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九上化学期中监测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月亮****转 文档编号:363552935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九上化学期中监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九上化学期中监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九上化学期中监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九上化学期中监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九上化学期中监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九上化学期中监测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九上化学期中监测试题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九上化学期中监测试题学校_ 年级_ 姓名_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氮元

2、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核外电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2下列对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3如图所示,甲是溴(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摘自元素周期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C乙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1D甲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5善于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能够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你认为下列变化事实和相应的解释错误的是()事实解

3、释A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氢、氧原子的重新组合B迎着梅花,香味扑鼻而来分子在不断运动C金刚石和石墨燃烧都能产生二氧化碳组成上都含有碳元素D温度降低,汽油的密度增大分子的体积变小AABBCCDD6类比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考方法,以下四个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保持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微粒 是分子D分解反应生成了多种物质,则生成了多种物质的反应都是分解反应7有关蜡烛的燃烧和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火焰的温度最高的是外焰 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

4、化碳 燃烧时发光、放热 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A仅B仅C仅D8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夏季在校园里闻到阵阵花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B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压强增大,气体分子变小C氧气和臭氧()性质不完全相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D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9正确量取8ml液体,应选用的最合适仪器是5ml量筒 10ml量筒 50ml量筒 胶头滴管ABCD10让化学造福生活是永恒的主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使硬水得到软化B发现燃气泄露时,要关闭阀门,开窗通风,不可贸然触碰电器开关C被雨水淋湿的自

5、行车,要先用带油的布擦D医疗上用X射线检查肠胃病时,让病人服用硫酸钡的悬浊液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11我国古代炼丹术用的铅丹与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铅丹+4HNO3PbO2+2Pb(NO3)2+2H2O,则铅丹的化学式为_12用化学用语表示:(1)一个氢原子_。(2)两个氧分子_。(3)氮元素_。13学习化学知识后,我们就要从化学视角观察物质世界。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在日常生活和实验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从宏观组成角度看:水是由_(填写选项编号)组成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质都是有一百多种元素经过不同的组合形成的。A 氢元素和氧元素 B 氢原子和氧

6、原子 C 氢气和氧气(2)从微粒构成角度看:水是由_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3)从变化的角度看:水通电可发生化学变化,电解一定量的水,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14如图,氖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_,钠的原子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容易失去_个电子,相同质量的钠原子和氖原子,含的原子数目较多的是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15(6分)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在导管口系一个有很多小孔的气球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装置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_;(2)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3)若实验中进入集气瓶的水不足容积的五分之一,可能原因主

7、要有:_(说出一点)(4)查阅资料:镁+氧气氧化镁;镁+氮气氮化镁;根据提供的资料回答下列的问题,请问镁条能否用来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_(填“能”或“不能”)并说出原因是_16(6分)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1)图一为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点燃红磷前,需要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的原因是_。该实验中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的原因是_(2)图二为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实验中观察到烧杯A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3)图三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中气球的作用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17(8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化学实验活动课上,同学们

8、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一中,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A、B两支试管中共同的实验现象是_,其原因是_。(2)实验二中,观察到C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是_(填化学式)。D试管中无现象,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与氢氧化钠反应,甲同学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对比实验:小洪同学认为该实验设计不符合对比实验的基本原则。理由是_。为了探究D中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有碳酸钠,乙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_二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_有碳酸钠生成:_丙同学设计下列实验来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除生成物碳酸钠还有剩

9、余的氢氧化钠。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D中少量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溶液,静置后,取上部清液加入酚酞试液产生白色沉淀,酚酞试液变红溶液中还有氢氧化钠存在小军评价实验操作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18(8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备和收集氧气常用的几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使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装置_,指出装置的错误之处_。此实验操作步骤有:停止加热;固定试管;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装药品;加热;收集氧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请写出正确的操作顺序_。(2)若使用乙装置制氧气,a仪器名称为_,锥形瓶内固体的化学式为_,请在下图画出反应过程中,此固体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_。(3)甲装置和乙装置

10、都可以制氧气,两者相比计较,你认为装置_操作更简便,请再写出所选装置的一处优点:_。(4)小冰同学用装置乙和装置丙收集了一瓶O2,装置连接正确乙中导管与_相连(填“a”或“b”)用装置丙收集氢气,气流由_进入(填“a”或“b)。装置丙充满水也可收集氧气,气流由_进入(填“a”或“b)。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19(10分)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有一批煤,测得其中含有300kg的硫,当煤完全燃烧后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硫的质量是_kg?20(12分)现有铜与另一种金属的混合物粉末,另一种金属可能是镁、铁、锌中的一种,现欲测定其组成。(实验步骤及数据)取该混合物粉末8.0 g放入烧杯中

11、,将140.0g14.0%的稀硫酸分四次加入到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的数据记录如下:次数1234加热稀硫酸的质量/E35.035.035.035.0剩余固体的质量/g6.85.64.44.2通过计算(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求:(1)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_?(2)该混合物粉末中另一金属为何种金属_?(3)第三次加入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A2、D3、B4、B5、D6、B7、D8、B9、D10、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11、Pb3O412、H 2O2 N 13、A 水分

12、子 氧气 14、10 1 Ne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15、把空气中的氧气全部消耗掉 气球膨胀,水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 装置漏气(或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未冷却就打开了弹簧夹等) 不能 镁在消耗氧气的同时,也消耗氮气 16、防止红磷燃烧放热导致集气瓶中的气体逸出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分子在不断运动 密封作用和平衡瓶内外气压,防止橡胶塞被弹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17、 产生蓝色沉淀 溶液中都含有共同的 变量不唯一 产生气泡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有氢氧化钠生成,会影响对反应后溶液的检验 18、甲 没有在试管口塞入棉花 长颈漏斗 MnO2 一条平行于x轴的直线 乙 耗能少,安全 b a a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19、60020、52.5% Mg 1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