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博野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月亮****转 文档编号:363552477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博野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北省博野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北省博野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北省博野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北省博野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博野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博野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博野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学校_ 年级_ 姓名_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下面关于“2”的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Zn2+中的“2+”表示锌元素显正2价B2NO中的“2”表示2个一氧化氮分子C2S中的“2”表示二个硫元素DFe2+中的“2”表示每个铁离子带

2、两个单位的正电荷2吸烟有害健康,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主要原因是A分子体积小B分子不断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是原子构成3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丙可能是单质B丁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丙的质量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4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的是ANH3 BNO CN2O DN2O55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波及手机芯片。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B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3、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D硅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6下列关于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核电荷数相同 核外电子数相等 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质量几乎相等 质子数相等 Na+比Na稳定。ABCD7下列是小红对物质组成或构成的有关认识,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A氯化钠由离子构成B单质一定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C汞是由汞原子构成D氧化汞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8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A坩锅钳B药勺C锥形瓶D托盘天秤9下列有关物质的应用叙述错误的是( )AABBCCDD10下列符号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AO2B2O2C2ODO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11有

4、核电荷数小于18的A、B、C、D四种元素,A元素组成的单质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B单质的体积在空气中占21%,C、D原子均有三个电子层,C原子的最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的2倍,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第二层少2个。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上述三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_、B_、C_;(2)画出D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12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分析并填空:(1)甲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也是空气污染物之一,则甲的化学式是_。(2)乙是一种无色液体,将人体呼出的气体吹入乙中出现浑浊现象,则液体乙是_。(3)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_(4)丁在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可生成戊,

5、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13按如图所示实验,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1)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仪器A的名称是:_ 仪器A的用途_ (2)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无色酚酞从_依次变红色,这说明了_的观点。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其作用是_(4)某学生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_具有挥发性。14量取的液体应用量程的量筒_(判断对错)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15(6分)如图所示A是教材中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B是改进后的实验

6、装置图,粗铜丝末端的燃烧匙中放足量白磷,按图连接好仪器,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1)不直接加热却能点燃白磷,利用的是铜的_性。(2)说明实验成功的现象是_,涉及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3)如果导管未深入集气瓶水中可能导致实验失败,原因是_。测得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比_(填“偏大”或“偏小”)(4)改进后的实验装置B与A装置相比具有的优点是_。(5)思考燃烧匙中所盛物质能否用木炭来替代_,(填“是”或“否”)理由是_。 某位同学实验后发现测定的氧气含量低于21的体积数,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原因_(一种可能即可)16(6分)根据如图装置回答问题:(1)仪器a、b的名称分别是_、_ 。(2)C是进行_操作装置中

7、的一部分,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3)若选用D装置收集O2,则气体应从_(填“”或“”)端进入,若用A装置制O2,反应的原理为(写反应表达式)_。(4)向装置A、B中分别加入两种试剂都可以制得氧气,两个反应中用到的同一种试剂是_(写化学式),该试剂的作用_(填“相同”或“不同”)。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17(8分)我省有漫长的海岸线,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1)海水淡化。可以采用下图所示的膜分离法淡化海水,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海水中体积较大的盐的离子和其他分子不能通过)进入左侧的淡水池,从而得到淡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 (填字母)。A膜分离法的原理与滤纸过滤原理类似B膜分离

8、法还可以浓缩海水中的盐类物质C膜分离法也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D该膜分离法的目的是除去海水中的不溶物(2)粗盐提纯。除去难溶性杂质后的食盐水中还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为得到较纯的氯化钠,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加入适量的盐酸调节溶液的pH等于7;过滤;蒸发。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_(填字母),其中操作加入适量的盐酸调节溶液的pH等于7的目的是_ ABCD(3)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部分途径如下图。氨碱工业生产过程中,在加压并不断向饱和的氨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的条件下,使碳酸氢钠结晶析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9、_ 海水制镁。实际生产中,步骤常选用_(填化学式)作为沉淀剂,从海水中提取MgCl2历经步骤、三步转换的主要目的是_18(8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1)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2)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刚开始时,水槽里导管的合理位置是_(填“D”或“E”),如最后收集的氧气浓度只有约88%,则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不选B而选C作发生装置,理由是什么_?(4)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一个如图所示装置,装置中盛放部分蒸馏水,导气管_(填“a”或“b”)端连接在供氧气的钢瓶上,该装置的作用是_。是一种无色无味气

10、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如用如图装置收集气体,请把集气瓶内的导管补画完整_。(5)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得,现欲制41 t氮化铝,求参加反应的氮气的质量是多少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19(10分) “502胶”是一种快干胶,易溶于酒精,其主要成分为氰基丙烯酸乙酯,在空气中微量水催化下发生化学反应,迅速固化而将物粘牢。已知氰基丙烯酸乙酯的化学式为C6H7NO2,请计算:(1)C6H7NO2由_种元素组成;(2)C6H7N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3)C6H7NO2中C、H、N、O元素质量比为_;(4)12.5 g氰基丙烯酸乙酯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 g(写出计算过

11、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0(12分)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 kg,一个A原子的质量为n kg,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若A原子核内有x个中子,则A原子核外电子数是_?(写计算过程)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B2、B3、D4、C5、B6、C7、D8、C9、C10、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11、 12、SO2 澄清的石灰水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13、胶头滴管 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 右向左 分子在不断运动 对比 棉花上滴了酚酞,滤纸上滴了氨水 浓氨水 14、错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15、导热 恢复至室温时,水被倒吸入及其瓶中,水面到刻度“1”处 4P+5O22P2O5 可能导致瓶内气体逸出 偏大 环保 否 测量结果偏大 装置漏气(合理即可) 16、铁架台 酒精灯 过滤 引流 MnO2 相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17、ABC D 除去溶液中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Ca(OH)2 提纯并富集氯化镁(合理即可) 18、 E 没有等到气泡冒出均匀连续冒出就开始收集或集气瓶里的水没有装满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a 湿润氧气,观察流速 14t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19、四 125 72:7:14:32 3.2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