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阳江市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月亮****转 文档编号:363552083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阳江市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2024学年阳江市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2024学年阳江市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2024学年阳江市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2024学年阳江市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阳江市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阳江市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阳江市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学校_ 年级_ 姓名_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1把分别盛满甲、乙、丙气体的相同试管倒插入盛有相同质量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丙气体密度依次增大B乙气体比甲气体更

2、易溶于水C不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甲气体D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丙气体2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B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参与了反应,性质也发生改变C往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能使产生氧气的速率加快D催化剂在反应后质量会减少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核电荷数:S2SD在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电子数4下列关于过滤操作叙述正确的个数是()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滤纸边缘要高于漏斗边缘为了加快过滤的速度,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搅拌液体玻璃棒要轻轻地斜靠在三层滤纸一边过滤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

3、棒、铁架台A2个B3个C4个D5个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试剂B滴加试剂C液体加热D量筒读数6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分子体积增大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D冰融化成水,说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7用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模型可表示氧化物分子的是ABCD8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A水B氧气C碳酸钙D氯酸钾9下列化学式中,书写错误的是A氧化钙 OCa B氧化镁 MgOC三氯化铁 FeCl3 D三氧化硫SO310如图为大自然中的氧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4、( )A氧循环过程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B物质燃烧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食物腐烂发生的是缓慢氧化反应D.氧气能供给动植物呼吸,是一种重要的资源1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原子数目;分子数目;元素种类;物质种类;原子种类;物质的总质量。ABCD12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下列不合理的是( )A可回收:易拉罐B不可回收:废报纸C有害:水银温度计D餐厨:剩余饭菜13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相符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A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在一起,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B氧气和臭氧(O3)性质不完全相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C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5、达到稳定结构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分子的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AABBCCDD14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Fe2O3FeCl2BCaOCa(OH)2CNa2CO3CaCO3DCu Cu(NO3)215巴南区目前正大力推进“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活动。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要求的是( )A鼓励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B吸完烟后的烟头不随意丢弃C牲畜粪便及时收拾,集中入厕 D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1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根据图1回答:写出仪器a的名称_;在连接c和d时,使d较易插入c中的措施是_;(2)采用图2所示操

6、作可能造成的后果之一是_;(3)利用图3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能进行的实验是_;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B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氧气(4)图3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虽然简单,操作方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请从图4中选取_(选填序号)与图1中a组装成新的最佳气体发生装置,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17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了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40,棉花的着火点150。(实验准备)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将充足的药品装入装置I、II、III、IV中。(步骤、现象)将U型管放入冰水中,打开K1,关闭K2,I中注入双氧水。两端棉花都不燃烧。此时装置I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为;_关

7、闭K1,打开K2,IV中注入稀盐酸,待观察到_现象时,再将U型管放入80热水中,此时两端棉花也都不燃烧;打开K1,关闭K2,I中再注入双氧水,现象:_;关闭K1,打开K2,IV中再注入稀盐酸,现象:_。(实验分析)对比研究实验步骤_,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实验步骤可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18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填装置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3)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若用装置E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原因是_。19根据实验

8、,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中,若玻璃管太长,则不易观察到蜡蒸汽燃烧,其原因是_。(2)实验二中,玻璃棒起_作用,实验结束后,发现烧杯中的液体仍然浑浊,可能原因是_。(写一条即可)(3)实验三中,在保鲜袋内加入少量酒精,排出袋内空气后封闭,放在热水中,发现保鲜袋迅速鼓起,请从微观角度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_。(4)实验四中白磷在锥形瓶中燃烧时,常常导致瓶塞被冲开,实验失败。导致瓶塞被冲开的原因是_;为了防止瓶塞被冲开,请你将实验进行改进,改进的措施为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20(8分)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28.5g,加热待反应不再有气体生成后,将试管冷却,得到固体

9、18.9g。计算:(结果保留至0.1g)(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克?_(2)原混合物里二氧化锰的质量为多少克?_21(8分)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意微量元素的摄入。血红蛋白中的铁是人体内氧的输送者,人体摄入铁不足会引起缺铁性贫血,乳酸亚铁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已知乳酸亚铁的化学式为C6H10FeO6。(1)乳酸亚铁是由_种元素组成的,乳酸亚铁中碳与氢的质量比是_。(2)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写出简明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22(9分)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人类提取海水中的化学元素,来制备有多种用途的物质.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的金属镁

10、,就是利用从海水中提取的镁盐制取的.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单质镁的过程如图所示:(1)在上述转化过程中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海水中本身就含有氯化镁,请分析、两步的目的是_(3)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用NaOH溶液替代石灰乳模拟生产过程中的第步.他取NaCl和MgCl2的固体混合物25克,加入适量水完全溶解后,与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混合充分反应,记录的生成的沉淀与加入的NaOH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当滴入上述NaOH溶液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为_(写化学式).原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为_g当滴入上述NaOH溶液100g时,试通过计算,求此时烧杯中所得不饱和溶液

11、中NaCl溶质质量分数_(计算结果精确至0.1%)。23(10分)如图1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a的名称_(2)氧气可采用C装置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这是利用了氧气的哪些性质_(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化学式为NH3)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现欲制取一瓶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从中选择)(4)若采用图2所示的方法对B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若采用向左推动右侧注射器活塞时,观察到_的现象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5)装置有多种用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F装置的 _(选填“左”或“右”,下同)端通入

12、;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应从 _ 端通入(6)如图为某分子模型。回答下列问题:这种分子的化学式为_该物质中原子个数比C:O:H _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该物质属于_(填“单质”或“化合物”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1、D2、C3、D4、A5、A6、A7、C8、A9、A10、B11、B12、B13、D14、A15、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16、试管 用水将玻璃管口湿润 试管底部破损 B C 17、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右端白磷棉花燃烧,左端棉花不燃烧 燃烧着的棉花熄灭 18、试管 B 催化作用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

13、燃,复燃证明已集满,反之则未集满 未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再收集(合理即可) 19、蜡蒸汽冷凝在玻璃管中 引流 滤纸破损或倾倒的液体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答案合理即可) 酒精分子受热分子间隔变大 白磷燃烧时放出的热使锥形瓶内气体膨胀,瓶内压强大于外部大气压,冲开瓶塞 将锥形瓶上单孔塞中的玻璃棒改为玻璃管,在玻璃管的外端扎上一个气球(答案合理即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20、9.6g 4g 21、4 36:5 23.6%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22、MgCl2Mg+Cl2 富集MgCl2,得出纯净的MgCl2 NaCl 19 25.9% 23、长颈漏斗 氧气不易溶于水,能助燃 A 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停止推动活塞,长颈漏斗内形成一段稳定水柱 左 右 C2H4O2 1:1:2 40% 化合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