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自然灾害 同步练习卷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册

上传人:s****6 文档编号:363438600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自然灾害 同步练习卷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地理】自然灾害 同步练习卷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地理】自然灾害 同步练习卷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地理】自然灾害 同步练习卷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地理】自然灾害 同步练习卷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自然灾害 同步练习卷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自然灾害 同步练习卷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册(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自然灾害二次登陆是登陆福建热带气旋路径中情况最多的一类,菲律宾群岛以东的西北太平洋海域是夏季生成登陆福建热带气旋频数最多的区域,从台湾方向登陆福建的热带气旋个数最多。图左示意19792017年登陆福建的热带气旋季节分布,图右示意19792017年登陆福建的热带气旋路径,完成下面小题。1.与一次登陆的热带气旋相比,二次登陆福建的热带气旋( )A.势力较弱B.次数较少C.危害较大D.影响范围较大2.热带气旋登陆福建后,主要的走向和特点是( )A.东北走向强度小B.东北走向持续时间长C.西北走向强度大D.西北走向持续时间长3.秋季登陆福建的热带气旋个数较夏季偏少,推测与其关联性最大的是( )A

2、.西南季风增强B.出现厄尔尼诺现象C.海水密度下降D.副热带高压带东移某年我国华北地区出现了入冬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一次寒潮降雪过程。针对此次降雪过程,河北等省开展了人工增雪作业,以缓解次年春季的旱情。据此回答下列小题。4.我国华北地区春季旱情严重,其原因有( )气温回升,积雪消融农业活动需水量大大风频繁,蒸发旺盛春季降水少A.B.C.D.5.华北地区3月的寒潮危害性大于1月的寒潮,主要原因是3月( )A.寒潮发生时气温较低B.为华北地区主要农作物生长期C.寒潮带来干旱天气D.多发生沙尘暴6.造成同一种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出现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自然灾害的强度不同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

3、圈层中个人对自然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A.B.C.D.霜冻是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下图为2022年11月30日10时和12月1日6时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我国部分地区降水量预报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7.据图判断始终出现霜冻现象的城市是( )A.重庆B.武汉C.南京D.合肥8.该时段天气状况的正确判断是( )A.四川东部受冬季风影响,处于低温中心B.江苏受冷空气过境影响,出现降温现象C.山东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持续晴好D.海南受低压中心控制,出现雨夹雪天气9.该时段台湾北部成为降水中心的原因是( )A.东北风受地形阻挡降水多B.东南风遇地形阻挡降

4、水多C.纬度较低对流旺盛降水多D.受沿岸的暖流影响降水多读图“某地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0.图示地区滑坡、泥石流多发的月份是( )A.11月一次年1月B.23月C.4-5月D.7-8月11.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提高植被覆盖率修建水利工程修建护坡工程清除河道淤泥A.B.C.D.12.最能有效得出滑坡、泥石流空间范围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2020年8月27日8时,台风“巴威”在中朝交界处登陆北上,对我国东北地区人们生活生产带来较大影响。下图示意“巴威”路径概率预报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3.“巴威”对东北

5、地区的影响有( )山区诱发滑坡、泥石流破坏沿海基础设施农作物易遭受冻害城市积水严重,影响交通A.B.C.D.14.台风的防避措施有( )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监测预报居民减少外出加固堤坝船只出海避风A.B.C.D.当云中的雨点遇到猛烈上升的气流,被带到0以下的高空时,便化成小冰珠;气流减弱时,小冰珠回落;当含水汽的上升气流再增强,小冰珠再上升并增大;如此上下翻腾,小冰珠就可能逐渐成为冰雹,最后落到地面。2022年1月4日傍晚,贵阳多地出现冰雹天气,冰雹直径普遍在520毫米,个别市民拾到的最大冰雹大如鸡蛋。下图为我国部分城市多年平均月降雹日数示意图(图中圆圈越大表示降雹日数越多)。据此回答下

