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武冈市实验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月亮****转 文档编号:363582648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武冈市实验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武冈市实验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武冈市实验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武冈市实验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武冈市实验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武冈市实验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湖南省武冈市实验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湖南省武冈市实验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学校_ 年级_ 姓名_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3

2、0分)1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B“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C“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2 “万物生长靠太阳”,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A红光B黄光C蓝光D绿光3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小于lB一定

3、等于lC一定大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4很多车主都在车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便于及时用摄像头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在夜间可以利用摄像头周边的多点红外线补光,拍出依旧清楚的画面关于行车记录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两倍焦距外B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中用的是凹透镜C人肉眼是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D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一倍焦距内5音乐,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下列关于乐器的发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笛子发出的声音是一种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演奏吉他时拨动不同粗细的弦是为了改变其响度C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鼓面是为了改变其音调D能分辨出梁祝是用小提琴演奏的,是

4、因为不同乐器发声时音色不同6利用玻璃瓶、玻璃管、橡皮塞、适量带颜色的水可以自制温度计(如图所示),为了提高自制温度计的精确度,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使用更粗的玻璃管使用更细的玻璃管换用更大的玻璃瓶装水换用更小的玻璃瓶装水ABCD7如图所示是其中一辆共享单车的二维码,使用者用手机摄像头扫描车牌上的二维码并识别其中的内容,获取验证后自动开锁即可使用关于单车的使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牌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二维码经扫描后在手机上成实像C手机上的摄像头镜片是凹透镜D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以内8小明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图中表示了他的主要操作过程,几位同学对他的实验提出了如

5、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甲认为他测出的油的质量是62gB乙认为他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C丙认为他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D丁认为他的实验操作简捷,结果准确9小宇在同学生日宴会上,敲击注入高度水的几个相同玻璃杯,为同学演奏一曲优美动听的生日快乐歌,如图所示注入不同高度的水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10下图为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某冲程示意图,该冲程为(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11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倒扣在桌上,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要使射入杯中的光束发散,应在杯底放置的器材是A平板玻璃 B平面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12如图所示,四个开口的玻璃容器装

6、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热水,在同一环境下,热水温度下降最快的是ABCD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4题,20分)13生活中人们常说“鸟语花香、绿柳成荫”“鸟语”是通过_传播到人耳,“花香”是指_现象,“绿柳”看起来呈绿色,是因为绿柳只_(选填“吸收”或“反射”)绿光,“成荫”是由于_14鱼在清澈的水中游动,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要用鱼叉瞄准看到鱼的稍_(填“上方”或“下方”)才能叉到鱼。这是由于光的_现象形成的_像(选填“虚”或“实”)。15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_和认清它的分度值。小明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_。图(乙)中所示的是用温度

7、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水的温度是_,如果此水的温度升高到100,则水的温度升高了_K。16一辆重为2104N的汽车在平直的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大小为4103N,则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N,当加大油门,汽车所受牵引力突然增大时,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实验题(共12分)17(4分)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cm;(2)如图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如果你是他的合作者,请你帮他

8、指出该装置中的两处错误:_;_;(3)错误改正后,小明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小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10cm处,移动光屏后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_的实像;(4)小明继续将点燃的蜡烛靠近凸透镜,当烛焰移至35cm处,移动光屏后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_的实像,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5)小明在实验中发现:当物距在不断减小的过程中,成像性质发生改变的两个转折点是_cm和_cm处。18(4分)为了研究弹簧受到拉力时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用测力计及一些不同的弹簧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在实验中小明分别用力通过测力计拉伸不同的弹簧,测量并记录每根弹簧的

9、原长、弹簧圈直径、所受拉力的大小、弹簧伸长量。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已知实验所用弹簧材料相同。实验序号弹簧原长(厘米)弹簧圈直径(厘米)拉力大小(牛)弹簧伸长量(厘米)110153210110631011594201101253011018610251.57103(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弹簧的材料、弹簧圈直径和原长相同时,在弹性限度内,_;(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可研究弹簧伸长量与原长的关系,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3)小明通过实验1、6与7来研究弹簧伸长量与弹簧圈直径的关系,则实验7中拉力大小应为_牛。19(4分)如图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请

10、完成实验探究。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14013.3230153202041530510光屏上没有像68光屏上没有像 (1)如图甲,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将三者中心调至_。(2)不断改变蜡烛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所得数据如表中所示。(3)由表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cm;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如图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_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5)如图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眼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

11、像。则该眼镜是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四、作图题(共16分)20(8分)请在如图中完成反射光路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1(8分)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传播方向。(_)五、计算题(共22分)22(10分)某列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铁路上匀速行驶,有一位骑摩托车的刑警为执行任务在与铁路平行的公路上匀速行驶追赶列车。如果列车行进中刑警骑摩托车从列车车尾追到车头,需用50s,又知列车行进中他从车头返回到车尾只需10 s。求:(1)摩托车的速度;(2)列车的车长。23(12分)中国篮球明星姚明的身高2.26m、质量140kg、体积140dm3,为纪念他在

12、篮球界的贡献,在上海新世界城一楼有按姚明1:1体型制作的逼真蜡像(如图所示)(1)如果制作使用的蜡的密度为900kg/m3,那么需要蜡的质量为多少?(2)如果改用某种密度为7103kg/m3的合金材料来制作同样体积的雕像,使用与蜡像相同质量的合金,那么雕像内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30分)1、C2、D3、A4、A5、D6、B7、B8、B9、B10、C11、C12、C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4题,20分)13、空气 扩散 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 14、下方 折射 虚 15、量程 C -2 88 285 16、4103 不变 三、实验题(共12分)17、10 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没有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 缩小 放大 投影仪 20 10 18、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量越长 2、4与5 弹簧的材料、弹簧圈直径和拉力相同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原长越长,伸长量越大 5 19、同一高度 10 减小 B 远视 四、作图题(共16分)20、21、五、计算题(共22分)22、 (2)30m/s ; (2)500m23、 (1) 126kg;(2) 122d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