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办张江集团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月亮****转 文档编号:363582523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民办张江集团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上海市民办张江集团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上海市民办张江集团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上海市民办张江集团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上海市民办张江集团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民办张江集团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民办张江集团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民办张江集团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学校_ 年级_ 姓名_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

2、30题,30分)1家用电冰箱内的制冷系统主要由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三部分组成,如图所示的电冰箱压缩机和冰箱内照明灯泡连接电路示意图中,是压缩机用的电动机,受温控开关控制,L是电冰箱内的照明灯泡,受门控开关控制,电动机和照明灯泡既能各自单独工作又能同时工作,其中符合上述要求的电路图是( )ABCD2如图所示,小明采用透明玻璃板、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在较亮的环境下观察效果更好B实验时选用的两支蜡烛大小应相同C透明玻璃板摆放应该与纸面垂直D若把光屏放在B位置,蜡烛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3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

3、清晰的像,关于下列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如果利用注射器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这时将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又能得到一个清晰的更小的实像C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变,向左移动水凸透镜到适当的位置后,利用注射器从水凸透镜内慢慢抽水,在光屏上有可能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D水凸透镜内有一个正方形纸片,则在光屏上不会得到蜡烛完整的像4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B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C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D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5如图所示,是四种不同乐器。演奏它们时,我们看不到

4、它们而能分辨出它们的声音,是依据听到它们发出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波形6有一位同学用天平称一块矿石的质量,把天平调好后,把矿石和砝码放反了位置,而且他选用50g、20g砝码各一个,又把游码拨至标尺4g处,达到平衡。这块矿石的质量应该是( )A74gB70gC66gD78g7如图所示,有关电路中电灯的连接,说法正确的是 AS1、S2均闭合时,灯L1与L2串联BS1、S2均断开时,灯L1与L2并联CS1、S2均闭合时,灯L1与L2并联DS1、S2均断开时,灯L1与L2串联8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普通家用照明灯的工作电流约为 2AB家用电冰箱的功率约为 100WC一个铅蓄电池电压是

5、 1.5VD电饭锅加热煮饭时的功率约为 100W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路是不可逆的B光线是真实存在的C光的传播需要时间D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10现有一只空瓶、水、待测液体、天平和法码。用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是,将空瓶中装满水,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是;将水全部倒出后,再装满待测液体,用天平测出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则待测液体密度的农达式正确的是()ABCD11下列现象中,主要利用光的反射的是()A墙上形成影子B缸中鱼变大C凹面镜取火D手机自拍12为了探究“声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有人建议以下几个实验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A把正在响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铃声逐渐减小B将一

6、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会有震感C吹响笛子后,按不同的孔发出不同的声音D将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观察波形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4题,20分)13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cm,物体长_cm。14中国动车技术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为人们出行带来便利,如图所示,和谐号动车组列车满载旅客正奔驰在祖国美丽的大地上。以地面为参照物,和谐号动车组列车是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以坐在车上不动的乘客为参照物,和谐号动车组列车是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由此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的。15如图所示是家庭装修中常用的“水钻”,它在给墙壁钻孔时,钻头与墙壁间摩擦,使钻头的温度升高,工人向钻

7、头注水使其降温,可以看到钻头周围有“白气”产生,这是水蒸气发生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水在_时密度最大。16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_的性质工作的,而回声定位则利用了声_的性质。三、实验题(共12分)17(4分)小亮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其中凸透镜的焦距f10cm,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50cm刻度处,蜡烛和光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1)探究前需要首先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_;(2)如上图所示放置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倒立、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的像;(3)保持上图中的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15cm”刻度线位置,要使光

8、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可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适当位置放上一块_(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移去蜡烛和凸透镜间的镜片后,继续改变蜡烛位置,观察虚像时,人眼应在凸透镜_(选填“左”或“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18(4分)如图甲是小林同学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他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用水浴法对物体加热,观察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情况。(1)实验中,试管放在水中加热,目的是_;(2)小林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该固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该固体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是_,物质处于_态;(4)实验过程中如

9、果观察到试管内的固体熔化成液体后,继续加热最后液体沸腾,这说明试管内液体的沸点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烧杯内水的沸点。实验过程中,小林发现水面上方的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你认为水珠应出现在烧杯的_(选填“内壁”或“外壁”)。19(4分)某同学测量一蜡块的密度。她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向_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接着将蜡块放在左盘,通过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恢复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她读出蜡块的质量是_。后来她用如图丙测出了蜡块的体积,并计算出蜡块的密度是_ 。四、作图题(共16分)20(8分)作图与读数:(1)画

10、出图中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_。(2)如图所示,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_。(3)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cm。21(8分)如图所示,已知一条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过焦点,请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五、计算题(共22分)22(10分)元旦期间,小月乘坐G2021次列车前往兰州,途经西安北到兰州西的部分站点列车时刻表如表所示。全程列车设计速度为250km/h。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站 点到站时间发车时间路程/ km西安北110011120宝鸡南12071210167天水南12541256323兰州西1420560(1)若列车从西安北发车后中途不停站,并以设计速度从西

11、安北运行到兰州西,求列车跑完全程需要的时间。 (2)求列车从西安北到天水南的平均速度。(3)列车匀速驶过3000m的隧道,小月测得自己通过隧道共用时50s,求长度为240m的列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23(12分) “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所示。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20min,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上桥最快要用几分钟?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30分)1、D2、A3、BC4、A5、C6、C7、C8、B9、C10、A11、C12、A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4题,20分)13、0.1 2.75 14、运动 静止 相对 15、液化 4 16、传递能量 传递信息 三、实验题(共12分)17、在同一高度 缩小 近视 右 18、使被加热的物体均匀受热 晶体 25 固 小于 内壁 19、右 18.6g; 。 四、作图题(共16分)20、 2.50 21、五、计算题(共22分)22、(1)2.24h;(2)190km/h;(3)54s。23、54km/h;27m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