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0单元总复习教材分析 (10)

上传人:ya****8 文档编号:363454355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4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0单元总复习教材分析 (10)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0单元总复习教材分析 (10)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0单元总复习教材分析 (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0单元总复习教材分析 (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综合与实践:数字编码综合与实践:数字编码 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 这是一节“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课。目的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字进行编码学会运用数字进行编码。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一个“编码”中某些数字所代表的意意义。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去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方法。3让学生经历设计编码的过程,体会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下数字在表达、交流和传递信息中的作用,初步学会用数字进行编码。三、编排特点三、编排特点 1选取学生身

2、边熟悉的素材 生活中用到数字编码的事例很多,教材选取了学生身边最常见的车牌号车牌号、邮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作为素材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作为素材,便于教师在孩子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教学。2素材的呈现给学生留足了思考和探索的空间 以邮政编码的解读作为重点,全面给出了六个数字背后所蕴含的信息六个数字背后所蕴含的信息,而身份证号码通过两名学生对话的方式给出了其中表示出生日期的信息出生日期的信息,其余的让学生自己调查了解。最后就安排了让学生自己尝试编码的活自己尝试编码的活动。这样的编排方式无疑给学生的自主探索留出了时间和空间。四、具体编排四、具体编排 1.研究生活中常见的数字编码,初步体会编码的思想和方法

3、(1)教材首先呈现了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等生活中常见的数字编码的事例。(2)以邮政编码为例,让学生了解邮政编码的结构和含义,初步体会编码的方法。(3)身份证号码只通过两个学生的对话,截取“出生日期码”和“倒数第 2位表示性别”作为引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等探索身份证号码中蕴含的一些基本信息和编码的含义。2.自主编码(1)让学生给学校的每名学生编一个学号,目的是通过这个实践活动来运用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进行编码,加深对数字编码思想的理解。五、教学建议五、教学建议 1恰当把握教学要求 原来这一内容作为“数学广角”安排在五上年级,现在移到三上年级,作为实践与综合的内容,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

4、定的难度,需要教师恰当把握教学要求。如身份证号码,不要求学生掌握每个数字所代表的含义及编排方法,不易理解的(如校验码)让学生知道就可以了;也不要求学生完全掌握编码的方法和规2 则。重点是体会编码的合理性体会编码的合理性、便利性便利性、有效性有效性、统一性统一性,应给予亲身体会、经历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2教学过程须强调探索、体验和交流“实践与综合”本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可以按照解决问题的程序分以下四个阶段展开:进入问题情境;实践体验;解决问题;表达和交流。如身份证号码的探索活动,可以让学生先自己探索其中蕴含的信息,与课前准备的几个身份证号码进行比

5、较,发现其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再通过小组交流,说一说身份证号码中发现的一些信息以及它们的含义,教师在巡视中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帮助。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介绍从中了解到的信息。大多数学生会发现出生日期的信息,个别学生可能还能发现同一个省市的身份证的前几位数字都相同,等等。最后,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再适当补充,介绍身份证号码的结构及蕴含的其他信息。3注意课内外结合 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一节课能涉猎的东西非常有限,可以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形式,布置一些“长作业”,让学生围绕“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数字编码”,继续收集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如火车的车次、飞机的航班号以及商品的型号、图书馆藏书的书号等。这些“长作业”,可以延续几天、几周或几个月去完成,鼓励学生用数学日记、数学小报的形式加以展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体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需要注意的是,“长作业”是实践与综合在课外的自然延伸,不能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要适度和适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