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怀化市重点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月亮****转 文档编号:363553740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怀化市重点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2024学年怀化市重点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2024学年怀化市重点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2024学年怀化市重点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2024学年怀化市重点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怀化市重点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怀化市重点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怀化市重点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学校_ 年级_ 姓名_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二氧化锡(SnO2)可用作液晶原件电极,其中氧元素为-2价,下列有关二氧化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氧化物B锡元素的化合价为+4C含有氧分子D具有导

2、电性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黑色沉淀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固体C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32018年10月16日哈尔滨市区开始了第一天供暖。冬天来了树叶落了,请同学们防寒保暖,健康饮食,锻炼身体。下面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树木上涂刷防止冻伤的石灰浆,主要成分是碳酸钙B胃酸过多的人应多吃苹果、橘子C多喝可乐不利于身体健康,可乐中含有碳酸,紫色石蕊溶液能使碳酸变红色D骑自行车锻炼身体,自行车车架的金属材料可以是锰钢的AABBCCDD4一瓶无色透明的液

3、体,经过分析只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那么这瓶液体( )A一定是化合物B一定是混合物C可能是化合物D可能是单质5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变大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数目变多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种类变化D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变快6据悉预计2018年11月初,哈市东部地区新増的一条过江通道“新东江桥”滨北线松花江 公铁两用桥江南江北引桥将达到通车条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草绿色的防眩板具有美化景观,解决对向车灯眩光,保证行车安全等作用B青黑色的沥青路面所用的沥青来自石油加热炼制C亮黄色的桥头堡在建筑中会用熟石灰和沙子混合来砌砖,用石灰浆粉刷墙

4、壁D珠白色的路灯杆是由纯铁制成的,抗腐蚀性能好、坚固耐用属于金属材料7空气中的成分相对稳定,但处于不断循环状态。空气中的下列气体,循环较慢的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8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所属反应类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碳发出白光化合反应B铁丝火星四射分解反应C硫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分解反应D石蜡发出白光且有水雾化合反应9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R”代表的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10某温度下,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5%),另一瓶为12%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A加少量的硝酸钾B加一定量的水C

5、室温下蒸发一定量的水D略降低温度11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C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D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1225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ABC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1)A中现象:烧杯中溶液变红。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变红”的原因

6、_。(2)B中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_。(3)C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_的性质;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可能存在的原因是_(写出一条即可)。14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请根据要求填空:(1)写出的仪器名称_。(2)小红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除玻璃片外,应选择上图中的仪器除、外还需要仪器_(填序号,下同)其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3)实验时该装置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目的是_。(4)小龙同学用(2)中收集好的氧气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发现铁丝并未燃烧,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A

7、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前集气瓶未装满水B 铁丝表面有锈C 铁丝上未系火柴D 没有在瓶底铺一层沙或放少量的水E 导气管口一出现气泡就开始收集(5)小龙同学改进了实验操作,实验成功。铁丝燃烧的符号表达式是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6)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测定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应选用下图装置_(填编号)来收集并测氧气体积。(7)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优点是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15回答以下与课本有关的实验:(1)A实验中,集气瓶口放一团沾水的棉花,目的是_;(2)B实验中,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现象是_;(3)C实验中,点燃气体之前要_,干冷的烧杯内壁有_。该

8、实验_(填“能”或“不能”)验证甲烷的元素组成。16小明用如图A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旋紧橡胶塞,这时看到的现象是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小明又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改进装置,其优点是_(只需写一点)。从理论上分析,玻璃管内液面最终将上升至_处(填“1”、“2”、“3”、“4”),但实测结果液面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是_(只需写一条)。(3)后来小明在一本参考书上惊奇发现,镁居然还能在氮气中燃烧。于是他用镁条代替红磷做起了这个实验。实验完毕,你认为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总容积的。三、实验题(本题

9、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在公共场所有如图广告,请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氢铵中氢和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2)纯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结果精确到0.1%),这比化肥广告中标注的含氮量_(填“高”或“低”)。(3)经测定某块农田缺氮元素170克,则需施用该化肥_克。(4)根据保存方法推测,碳酸氢铵在受潮或_时容易分解放出氨气而失去肥分。18钙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目前市场上的补钙药剂很多,下图是某种品牌的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请回答下列问题:(1)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2)若每片钙片的质量为0.5g,则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3)如

10、果按用量服用,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_g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19(10分)某物质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确定A的组成,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猜想猜想一:A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猜想二:A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注意:浓硫酸可以完全吸收水分,碱石灰可以完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结论猜想_正确(选填“一”或“二”)反思物质A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为_(写清各元素的先后顺序)20(12分)为研究酸和碱反应的特点,将稀盐酸匀速、缓慢地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并测绘出烧杯内溶液的温度和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1)由pH变化图像可知,在t1时刻

11、,烧杯中存在的阴离子是_(写离子符号)。(2)由温度变化图像可知,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化学反应是_(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t2时刻后,溶液温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_。(3)上述实验产物为氯化钠,实验小组还想测量一定质量大颗粒食盐晶体的体积。在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将一定质量的食盐晶体放入,观察液面的变化来测量食盐的体积,但他的想法马上遭到大家的否定,原因是_。最后同学换成另一种液体才取得实验成功。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2、C3、D4、C5、B6、D7、A8、A9、B10、B11、C12、C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12、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氨分子不断运动,进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使酚酞试液变红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难溶于水 红磷量不足,没有把氧气消耗完(或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 14、试管 KMnO4K2MnO4+MnO2+O2 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ABCE 化合反应 丙 环保 15、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 木条燃烧更旺 验纯 水雾或水珠 不能 16、产生大量白烟 误差小(或操作简便) 1 红磷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未冷却至室温就观察) 大于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5:48 17.7% 高 1000 受热 18、(1)40%;(2)20%;(3)0.6g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19、二 m(C):m(H):m(O)=12:3:16 20、Cl-,OH- 放热 完全反应后溶液向外散热,过量的稀盐酸对烧杯内的溶液进行冷却 食盐易(能)溶于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