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上海市延安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月亮****转 文档编号:363554434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延安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延安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延安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延安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延安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延安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上海市延安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上海市延安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学校_ 年级_ 姓名_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1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小赵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已知白磷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40;发现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红磷都没燃烧,铜片上白磷着火燃烧。对此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A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B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C

2、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既供热又使白磷与氧气隔绝D物质燃烧的条件之一是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A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C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D花香四溢分子作扩散运动3下列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受热熔化和蜡烛燃烧都是物理变化B石油的分馏和煤制成焦炭都是物理变化C葡萄光合作用和葡萄酿酒都是化学变化D工业上制取氧气和实验室制取氧气都是化学变化4将某稀硫酸分成两等份,分别向其中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反应结束后剩余的铁比剩余的锌多,产生氢气分别为ag和bg,则a和b的关系是AabBabCa=bD无法判断5人类最

3、理想的能源是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气6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对应的用途不相符的是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B氧气有可燃性,可用作火箭燃料C金刚石硬度大,可用来切制玻璃D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72018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因火炸药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是A王泽山B张青莲C门捷列夫D拉瓦锡8建构模型是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A能源分类模型B空气组成模型C燃烧条件模型D元素分类模型9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食用醋B酱油C液氧D空气10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一定

4、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碱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碱D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一定是盐酸11下列图示中的错误操作与图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标签受损B受热仪器破裂C溶液蒸不干D读数不正确12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B是指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13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C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 :1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

5、和氧原子构成的14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A铜丝能被剪断,是因为许多铜原子被一剪两半。B空气中各成分混合均匀,是空气中各种粒子不断运动的结果C滴有酒精的密封塑料袋受热后鼓起,是酒精分子间隔受热后变大D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是因为温度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15今年春节,江西实行“禁燃令”。下圈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标志是AABBCCD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16质量守恒定律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将下列A、B、C装置分别放在装置D的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取下锥形瓶,将锥形瓶倾斜,使液体药品与固体药品接触,一段时间后

6、再把锥形瓶放在天平上。(1)以上实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填字母)。选一个实验,写出能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现象:_;并写出相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在发生该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填“分子”或“原子”),因此化学变化前后质量守恒。(2)以上实验中,选一个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并解释原因:_。17小芳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装置。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放出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后,关上活塞,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请看图回答问题。(1)B中白磷能够在水下燃烧的原因是_。(2)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E中的实验现象是_

7、。(4)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18如图是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实验一体化的微型装置图。(1)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3)若将A装置中的药品换成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请描述C处的实验现象。_19某化学小组对教材中“燃烧的条件”的探究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查阅资料)红磷和白磷燃烧产生的白烟对人体有害;氢氧化钠(NaOH)溶液能和产生的白烟发生化学反应,将白烟吸收。(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步骤)(1)在1号玻璃瓶中加少量红磷,2号玻璃瓶中加少量白磷,3号玻璃瓶中加少量白磷并注满水。把三个玻璃瓶同时放进盛有80热水的大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8、_。(2)用注射器向2号瓶中注入适量的水,目的是_。(3)用注射器把3号瓶中水抽出,发现3号瓶中的白磷燃烧起来。请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讨论分析)(1)对比1、2号两瓶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_。(2)对比_两瓶中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反思评价)该小组同学对图1装置又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图2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有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20(8分)某小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记录如下:反应时间(min)01234试管中固体质量(g)13.2511.6510.058.458.45(1)反应到第几分钟时,氯酸钾刚好完全

9、分解?(2)反应完全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3)原固体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21(8分)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是熔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270时分解:。现称取碳酸氢钠固体16.8g,在敞口容器中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请计算生成碳酸钠的质量_。(计算结果请保留一位小数)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22(9分)金属材的使用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一种常见的铁合金的名称_;(2)如图是实验室模拟炼铁的装置图。图中的实验现象是_;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炼铁的反应原理_。从环保角度考虑,还需尾气处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0、尾气处理的方法_。(3)某同学选取一定量的含有铜和铝的非铁金属,加入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若反应后溶液呈蓝色,则向所得固体中滴加盐酸_(填“有”或“ 没有”)气泡产生。若所得固体经洗涤后滴加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质_? (写化学式)(4)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铜锌合金样品进行探究实验。称取样品10.0克,再用100.0克稀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实验情况如图所示。求: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是_;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23(10分)认识和爱护水资源(1)水的净化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_和蒸馏等方法净化。(2)水的软化硬水给生产和生活

11、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_降低水的硬度。(3)水的蒸馏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如图所示。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是_。冷水应从冷凝管的_(填A或B)端进入。从微观角度分析,冷凝管中的水蒸气与锥形瓶中的水不同之处为_(写一条)。(4)水的饮用某品牌矿泉水,其外包装上部分文字说明如图所示。主要成分中的“钙”“钠”是指_(“分子” “原子”或“元素”)。偏硅酸中硅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列式即可)。每瓶矿泉水中含钙的质量最多为_mg。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1、A2、B3、C4、C5、D6、B7、A8、B9、C10、C11、C12、B13、B14、A15、B二、填

12、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16、B 铁的表面有红色的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天平指针不偏转 原子 C 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17、A中生成的O2进入B中,热水中的白磷达到着火点,同时与O2接触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18、2HC1+CaCO3=CaCl2+H2O+CO2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自下而上依次更加明亮 19、2号玻璃瓶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1号、3号玻璃瓶无明显现象 防止白烟逸出污染环境,危害人体身体健康 温度达到着火点 2、3 可以提供氧气,吸收反应产生的白烟,防止污染环境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20、3;4.8g;12.25g21、10.6g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22、生铁或钢(答案合理即可) 红色粉末变黑 没有 Al(NO3)3 65% 19.6% 23、过滤 煮沸 防止暴沸(局部沸腾) B 分子间间隔不同(或分子运动速率不同) 元素 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