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宁县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月亮****转 文档编号:363580539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庆阳市宁县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庆阳市宁县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学校_ 年级_ 姓名_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据2020年1月初人民日报消息,截至2019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3.5万公里,约占全球高铁网的七

2、成。若每节高铁车厢长约25.5m、宽约3.1m,高约4.4m,那么每节车厢内空气的质量可能为(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A4.5kgB45kgC450kgD4.5t2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和错误都是由于操作不正确造成的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测量过程中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无关D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将能够完全消除误差3现有用同一种材料做成的四个正方体,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边长和质量如图所示,空心的是( )ABCD4下列是冬季发生的一些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A水蒸气在树枝上凝华成冰晶,形成雾淞B屋顶的积雪会熔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凝

3、固成冰锤C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由于水蒸气液化,眼镜片上会起雾D邻居家孩子堆的雪人逐渐变小,可能发生了升华5下列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低声细语”中的“低”指的是音调低B在部分路段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利用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闪电比雷声先发生6下列自然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A初春,冰雪融化B盛夏,露珠凝结C深秋,绿叶凝霜D严冬,雪花纷飞7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的情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甲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C以战斗机甲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

4、D加油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8在“在测量花岗石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会变小B花岗石的质量是72gC花岗石的密度是3.58103kg/m3D称量花岗石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9如图所示,筷子在水中看起来向上偏折,下列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光路图是 ()ABCD10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A38,39B39,40C38,40D39,3911同学们在课下的实践中是否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形孔,让太阳垂直照射到“”形孔上

5、,去观察地面上的光斑。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 )A“”B“”形C圆形D无法判定12人类在新材料探索的道理上总在进行着不懈地努力,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就是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1kg/m1已知体积为15m1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制造,需耗钢117吨。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的质量为( )A2.5吨B0.045吨C0.26吨D45吨1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阐述,不正确的是_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一般在室内讲话声音相对室外洪亮,是因为回声加强了原声C“高声喧哗”是指声音

6、的音调高D中考期间,优美动听的音乐声,对需要休息的考生来说也是噪声14一电子钟放置在甲、乙、丙三个平面镜前的位置及示数如图,那通过三个平面镜看到电子钟的示数分别是A甲12:01乙10:51丙10:51B甲10:51乙10:51丙10:51C甲12:01乙15:01丙12:01D甲10:21乙12:01丙10:2115关于物理实验中的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测量平均速度”实验中,斜面的坡度不能太大B用托盘天平称量质量时,如果砝码磨损,会使测量结果偏小C长度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一位代表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D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为方便读数应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16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A红外线可使荧光物质发光B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D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的色彩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17根据图示判断甲、乙密度的大小关系()A甲乙B甲乙C甲=乙D没有关系18如图是壁挂式拿起即亮的手电筒结构示意图,手电筒插入基座时不亮,拔离即亮,则基座所起的作用是A电源B开关C导线D用电器19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水中倒影B雨后彩虹C日食形成D杯中铅笔20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太阳光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 )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8、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21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约3108m/s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22下列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是( )A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B太阳还在地平线上,人们便能看见它C插在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D日食和月食现象23水结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量体积密度都不变B质量不变、密度变小、体积变大C质量和密度都变小,体积变大D质量体积都变大,密度不变

9、24如图所示,白板上画有两个黑色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板前(图乙),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下方箭头是利用凸透镜形成的虚像C下方箭头成像原理在生活中应用是照相机D乙图看到上方箭头是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25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密度小B冰熔化成水,密度变小C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它的大小跟质量、体积无关D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26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负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A

10、金属箔的张角减小BA中的自由电子通过金属棒流向B,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CA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B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D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A流向B,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27和谐号动车组列车与和谐型大功率机车的上线,宣告我国动车组开始了第六次大提速。从科学的角度看,当列车进站时,乘客需站在安全线外的原因是()A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B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C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加大,压强增大D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加大,压强减小28小明同学测量圆柱直径,他的方法正确的是ABCD29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中,能够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的是 ()A用力吹一根吸管,

11、并将它不断剪短,听声音的变化情况B当音叉发出声音后,让乒乓球沿切线方向靠近音叉,乒乓球会被弹起来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D小刚轻声说话,小丽通过“土电话”听到小刚的声音30如图所示,阳光下一本物理教材掉到地上,小明和小红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它,是因为 A阳光在教材上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向各个不同方向射出B阳光在教材上发生反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C小明和小红眼睛发出的光都射在书本上D物理教材是光源,它发出的光射入小明和小红的眼睛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北方冬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_ (选填“室内”或“室外”)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12、_形成的,此过程中要_ (选填“吸”或“放”)热32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_产生 的,是通过_传人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_处减弱噪声33科学家最新发现3颗宜居星球,有水有大气,距离地球仅14光年,或许存在外星生命,其中“光年”表示_单位;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_m/s。34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由琴弦_产生的,在使用二胡之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定弦”,这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35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粒子,其直径不到人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2.5”是颗粒直径的数据,它的单位是_。36照相机的镜头相当

13、于_镜,用同一架照相机先给小华拍一张全身像后,再给他拍一张半身像,那么摄影师应该_照相机暗箱长度(填“拉长”、“缩短”或“不动”)。如有镜头焦距不同的四架照相机,它们所用的底片规格相同,分别用它们在同一地点拍摄同一景物,则在图中,照片_机甲拍摄的。37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2:3,体积之比为3:2,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_;若把甲物体截去一半,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_。38夜晚,鸭子河两岸的灯光开亮时,河水上实景与河中的“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已知金雁桥下水深为2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6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_m,河水中彩灯倒影形成的原因是_。39声在介质中以_

14、的形式传播;声速的大小跟_ 有关,还跟 _ 有关。40在运动会上,摄影师给台上颁奖的同学拍完全身照如图所示,还需要拍半身照,摄影师应该将照相机_同学(选填“靠近”或“远离”);同时将镜头_(选填“前伸”或“后缩”)。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小芳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她首先按图所示完成仪器装配,图中点距凸透镜的距离为2倍焦距,点距凸透镜的距离为1倍焦距。(1)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_(选填“上”或“下”)调;(2)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_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