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蓉江新区潭东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月亮****转 文档编号:363580507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蓉江新区潭东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蓉江新区潭东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蓉江新区潭东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蓉江新区潭东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蓉江新区潭东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蓉江新区潭东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蓉江新区潭东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蓉江新区潭东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学校_ 年级_ 姓名_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30分)1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1(dou)”和“3(mi)”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音色一定不同B音调一定不同C响度一定不同D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2我国的河流和湖泊呈加速减

2、少之势,水资源缺乏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在一些严重缺水的地域,人们会收集露水使用,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露水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3能正确表示光从室外透过窗户玻璃进入室内传播的光路图是ABCD4海边的渔民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 -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深处。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便来临了。以下解释最有可能的是()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B水母接收到了大海的召唤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D水母接收到了人说话的声音5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规律”

3、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可能是蜡B在BC段,该物质温度不变,因而不吸热C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10minD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6玻璃在200时开始熔化,当温度升到300时还没有熔化完,图中能反映玻璃凝固特点的图像是()A BC D7关于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声音可以传递能量8我国自主研制的大飞机C919试飞期间,一伴飞飞机与C919朝同一方向沿直线匀速飞行,题图为伴飞飞机上的科研人员某时刻通过舷窗所看到的C919图景,己知伴飞飞机的速度比C919的小,则一段时间后科研人员看到的图景可能是( )

4、ABCD9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衣柜里樟脑丸的不断减少是汽化现象,该过程吸热B冰箱冷冻室内壁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吸热C夏天,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该过程放热D冬天,家里的窗户玻璃常常变模糊,这主要是屋外的水蒸气液化或凝华所致10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时,某小组有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做法,正确的做法是 A图甲所示的做法,只需一次测量 B图乙所示的做法,需要多次测量C图甲所示的做法,需要多次测量 D图乙所示的做法,只需一次测量11如图,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B将左侧光屏向后

5、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C光反射时不遵循光路可逆D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012下图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BCD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4题,20分)13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图中a、b、c三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开始运动,则甲图中运动最快的是 _ ,其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是 _;乙图中运动最快的是 _ ,其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_14小明对某物体长度进行了多次测量,记录如下:25.1cm、25.2cm、28.2cm、25.3cm,这组测量数据中,_是错误的,该物体的长度是_。15桂林是风景如画

6、的旅游胜地,游漓江时可以看到这样的美景奇观:“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这里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看到水中的“鸟”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16一杯牛奶的质量是210g,体积是200mL,小聪喝了半杯,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是_g/cm3。三、实验题(共12分)17(4分)在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l)图中AB段的路程sAB=_Cm,如果测得时问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cm/s。(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似AB段的平均速度vA

7、B会偏_。(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理由是:_。18(4分)在学习压强的知识时,几位同学想利用老师准备的如图所示的器材:用钉子做腿的小桌海绵砝码木块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装有细沙的容器进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1)实验时,要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选择图中的实验器材_(填序号);通过观察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2)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小泽与小宇的意见产生了分歧。小泽认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产生的作

8、用效果越明显。小宇认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他们选择图中三个器材进行相关实验,请你写出实验步骤。 第一:_;第二:_。通过比较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小宇认为小泽的观点是正确的。19(4分)小雨知道伽利略通过吊灯的摆动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后,他想验证和探究摆的规律。如图所示,小雨用不同的金属球作为摆球,用质量不计、不可伸缩的细线悬挂于O点,组成一个摆,再用天平测出不同摆球的质量m、用刻度尺测出摆长l、用秒表测出摆动30次的时间t,算出周期T。得到如下表实验数据:次数摆球1234铝球铁球A铁球B铜球摆锤的质量m/g15.525.344.751.0摆绳长l/mm800.0

9、800.0800.0800.0摆动30次的时间t/s53.8853.9453.8553.87周期T/s1.7961.7981.7951.796 (1)测摆动周期是通过测量摆动30次的时间后求出T,而不是直接测摆动一次的时间,这是为了_。(2)实验数据说明,摆长一定时,摆的周期与物体的质量_(选填“有关”“无关”)。(3)如果要继续研究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则要如何进行?请写出实验的主要步骤:_四、作图题(共16分)20(8分)在图中画出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21(8分)如图所示,平面镜与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F为凸透镜的焦点,一束射向平面镜点A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从凸透镜射出,射出后的光线

10、恰好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请你画出这一过程。五、计算题(共22分)22(10分)一辆汽车以1.2km/min的速度匀速向一山崖驶近,途中鸣了一声笛,2s 后司机听到回声。已知空气中声速为340m/s;问:(1)1.2km/min 合多少m/s?(2)当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还有多远?23(12分)从A、B两种方案中任选一种作答:山西老陈醋位列我国四大名醋之首,其发祥地是太原市清徐县,图是清徐生产的一种老陈醋。小明想知道这壶陈醋的质量,于是选取实验室的器材,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方案A:用量筒量取40mL的该种醋并用天平测出其质量为44g;方案B:在烧杯内倒入适量醋,用天平测出总质量54.6g

11、,将烧杯内的醋倒出适量后测得总质量为32.6g,用纯净水将烧杯内倒出醋的体积补足后,测得总质量为52.6g。请你通过计算解答:(1)这种醋的密度;(2)这壶醋的质量。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30分)1、B2、C3、A4、A5、D6、D7、B8、C9、C10、B11、B12、C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4题,20分)13、a 相同时间内,运动路程越长,跑得越快 a 相同路程,所需时间越短,运动越快 14、28.2cm 25.2cm 15、折射 反射 16、1.05三、实验题(共12分)17、40 25 偏小 不正确 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 18、(或或) 海绵(沙子)的凹陷程度 把小桌子的四条腿放在沙子表面,将砝码放在桌面上,观察小桌子腿陷入沙子中的深度 把小桌子的桌面放在沙子表面,将砝码放在小桌背面,观察小桌子陷入沙子中的深度 19、减小误差 无关 见解析 四、作图题(共16分)20、21、五、计算题(共22分)22、 (1)20m/s;(2)320m。23、(1)1.1g/cm3;(2)902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