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郯城县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月亮****转 文档编号:363580391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郯城县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郯城县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郯城县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郯城县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郯城县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郯城县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山东省郯城县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山东省郯城县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学校_ 年级_ 姓名_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

2、判断的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2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盛夏叶面上的露B深秋枫叶上的霜C液态钢浇铸成钢锭D初春湖面冰雪融化3小明同学在第二届农博会上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下了同一盒新品种彩色花菜的两张照片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B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C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4甲金属的质量为3kg、密度为1,乙金属的质量为4kg、密度为

3、2,如果把这两种金属合成一合金球(忽略体积变化),则这个合金球的密度为A(31+42)/7B712/(31+42)C712/(41+32)D(41+32)/75下面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停止敲钟,大钟“余音未止”是回声现象B人听不见的声音都叫超声波C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传播中减弱噪音D超音速飞机是指飞行速度超过340km/h的飞机6甲、乙两个小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发现甲灯比乙灯亮,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甲灯的电流比乙灯大B乙灯两端的电压比甲灯低C甲灯的额定功率比乙灯大D乙灯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比甲灯大7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樟脑丸逐渐消失升华B铁水浇

4、铸铁铸件凝华C擦酒精解暑降温液化D秋末屋顶上结霜升华8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制造了一个小水球,我们看到了她在水球中的“倒影”,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倒影”不能成在光屏上C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D若王亚平距水球变远,“倒影”会变大9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A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10小明坐在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他认为自己是静止的,所选取的参照物是A小明旁边的座位B

5、路旁的树木C沿途的路灯D迎面驶来的公共汽车11如图所示的图象中,属于晶体熔化图象的是( )ABCD12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看到的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对此做法解释正确的光路图是()ABCD13噪声既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又严重污染环境,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汽车在市区行驶禁止鸣笛B卫生清整,保持环境整洁C将跳广场舞的高音喇叭换成小音箱D在市区街道两旁种草植树14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

6、的()A猜想假设B提出问题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15如果将一塑料杯带到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塑料杯的质量()A为零B不变C变小D变大16如图所示,是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编钟,距今2400余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编钟。迄今为止,人们用这套编钟还能演奏古今乐曲,且音域宽广、音色优美。这里的“音域宽广”指的是()A响度大B响度变化范围大C音调高D音调变化范围大17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D在暗室里

7、,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18对于同种物质,根据可知,物体的()A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体积越大,密度越小C体积越大,密度越大D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它们的比值不变19在下列单位中,长度的单位是()A秒(s)B千克(kg)C米(m)D米/秒(m/s)20在室温为25的教室内,小亮给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如图表示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ABCD21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大河东流B泊船靠岸C火箭升空D花香四溢22对下列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B缥缈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8、,吸热C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D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23同学们透过教室的玻璃窗,看到窗外的树木是( )A实际的物体B变远的虚像C变近的虚像D和实际物体位置相同的虚像24颐和园中泛舟昆明湖上,可欣赏到与陆上游线不同的“颐和春色”。小红同学坐在行驶的游船内,若说她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岸边的树B湖水C游船D湖岸25在银行和商场,人们使用验钞机来辨别钞票的真伪,这主要是利用()A紫外线可以杀菌B紫外线的穿透力强C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D紫外线可以传递光能26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反

9、射作用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27如下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AON等于60已知NOB等于30,NOC等于45,NOD等于60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的方向是AON BOB COC DOD28a、b 两物质的凝固图像如图所示,则( )Aa 固体是冰Bb 是晶体Ca 的凝固点为80Db 的凝固点为8029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达州市委宣传部、文广局、市电视台主办了“红歌连连唱”小琴踊跃报名参加了比赛,有关她的歌声下列说法错误的

10、是A我们听到她的歌声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B小琴同学发出的歌声是她的舌头振动产生的C小琴同学在台上“引吭高歌”说明她的声音响度大D我们在幕后能听出是小琴的歌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30下列物质中,有一定熔化温度的是 ( )A玻璃B蜂蜡C海波D沥青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是噪声的波形,图_是乐音的波形32王强同学在做研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两组实验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表一:电阻/电压/V电流/A520.440.861.

11、2表二:电压/V电阻/电流/A450.8100.4200.2分析表一数据可以得到_;分析表二数据可以得到_。33如图所示为空中加油机在给战斗机加油,在加油的过程中,它们飞行的高度和速度不变。此时,加油机相对于_是运动的,加油机相对于_是静止的。 34B超是利用_来传递信息而获得人体内部情况的;清洗精密仪器和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利用声来传递_;有些动物能够提前获知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是通过_来获得信息的。35如图是小明和爷爷一起坐船在河中叉鱼的情景,小明站在船上看到河水中的鱼比鱼的实际位置要_(选填“深”或“浅”)些,这是由于光从_中射向_时发生折射的缘故36下列物体各具有什么能量?被拧紧的闹钟发条

12、具有_。正在爬坡的拖拉机具有_。烧红的铁块具有_。37很多冰箱冷藏室里的食品如果不用塑料袋包装会变干,这是_现象;冷冻室内四周会有霜形成,这是_现象;用湿手摸冷冻室里的冰块会粘手,这是_现象。(以上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38在图中,圆筒的直径d为_ cm.39小红背书包上楼,她在给书包作用力的同时,由于力的作用是_的,肩膀也受到书包给她的力。上楼过程中小红受到的重力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0夏天,一个周末的清晨,小轩去遮阳山游玩,遮阳山上云雾缭绕,宛如仙境。雾的形成是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的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太阳出来后,雾气会慢慢散去,这是汽化现象,这个过程需要_(选填

13、“吸热”或“放热”)。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1)实验前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焦距分别为10cm和30cm两个凸透镜,利用图中的光具座,为了顺利完成实验,你应该选择焦距为_cm的凸透镜;(2)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像是倒立的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如果此时将蜡烛和光屏对调,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3)如果用一个黑色的纸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_(填“有”或“没有”)烛焰完整的像;(4)若将凸透镜换成一个半透明的玻璃板,可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玻璃板应该选择_的(选填“薄”或“厚”),同时将光屏换成与左侧蜡烛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另一支蜡烛,左侧的蜡烛点燃后,在图示的位置,右侧蜡烛应移动到_cm刻度线处,才能使右侧蜡烛与左侧蜡烛的像完全重合。42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