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月亮****转 文档编号:363581819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学校_ 年级_ 姓名_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

2、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30分)1一个物体的质量是300g,这个物体可能是 ( )A一张课桌B一本书C一支铅笔D一个学生2如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B它的分度值是1 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它可以放置在沸腾的水中高温消毒32018年7月28日北京时间凌晨3点30到5点14出现罕见的月全食天象奇观下面的知识点能用来解释形成月全食现象是A光的色散B光的直线传播C光的反射D光的折射4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A拧紧香水瓶的盖子B用电吹风机吹潮湿

3、的头发C用地膜覆盖农田D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5下列事例中,利用做功的方式使物体(加“”的字)内能增加的是()A捂热水袋的手变暖B炽热的金属片插入水中后,水温升高C放进热汤中的金属汤勺变得烫手D用锯子锯木头,锯条的温度升高6以下现象与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变“弯折”光学原理相同的是()A湖面倒影B水滴成像C树下光斑D如影随形7小明想知道自己脉搏跳动一次需要多长时间,由于脉搏跳动速度较快,一次跳动的时间难以直接测量,于是他打算“先测出自己1min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然后计算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D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8如图是滑雪运

4、动员从山上滑下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员下滑过程中,运动员始终只受重力作用B运动员下滑到山底开始减速时,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C运动员下滑过程中,所受重力方向不断改变D运动员下滑过程中,假如一切外力都消失,他将做匀速直线运动9题中所给照片为小明夏天时在海边浴场拍摄一个海水中亭子的照片,照片中所及到的一些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亭子海水中部分看起来比实际浅是光的反射现象B亭子在海水中的影子可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C白云在海面形成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D亭子能阻挡阳光中红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10光在下列物体表面发生镜面反射的是( )A布料表面B黑板上的字C墙壁表面D平静水面11庆祝中华

5、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轰油-6”伸出输油管准备与“歼-10B”对接,演示空中加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轰油-6”是静止的B对接后,“轰油-6”相对“歼-10B”是静止的C对接后,“歼-10B”相对输油管是运动的D不管以“轰油-6”还是“歼-10B”为参照物,地面的观众都是静止的12如图所示,利用图甲来测凸透镜的焦距,利用图乙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0 cmB图乙中成像的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C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D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

6、戴”上近视眼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4题,20分)13小明身高1.6m,站在1m高的竖直的平面镜前,他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全身像高_m,现只将平面镜向左侧平移一段距离,他在镜中像的位置会_(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变”),当他远离镜面时,他在镜中像的大小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4B超是利用_来传递信息而获得人体内部情况的;清洗精密仪器和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利用声来传递_;有些动物能够提前获知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是通过_来获得信息的。15在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东方”17高超音速导弹的亮相震惊全球,这款新型常规导弹具备全天候、无依托、强突防的特点,射程为

7、18002500公里,可对中近程目标实施精确打击,有些导弹燃料要用到液态氧,科技人员通常采用_的方法使气态的氧在常温下液化。高超音速,是指物体的速度超过5倍音速,15时一倍音速为_m/s。16当我们站在一块大镜子前时,通过镜子看到的是自己的_(填“实”或“虚”)像,当我们走近镜子时,像的大小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两位同学站在镜子前,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到对方的面孔,表明了光路是_。三、实验题(共12分)17(4分)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_(选填“A”或“B”),除了图示器材外,实验时还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_;(2)小

8、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实验时小明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为了验证这一结论,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18(4分)小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甲 乙(1)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上,成的像是等大的倒立的实像。分析实验成像情况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当把点燃的蜡烛由图甲所示位置向右移至光具座的35 cm刻度时,向_(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会得到一个倒立、_的实像;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此时,风一吹,烛焰向左偏,则光屏上

9、成的像向_偏。(3)小明用此光具座模拟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的情况,当人眼看清眼前30 cm处的物体时,凸透镜的位置、形状如图乙所示。如果将物体移至眼前50 cm处,保持透镜(晶状体)、光屏(视网膜)之间距离不变,则应该换上更_(填“薄”或“厚”)的凸透镜(凸透镜直径大小相同),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19(4分)小峰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用玻璃板代替了平面镜的目的是_。(2)小峰选择了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_。(3)确定像的位置后,用白纸作为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小峰透过玻璃板观察白纸,看到了白纸上有蜡烛的像,由此他认为平面镜成实像,他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_。四、作图题(共

10、16分)20(8分)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要求保留作图痕迹)21(8分)如图所示光线是经水面反射的一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作出它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_)五、计算题(共22分)22(10分)甲、乙两地的铁路线里程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 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留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08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9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40s。求:(1)火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大小是多少?(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23(12分)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物质水银酒精甲苯铅萘熔

11、点/-38.8-117-9532880.5沸点/35778.51111740218 (1)-80时酒精呈_态;(2)若要测量铅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做测温物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30分)1、B2、A3、B4、B5、D6、B7、C8、D9、B10、D11、B12、C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4题,20分)13、1.6 不变 不变 14、超声波 能量 次声波 15、压缩体积 340 16、虚 不变 可逆的 三、实验题(共12分)17、B 秒表 68 缩短加热时间 吸收 撤去酒精灯,停止对水加热,观察水能否继续沸腾 18、10 右 放大 投影仪 右 薄 19、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不能透过玻璃板观察白纸 四、作图题(共16分)20、21、五、计算题(共22分)22、(1)100km/h;(2)300m。23、液 水银 酒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