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菁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月亮****转 文档编号:363557830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菁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菁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菁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菁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菁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菁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菁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菁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学校_ 年级_ 姓名_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秋冬季节是流感的高发期,而奥司他韦(化学式为:C16H28N2O4)是一种治疗流行性感冒的药物,下列关于奥司他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奥司他韦属于氧化物B奥司他

2、韦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C奥司他韦中氢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D奥司他韦分子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412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B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C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D这四种物质都由原子直接构成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称量NaOH固体C熄灭酒精灯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4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描述正确的是A原料B原理C发生装置D收集装置CaCO3+HCl=CaCl+H2O+CO2AABBCCDD5下列做法可以达到目的的是A用氖气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B加入净水剂(如明矾)

3、,使硬水转化成纯净水C寻找新的催化剂使水变成油D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用蜡烛代替红磷6图为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图示。下列配制该溶液的正确实验操作顺序是ABCD7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的原意中蕴涵化学变化的( )A星火燎原B飞沙走石C积水成渊D披荆斩棘8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20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由臭氧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A单质B混合物C化合物D氧化物9下列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A金刚石BC60C氯化钠D二氧化碳10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4、11下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简图,请回答:(1)图一中,转化1表示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2)图二中,转化1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之一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上述反应中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得到的产物却完全不同,原因是_。12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碳原子_。(2)5个氧气分子_。(3)镁离子_。(4)氧化铝_。(5)标出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13如图所示是通过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实验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_,放出大量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

5、置密闭之外,还可以防止_;红磷点燃前后,天平始终保持平衡,说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_(选填“有”或“没有”影响)。14回答与水有关的问题。(1)电解水实验,验证了水是由_组成的;(2)硬水是指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_的水;(选填“ 较多”或“较少”)(3)实验室里,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操作是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15(6分)实验室常利用下图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_,_。(2)实验室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若实验室选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还

6、需要_,收集好的氧气应_在桌面上(选“正放”或“倒放”)。(4)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已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则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_(填序号),收集装置可以选择_(填序号)。16(6分)学习碳单质的性质时,某校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碳的化学性质,按下列的实验装置对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完成下列问题。(1)液体M是_。(填物质名称)(2)酒精灯加上铁丝网罩的作用是_。(3)现象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此现象硬质玻璃管内实验现象_液体M内实验现象_ (4)本实验设计中不足之处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17(8分)下图所示为实

7、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_。若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A,则选择的依据是什么_?写出用氯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_。(3)CO2还可以用碳酸氢钠(NaHCO3)加热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下图为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出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_。若用如下图装置按箭头所示的流向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请将集气瓶内的导管补画完整_。(5)取溶质质量分数为8.5%的过氧化氢溶液20g倒入烧杯中,在催化剂的作

8、用下使其完全分解,计算理论上共能产生氧气多少克_?18(8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金属材料关系十分密切。(1)我国“蛟龙”号载人潜入器上使用了钛合金,钛合金放在海水中数年仍光亮如初,这是因为它_。(填字母代号)a 易加工 b 密度小 c 熔点高 d 耐腐蚀(2)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为什么铝制品却很耐腐蚀?_(3)向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分析a点时溶液中有哪些溶质?_c点时过滤能得到哪些固体?_请写出bd段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4)钢铁是基本的结构材料,称为“工业的骨骼”,实验室可利用下图装置模拟炼铁反应。写出A装置玻璃

9、管内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还需对该装置进行改进,请简述改进措施:_。(5)2019年12月1日,周口高铁正式开通,极大的提升了周口人民的幸福感。工业上可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其原理是在高温下用铝将某些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用铝与四氧化三铁反应来制取25.2kg铁,理论上需要消耗铝的质量是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19(10分)小思上网查到有关鸡蛋壳的一些信息: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可以使皮肤细腻滑润,治小儿软骨病,减轻胃痛,消炎止痛等。他对鸡蛋壳的成分很感兴趣,想知道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于是从家里带来了一些鸡蛋壳,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将鸡蛋壳

10、洗净、干燥后捣碎,取10克放入烧杯中,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50克,充分反应后,称得反应剩余物为57.8克.(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为_克。(2)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20(12分)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等症状。如图为某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葡萄糖酸锌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2)要满足儿童身体正常的需要,在某一时间段需要适量补锌。若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kg的儿童,理论上一天还需服该口服液_支?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

11、0分)1、A2、B3、B4、C5、A6、C7、A8、A9、A10、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11、CO2+H2O=H2CO3 反应的条件不同 12、2C 5O2 Mg2+ Al2O3 13、大量白烟 4P+5O22P2O5 气体膨胀冲开瓶塞(写崩开也给分) 等于 没有 14、氢元素和氧元素(或氢、氧元素,或H、O) 较多 过滤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15、试管 锥形瓶 CaCO3+2HCl=CaCl2+H2O+CO2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正放 A F 16、澄清石灰水 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黑色粉变成红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17、长颈漏斗 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 BD 节约药品、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 0.8g 18、d 铝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Zn(NO3)2 Cu(NO3)2 AgNO3 Ag Cu Zn+Cu(NO3)2=Zn(NO3)2+Cu Fe2O3+3CO2Fe+3CO2 将尾气点燃(或收集) 10.8kg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19、(1)2.2g;(2)50%.20、(1)72:1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