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乐从镇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月亮****转 文档编号:363554958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乐从镇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乐从镇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乐从镇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乐从镇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乐从镇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乐从镇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乐从镇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乐从镇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学校_ 年级_ 姓名_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

2、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Cu(NO3)2、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时无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Ag和CuB滤渣中一定有AgC滤液中一定有Cu(NO3)2D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2下图表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其中x表示稀盐酸或稀硫酸,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不可能是无色酚酞试液Bb可能是氧化物Cc不可能是氧化物Dd可能是单质3下列仪器和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A蒸发皿B研钵C滴瓶D坩埚4从海水中得到的粗盐中往往含有可溶性杂质(主要有Na2SO4、MgCl2、CaCl2)和不溶性杂质(泥沙

3、等),必须进行分离和提纯后才能使用。实验室粗盐提纯的部分流程如图,有关该流程说法错误的是()A不溶性杂质主要是泥沙B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C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D操作依次加入的试剂可以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5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c一定是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至t1,a、b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Dn点说明了在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相同的6物质在下列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电灯发光B镁能在

4、空气中燃烧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D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7硅材料是太阳能电池及电脑芯片不可缺少的材料,随着一批多晶硅生产企业在乐山建成投产,乐山将成为我国重要的硅材料产业基地。下面是多晶硅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SiO2+2CSi+2C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8在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仪器不会使用到的是()ABCD9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铁B铝C铜D银10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需要在水中加入明矾,其作用是A把硬水变成软水B对水进行消毒C使悬浮物沉淀D增加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1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氮气约占总质量的7

5、8%B空气中的氧气能燃烧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可制作多种电光源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是大气污染物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分子的结构不同B二氧化碳有毒性,含量过高能使人呼吸停止,以致死亡C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D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_;_。(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错误,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横线上:_;_。 (3)小李在实验室中用

6、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_ (填字母)进行组装。小红在实验室中选用C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在他们的实验中都用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是_ (填化学式),在两个反应中它起_作用。请写出小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4)实验室选用C和E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 (填化学式),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5)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取(4)中的气体,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_。(6)有一名同学欲用G装置收集H2,则H2应从导管口_通入。14A、B、C三个集气瓶分别充满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按照下图进行实验,其中A、B中是燃烧的蜡烛,C中

7、是白磷。(1)A瓶中燃着的蜡烛变得十分明亮,则A中的气体是_。(2)B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则B瓶中的气体是_,由此可说明该气体所具有的性质是_。(3)C瓶中出现的现象是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15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A和C装置组合,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现集气瓶中呈紫红色,其原因是_。集满氧气后,在C中做铁丝燃烧实验,为防止集气瓶底炸裂,应采取的措施是_。(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用装置B,通过向左、右倾斜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该反应选用的块状固体M和液体N分别为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用装置E收集CO2,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选填“a”或“b”

8、)处。(3)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NH3)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填字母),选择此装置作为制取氨气发生装置的理由是_。16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和收集气体。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仪器的名称是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若选用B装置制取氢气,则收集装置应选_(填字母序号);若改用下图装置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_(填“a”或“b”)口进入。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有一种石灰石样品(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

9、量分数,取12克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100克稀盐酸分5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实验数据如下: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2020202020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质量(g)30.949.868.787.6107.6计算:(1)碳酸钙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2)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_克。(3)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质量分数。_(计算结果精确到0.1%)18苯酚可用于防控“非洲猪瘟”,是一种用于猪圈及周边环境的消毒药,其化学式为 C6H5OH ,试计算:(1)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2)苯酚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3)188 克苯酚中氢元素的质量为_克。四、

10、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19(10分)盐酸和硫酸是实验室里常用的试剂。(1)装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露置在空气中,两者的质量如何变化_?(2)盐酸和硫酸都能除铁锈,请写出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20(12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城市生活用水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的有时用到明矾,目的是:_;(2)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应使用碳素墨水,理由是:_;(3)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电光源,如霓虹灯等,理由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2、D3、C4、D5、D6、A7、C8、A9、B10、

11、C11、C12、B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长颈漏斗 集气瓶 装置A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E中导管要伸到接近集气瓶底部 E或F MnO2 催化 2H2O22H2O+O2 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b 14、氧气 二氧化碳 不支持燃烧 白磷燃烧,冒出白烟 15、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 瓶底放少量水或瓶底放少量细沙 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a A 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 16、锥形瓶 A D b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1)10:3:12(2)4.4(3)83.318、(1)94(2)12:1(3)12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19、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质量减小,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质量增加 20、明矾溶于水后生成胶状物对杂质吸附使杂质沉降达到净水目的 碳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