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月亮****转 文档编号:363581084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3-2024学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3-2024学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3-2024学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3-2024学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学校_ 年级_ 姓名_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声音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

2、的人音色不同D人耳可以听到超声,不能听到次声2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种类水银酒精甲苯萘凝固点/391179580.5沸点/35778111218A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酒精做测温物质B池州市区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C池州市区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D281时,萘处于固液共存态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音在大地中传播比空气快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往暖瓶中灌开水时,可以通过声的音色来判断瓶中水位高低4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水中筷子“弯折

3、”B地上的身影C水中荷花的倒影D墙上的手影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A放大镜B照相机C潜望镜D幻灯机6小林骑自行车沿河堤向下游行进,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拂此时的风向是()A向下游B向上游C向河对岸D从对岸吹来7下列各组有关物理原理、现象及应用的连线中有错误的是()ABCD8如图所示,甲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一只手接触到火线;乙站在地上一只手接触到零线;丙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一只手接触到火线此时,丁站在地面上用手去拉丙则( )A甲、乙都会触电B甲、丙都会触电C乙、丁都会触电D丙、丁都会

4、触电9如图所示,属于禁止鸣笛的标志是( )ABCD10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采用水浴法是为了受热均匀 B图乙温度计示数为2C图丙中该物质是非晶体D图丙AB段该物质处于固态11下列四个生活实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加“”)物体内能减少的是A春天,人在院子里晒太阳B夏天,给杯中的饮料加冰块C秋天,给妈妈用热水泡脚D冬天,操场上的同学搓搓手1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成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A叶障目B立竿见影C镜花水月D形影不离13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从北京南站行驶到天津站全程120km,所

5、用时间是30min;陆地上的猎豹最快每秒可跑40m;旗鱼是海洋中游速最快的鱼类之一,它的游速可达118km/h,比较它们的速度大小()A猎豹的速度最大B“复兴号”动车组列车的速度最大C旗鱼的速度最大D三者速度一样大14有关热现象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C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D任何情况下冰的温度一定低于015一个质量为0.2kg的容器,装满水后总质量为1.2kg;装满某液体后总质量为2kg,下表中有几种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供你参考,你经过分析可知该液体为( )物质密度/(kgm3)物质密度/(kgm3)水银13.6103纯水1.01

6、03硫酸1.8103酒精0.8103A硫酸B酒精C水银D缺少条件,无法判断16在广场上,跳舞的人伴随着音箱中传出的音乐翩翩起舞,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A音乐是由音箱中的发声体振动产生的B音乐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中的C广场舞的音乐声太大对于周围居民可能就是噪声D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休息需要把音调调低一些17疫情期间,村书记杨百顺每天都通过大喇叭向村民通报疫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村民能听到杨百顺的声音,是因为空气能传声B杨百顺说话时,他发出的声音是大喇叭振动产生的C村民听到杨百顺的声音后,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D村民根据音调,判断出讲话的人是杨百顺18小明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

7、产生的”实验中,用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叉发声是由于小球的振动产生的B小球的振动频率与音叉的振动频率相同C小明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D实验中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转换成小球的跳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19白天,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桌子、书等物体,这是因为A这些物体都是发光的 B眼睛发出的光射到这些物体上C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漫反射 D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镜面反射20如图所示,在烧杯和试管中都装着水,给烧杯加热使杯中水沸腾,继续加热,则( )A试管中的水将沸腾B试管中的水温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C试管中的水达不到沸点

8、,不能沸腾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21文明礼貌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因此,我们在公共场所时,不能大声喧哗,交谈时应轻声细语,不影响他人这里的“大声和“轻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22下列作图中,错误的是()ABCD23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B利用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C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24如图是一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固态物质,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的功能使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可以将100 的开水降温至55 左右的

9、温水,也可以将冷水升温至55 左右的温水,这款水杯被广泛称为“55杯”“55杯”的工作原理是( )A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B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C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D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25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B真空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C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

10、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26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掩耳盗铃、低声细语、隔墙有耳、悦耳动听、震耳欲聋;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ABCD27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和兔子同时同地从起点出发,并沿同一直线赛跑,兔子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后,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从龟兔赛跑开始到兔子睡醒的图像如图所示,图中线 OBD、OAC 分别是它们的运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段时间,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B兔子的平均速度始终大于乌龟的速度C图中线段OAC代表乌龟的运动情况D乌龟和兔子相遇时,乌龟通过的路程大于兔子通过的路程28陆地上奔跑得最快的是猎

11、豹,其速度可达v1=30m/s;海洋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其速度可达v2=100km/h;在空中飞行得最快的要算小巧的雨燕,其速度可达v3=3km/min。则三者的速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v3v1v2Bv3v2v1Cv2v1v3Dv1v3v229如图所示,一束来自于近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后,则该同学的眼睛是A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B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C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D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30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光滑弧形槽,一个为A1B1C1凸形,一个为A2B2C2凹形,两个相同小球分别进入两弧形槽的速度都为v,运动到槽的末端速度

12、也都为v,小球通过凸形槽的时间为t1,通过凹形槽的时间为t2,则t1、t2的关系为At1t2Bt1t2Ct1t2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在探究固体熔化特点时,图甲是小刚和同学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固体物质加热时的装置,并描绘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由此可知,此固体是_(填“晶体”或“非晶体”),当加热到510分钟时此物质处于_状态。32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_33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象,由此可知它的熔点_,熔化过程持续了_分钟,在04分钟时间内物质处于_状态,48分钟时间内是_

13、状态。34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汽车观后镜中的像。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_;成实像的是_(以上两空均填序号)。35如图1所示,叶脉在露珠中格外明显;如图2所示,透过露珠看到小草倒立的像。若根据像的虚实来划分,图1中成的是_像,图2中成的是_像。(填“实”或“虚”)36人们把红、绿、_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_m/s。37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木块长度为_cm;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s。38吹奏竖笛时,竖笛内的空气柱就会_发出声音,按住不同的笛孔,声音的_就会改变。(填“音调”“响度”“音色”)39图中物块的长度为 _ 厘米。40如图所示,小球沿斜面向下滚动,O为小球重心,某学习小组的几位同学画出了小球不同的重力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_(选填“OA”或“OB”)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如图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请完成实验探究。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14013.3230153202041530510光屏上没有像68光屏上没有像 (1)如图甲,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将三者中心调至_。(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