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平顶山汝州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月亮****转 文档编号:363556234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平顶山汝州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平顶山汝州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平顶山汝州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平顶山汝州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平顶山汝州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平顶山汝州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河南省平顶山汝州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河南省平顶山汝州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学校_ 年级_ 姓名_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归类整理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类正确的是A酒精和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B氮气、石墨都是非金属单质C消毒酒精、冰水都是混合物D金刚石、黄铜都是金属材料2化学中常借助曲线图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如有人分别画出了下列的四个曲线图,下列有关曲

2、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是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B图是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C图是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D图是电解水一段时间3某同学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花香四溢一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热胀冷缩一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C食物腐败一分子发生了改变D轮胎充气一分子之间有间隔4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下列做法符合环保要求的是A野外焚烧垃圾B回收废弃塑料C任意排放污水D随意丢弃电池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C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D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6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

3、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建设美丽中国,让天蓝、山青、水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我们的责任。下列有关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A乘坐地铁出行,减缓温室效应增强B秸秆全面禁烧,减少空气污染C使用生物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D用水雾喷洒室内种植 的蔬菜,防治水体污染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故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故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C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故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原子得失电子可以形成离子,故离子也可以失去或得到电子转变为原子8我国主办2019年“世界环境日”活动

4、,其主题聚焦“空气污染”。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SO2BNO2CN2DPM2.59甲、乙试管中各盛有10.0g水,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3.0g Na2CO3粉末,另一支试管中加入3.0gNaC1粉末,按图1, 2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加入的粉末是Na2CO3B0时,甲中溶液不一定饱和,乙中溶液一定饱和CNa2CO3中含有少量NaCl,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Na2CO3D30时,若使图1中甲、乙试管内的溶液恰好变为饱和溶液,则甲中加入的溶质质量大于乙中加入的溶质质量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只有分子和原子B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由同种元素组成

5、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1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在a、b两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2)t2时,物质a的溶解度与物质_的相等;(3)t3时,把60g物质a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将t1时某a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假设升温过程水未蒸发),则升温前后比较,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填“增大”“不变”“减小”“不确定”)。12为实现二氧化碳的绿色利用,科学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剂设计了如下转化过程。(1)反应利用二氧化碳与单质碳反应,则该反应的基本反

6、应类型为_。(2)反应在固碳酶催化下,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该反应除了生成X外,还生成一种常见的液态氧化物,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 该反应中消耗的氢气与生成的X的分子个数比为_。13在网络上,流传着一些谣言,只要我们用科学知识分析、验证,谣言不攻自破。(1)谣言一:水变成汽油。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汽油是有机物,一定含有_(填元素种类),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水不可能变成汽油;(2)谣言二: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固体物质质量增加,不符合质量守恒。这种结论是错误的,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3)谣言三:“可燃冰”是冰水混合物。学了化学我们知道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它是在海底

7、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天然燃料,可燃冰属于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4)谣言四:水煮蛋的蛋黄变绿了会致癌。真相:水煮蛋的蛋黄微微变绿,是化学反应的结果,灰绿色物质是硫化亚铁(FeS),对人体无害且不影响鸡蛋的营养价值。食用能够补充铁_(填“元素”、“原子”或“离子”)。14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1)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性。物质用途石墨作电极金刚石切割玻璃对应性质_ (2)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填字母)。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降低了周围的温度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C

8、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3)二氧化碳是导致地球上发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现代人类已意识到它的排放必须控制绿色植物通过_ 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向空气中放出_(填化学式)。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_,为了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合理的是_ (填序号)。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大量植树种草,禁止乱砍滥伐。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15(6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图。(1)写出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2)B、C装置都能用来制取二氧化碳,C装置的优点是什么?_(答出一条即可)(3)写出C装置中A处发生反应的化

9、学方程式_。16(6分)下图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有编号的仪器名称:_,_。(2)利用上述A、D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的一种气体是_,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3)某同学欲收集一种难溶性气体,认为E装置可以代替B装置。请简述该同学应如何使用E装置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17(8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制备(1)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请你利用已有的化学知识完成下表并填空物质的名称(或俗称)构成物质的微粒符号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变化(用方程式表示,写一个即可)_Na+、OH-_乙醇_铜_上表你列举的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反应

10、中,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有_。(2)利用物质的性质可以检验或鉴别物质。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鉴的溶液,为了鉴别其是稀盐酸还是氯化镁溶液,小组同学选用不同的试剂进行实验,都将其鉴别了出来。可供选择的试剂:银片、生锈的铁钉、块状石灰石、二氧化碳、硝酸银溶液、澄清的石灰水请按要求填写下表(只填写检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明显现象的化学变化方程式)检验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方程式运用物质的性质_盐能与某些碱反应_(3)利用物质的性质可通过化学变化制备物质胆矾(CuSO45H2O)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实验室利用废旧电池的铜棒(主要含铜和锌)为原料制备胆矾。实验流程如图所示:查阅资料:氧化锌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废

11、旧电池钢帽的表面常有油污,可用洗洁精预先除去,洗洁精在除去油污的过程中起_作用。“碱溶”步骤中,为加快反应速率可采取多种措施,如搅拌、_、_等。“酸溶”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试写出胆况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_.18(8分)已知空间站的字航员每天每人平均需要消耗640g的氧气,排出880g的二氧化碳。(1)若空间站解决氧气供给的方法是电解水。则一名字航员每天需要电解水质量是_?(写出计算过程)(2)空间站解决二氧化碳的方法是从空间站的空气分离出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和水: ;现要处理一名宇航员每天呼出880g的二氧化碳,请计算需消耗氢气的质量和生成水的质量,

12、在图中画出相应的曲线图并标出相应的数据。(3)空间站要永久除去硫化氢气体,下表是除去硫化氢气体的两种药品的相关信息:价格(元kg)质量kg (处理1kg硫化氢所需药品的质量)氢氧化锂LiOH951.4氢氧化钠NaOH572.4空间站应该选择_来除去硫化氢气体,原因是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19(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取10克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60克稀硫酸分六次加入烧杯中,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101010101010剩余固体的质量(g)9.358.78.057.46.756.75(1)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步骤,下同)(2)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20(12分)小甜利用石灰石和稀盐酸进行如下实验,操作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样品中的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1)20g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_g(2)列式计算不饱和溶液A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结果准确到0.1%)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B2、A3、B4、B5、B6、D7、D8、C9、C1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11、a b 不饱和 不变 12、化合反应 H2O 4:1 13、碳元素 没有把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计算在内 混合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