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月亮****转 文档编号:363581349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学校_ 年级_ 姓名_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为测出小木块的长度,以下使用刻度尺的做法正确的是()ABCD2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发现蜡烛距离

2、凸透镜30cm的时候恰好得到一个等大的清晰的像。如果将凸透镜向蜡烛移动10cm,并移动光屏,则光屏上得到的像是()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不能成像D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考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慢D超声波能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4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起了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虚像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

3、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B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C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D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5敲锣时,要想使锣停止发声,只要用手按住锣面即可,这是因为()A锣声通过手掌被人吸收B手对锣面形成真空,无法传声C锣面停止振动D有声音,但被手遮住,听不到6如图所示,下列

4、生活中的“影”与如影随形中的“影”原理相同的是A湖中倒影B手影游戏C摄影机D杯弓蛇影7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文字词句与物理知识相符合的是A“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实像B“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C“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D“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月亮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8小芳在阅读古诗词时,发现很多诗词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B“池外轻雷池上雨”“轻”指音调低C“谁家玉笛暗飞声”“声”是由笛子振动产生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描述声音频率高9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A放在

5、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在水面处“折断”了B月光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C平静的河面映出桥的“倒影”D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形成圆形光斑10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样条件下,一滴水与一桶水的密度相同B铜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铜的体积比铝的体积大C铜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铜的质量比铝的质量大D把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11在图所描述的情景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自行车轴承里安放滚珠B足球守门员戴着手套C滑板车底部安装轮子D在拉链上涂上一些蜡12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A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汽”C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

6、化却变小D夏天,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13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A5.3cmB5.25cmC3.25cmD3.3cm14来自远方物体上的光进人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后折射形成了下图所示的情况。则下列关于此类眼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类眼睛的晶状体变厚,聚光能力弱B此类眼睛的晶状体变薄,聚光能力强C此类眼睛是远视眼,应用凸透镜矫正D此类眼睛是近视眼,应用凹透镜矫正15将2.5kg/m3换算成以g/cm3为单位的正确换算式为()A2.5kg/m3=2.5kg/m3=2.510-3g/cm3B2.5kg/m3=2.5=2.5103g/cm3C2.5kg/m3=2.

7、5kg/m3=2.5103g/cm3D2.5kg/m3=2.5=2.510-3g/cm316为了保护嗓子,同时让同学们听得更清楚,老师们利用扩音器(俗称小蜜蜂)进行授课,如图所示。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提高声音的音调B改变声音的音色C增大声音的响度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17如图是我们熟悉的二维码图片,手机扫描二维码时,相当于给二维码拍照片,关于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维码中各个区域对各种色光的反射能力相同B用扫描仪获取二维码信息,利用了光的折射C用扫描仪获取二维码信息,所成的像是虚像D扫描仪能识别二维码本身发出的亮暗不同的光18在研究“运动与力”的关系时,老师

8、和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并对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任何位置开始下滑B实验现象表明,物体受到的力越小,越容易静止C运动的小车会停下,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根据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19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0mm20观察如图所示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

9、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21下列对质量和长度的估算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0gB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mC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kgD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mm22如图甲所示,将话筒接在计算机的输入端,将三种声音输入,已知发出声音的时间相同,计算机的屏幕上分别出现如图乙所示的三种波形,根据波形分析( )A声音C的频率最高B声音A的频率最高C声音B的振幅最大D声音C的振幅最大2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信息错误的是()AB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BA物体作变速运动CvAvBD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2

10、4如图所示,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操作正确的是( )ABCD25下列描述声现象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D“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26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把一个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5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27如图所示的现象或情景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烛焰经“小孔”成像B手在灯光下形成影子C用照相机拍摄景物D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28下列关于鼓

11、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鼓声的音调越高C鼓声主要是靠大地传入人耳的D鼓面振动频率越高,鼓声的响度越大29 “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 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所示,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手影平面镜成像B摄影凸透镜成像C投影光的反射D倒影光的折射30一凸透镜的焦距是9cm,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3cm处,则所成的像是()A正立、缩小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虚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物理学里把物体的

12、_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在机械运动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 的32上海地区家庭照明电路电压为_伏;家中各用电器之间是_连接(选填“串联”或“并联”)家庭使用的用电器增多,电路的总电流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33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蜡烛距它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将蜡烛向透镜移近7cm后,在光屏上_(填:“能”或“不能”)成像。34水与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体积之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把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_。35如

13、图所示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某一次实验,这一过程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通过实验研究可得:当凸透镜成放大像时,像距v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距u。36仪器的使用和读数:(1)图甲是小明使用温度计的情形,他操作的错误是_图乙是改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为_C;(2)图丙中木块的长度为_cm; (3)图丁中机械秒表的示数为_s。37放学路上,小明和小红沿人行道步行,一辆汽车从身旁疾驰而过,如图所示司机说“你没动”是选定了_为参照物;小红说“车真快”是选定了_为参照物38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_,用眼过度疲劳会使得晶状体变凸,焦距变短,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此时应佩戴_来矫正视力。39如图,体温计的量程是_,分度值为_,示数是_。40下图是一支水银体温计,它是利用水银的_性质制成的,该体温计此时的读数是_。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如图是“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小明做出了如下猜想猜想A: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猜想B: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猜想C: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1)实验中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_运动,目的是使拉力_摩擦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为了验证猜想A,比较甲、乙图可得出_一定,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在三次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