为了探究这一猜想,

8、他将5cm长的发光体放在一个竖直支架上作为光源进行实验。(1)实验开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在_。(2)下表是该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实验次数物距u/cm像距v/cm物高L/cm像高h/cm13514522301552.532020554153051051260525 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_1(选填“大于”或“小于”)。 通过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又得出了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具体关系。他的结论是: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的比值_。19(4分)为

9、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亮取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帮他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实验步骤:将天平放在_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_处。如果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端移动;(选填“左”或“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4g,用m1表示,并记录在表格中;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g,用m2表示,并记录在表格中;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液体的体积为_cm3,用V表示,并记录

10、在表格中;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此种液体的密度为_kg/m3.(2)画出实验记录表格。(_)(3)小辉也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了该液体的密度,小明的实验步骤是: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液体,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3;将烧杯内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4;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该液体密度两种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中,_的测量误差比较小(选填“小亮”或“小辉”);你的理由是:_ 。四、作图题(共16分)20(8分)如图所示,请画出成语“坐井观天”人眼能看到的范围光线。 (_)21(8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右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11、_)五、计算题(共22分)22(10分)西宁到格尔木的距离大约是756km,一列火车730从西宁出发开往格尔木,在当日1430到达格尔木,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800m的一座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30s。求:(1)火车从西宁开往格尔木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合多少m/s?(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23(12分)一辆载重汽车的车厢容积为3.5m2m0.6m,额定载重量为4t问:(1)若车厢装满砂煤(砂煤的体积等于车厢容积),汽车载重量为多少?(砂煤2.5103kg/m3)(2)为了行车安全,汽车不能超载,如果不超载,此车最多能装多少m3的砂煤?参考答案一、选择

12、题(每题1分,共30题,30分)1、D2、D3、D4、D5、A6、B7、D8、A9、A10、D11、C12、D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4题,20分)13、 A B14、升华 水蒸汽 15、天安门 静止 相对 16、方向 作用点 大小 三、实验题(共12分)17、a 照相机 右 变大 15 放大 上 18、同一高度 10cm 小于 相等 19、水平 零刻线 右 62 60 0.8103 m1/gm2/gV/cm3/(kg/m3) 小辉 小明把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时,烧杯内要残留一部分液体,使量筒测出的液体体积偏小。而小辉的测量方法就避免了这种误差 四、作图题(共16分)20、21、五、计算题(共22分)22、 (1)108km/h;30m/s;(2)400m23、 (1)1.05104 kg;(2) 1.6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