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原阳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月亮****转 文档编号:363553344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原阳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原阳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原阳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原阳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原阳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原阳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河南省原阳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河南省原阳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学校_ 年级_ 姓名_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用“”表示一个氢原子,能表示两个氢分子的微观示意图的是A B C D 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B

2、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湿衣服在阳光下容易晾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3用水壶烧开水时,壶盖会被顶开,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水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水受热时分子间隔变大了,水蒸气体积变大了C水分解产生了新的气体D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粒子数目增多了4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奖官方消息,中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获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下列关于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的正确说法是()A青蒿素的

3、相对分子量为282gB青蒿素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C青蒿素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7.8%D青蒿素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质量比为15 :22:55如图图示操作正确的是()A液体读数B滴加液体C加热固体D过滤操作6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有害气体甲醛(CH2O),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乙的化学式是O2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通常状况下,丁是一种液态物质D可解决甲醛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7医学上常用“冷冻法”治疗咽喉炎,其冷冻剂是下列物质中的 。A液态空气B液态氧(O2)C液态氮(N2)D液态二氧化碳(CO2)8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下

4、列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千锤万凿出深山B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盐酸具有吸水性B配制溶液时,搅拌溶液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C将10%的氯化钠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D铁锈放入稀硫酸中溶液变成棕黃色10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溶液的棉花,分别做了如图所示两个实验,3分钟后观察到相反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一中右边棉花变红,实验二中左边棉花变红B实验二使用气球是为了缓冲管内气压的骤然升高C实验一说明常温下只有氨分子在不断运动D实验二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1

5、1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稀有气体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B稀有气体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约为0.03%C稀有气体的性质很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12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HgO2Hg + O2BS + O2SO2C3Fe +2O2Fe3O4D2P+5O22P2O5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下列四个实验中均用到了水,请分析后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A中,水的作用是_;(2)实验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可以用_来检验b中的气体。(3)实验C中,将NaOH固体加入装有水的试管后,发现U型管中的红墨水液面a低于

6、b,则NaOH固体溶于水会_ (选填“放热”或“吸热”)。(4)下列关于实验D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填序号)。活性炭有吸附性,能吸附所有可溶性杂质此处活性炭还有过滤作用为达到更好的净水效果,利于长期使用,水应从a口进入14资料表明:有许多金属的化合物对双氧水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为比较含铁化合物和含铜化合物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1)小药瓶内原有的空气是否会影响催化效果的比较_(填是或否)(2)本实验还需要一个工具:_。借助于该工具,实验可过观察_来得出结论。(3)有同学提出将药品CuSO4改为CuCl2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你认为还有什么其它改进方法?_。(4)

7、如要比较过氧化氢溶液在不同温度的分解速度,请设计一个对比试验并用文字表述_。15实验室制取气体常常用到下列装置,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若用B装置制氧气,则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2)实验室用固体混合物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需选用的组合装置为_(填字母组合)(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C装置收集完气体后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色,原因是_。16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反应类型为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8、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_。(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氧气从_(填“a”或“b”)端通入。(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如图中装置_(填字母序号)。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试计算:(1)醋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2)醋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 (3)180克醋酸中含有多少碳元素_?(列出计算式计算)。18根据化肥碳酸氢铵(NH4HCO3)的化学式求:(1)

9、NH4HCO3中氮、氢、碳、氧元素的质量比;(2)NH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保留到0.1%);(3)200g碳酸氢铵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19(10分)如图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从图 A 中获得一条具体信息是_。(2)B、C 表示的粒子中,属于阳离子的其离子符号是_。(3)用化学符号表示: 3个氯分子_;氧化铝_;氢氧化钙_;碳酸钠_(4)硒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山药等食物中富含硒元素。硒(S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硒。回答下列问题: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 。硒元素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

10、的原子_相同。写出硒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0(12分)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1)如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x的数值为_。“+”表示_“11”指的是_。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选填“得到”或“失去”)_个电子,形成_(填离子符号),它与氯离子形成的纯净物化学式(化学符号)为_。(2)下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两图是_(填标号)。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_有关。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11、选项符合题意)1、B2、B3、B4、C5、C6、B7、C8、B9、D10、C11、B12、C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防止生成物熔化后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带火星的木条 放热 14、否 秒表 相同时间内排出的水的体积大小 使酸根相同,排除酸根的影响因素 将FeCl3改为Fe2(SO4)3 取等量的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于两只试管中,将其中一只试管用酒精灯加热,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来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 15、H2O2 H2O+O2 AC 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 16、A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分解反应 将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a b F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60 6:1:8 72g 18、(1)14:5:12:48;(2)17.7%;(3)35.4g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19、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7 Mg2+ 3Cl2 Al2O3 Ca(OH)2 Na2CO3 34 最外层电子数 Se+O2SeO2 20、8 原子核带正电 质子数为11 失去 1个 Na+ NaCl B和C 分子的种类 晾晒湿衣服时晴天比阴天干得快(答案合理即可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