6、列小题。15.我国冰雹主要发生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6.贵阳冬季发生冰雹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地势较高,气温回升慢B.光照强烈,气温回升快C.受西南暖湿气流和西北冷空气影响D.受冬季风影响,快速降温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21年某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信号。下图为影响我国的寒潮路径示意图。(1)指出我国寒潮的主要发源地。(2)描述冬季寒潮影响北京时的天气特征。(3)为抵御寒潮,试提出可采取的合理措施。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伊犁谷地位于我国新疆天山山脉西段,北天山、南天山支脉之间,呈“三山夹两谷地一盆地”地貌格局,地质条件较复杂,断裂和

7、断层等地质构造发育较多,岩体破碎,黄土(一种特殊地质体,结构疏松,裂隙发育,湿陷性强,抗侵蚀能力低)呈带状分布于河流阶地、低山丘陵区、山麓斜坡,厚度从数米到近百米不等。该地降水比较丰沛,交通工程和矿业勘探开采等工程活动强烈。19852020年间伊犁谷地发生地质灾害1795处,其中滑坡灾害1548处,约80%的滑坡灾害发生在黄土区。下图示意伊犁谷地月平均降水量与滑坡月发生频次统计。(1)简述伊犁谷地滑坡灾害多发的原因。(2)分析伊犁谷地滑坡灾害主要发生在黄土区的原因。(3)说明伊犁谷地防范滑坡灾害重点地区及应采取的合理措施。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木兰溪流经福建省莆田市,其上游丘陵

8、山区最高海拔1267米,下游平原海拔仅6到7米,受潮汐影响巨大,淤泥层松软深厚,极易造成洪、涝、潮灾。左下图为木兰溪流域简图。材料二 兴化平原是莆田最主要的农耕区。宋代的木兰陂水利工程,使莆田从泽卤之地逐渐成为沃野良田,却仍未彻底摆脱洪水袭扰。当代莆田人经多方论证、科学模拟,采取裁弯取直、修筑防洪堤等工程措施治理了木兰溪的水患。右下图为木兰陂水利工程示意图。材料三 木兰溪流域内分布4万多家畜禽养殖户、20多家高污染企业,导致水质恶化,蓝藻爆发。莆田积极开展污水治理,建设湿地公园,筑蓄水池、种植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等。 (1)分析木兰溪下游洪灾频发的自然原因。(2)说明木兰陂对当地种植业发展的有利

9、影响。(3)简析当代治理木兰溪洪水过程中实施工程措施所面临的困难。(4)从水环境安全角度,简述在木兰溪修建湿地公园的作用。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结合左图可知热带气旋多发于夏秋季,且二次登陆的热带气旋次数比一次登陆的多,B错误。热带气旋的危害与洋面温度、水汽补给、副热带高压运动方向、人类预防措施等因素有关,二次登陆的热带气旋较一次登陆的热带气旋发育时间晚,因此洋面温度通常较低,势力较弱;且一次热带气旋登陆后人类已有预防措施,因此二次登陆的热带气旋危害相对较小,影响范围较小,CD错误,A正确。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BCD错误,故选A。2.答案:B解析:由右图的路径可知,登陆福建的热带气旋主

10、要向东北方向移动,且移动范围较大,因此东北走向的热带气旋强度大、持续时间较长,西北方向的热带气旋强度小,持续时间较短,B正确,ACD错误,故选B。3.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热带气旋的势力强弱主要与洋面温度、水汽补给、副热带高压运动方向等因素有关,洋面温度高、水汽补给多则热带气旋势力强,发育个数多;副热带高压的实力强,且向陆地方向移动则带动热带气旋登陆。西南季风是发源于印度洋面、影响南亚和东南亚以及我国西南地区的夏季风,对登陆福建的热带气旋个数及其登陆的季节差异影响较小,A错误。厄尔尼诺主要是由于东南信风减弱,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上升流减弱,而赤道逆流增强使温暖的海水输送到东太平洋,从而

11、使得南美洲西岸的暖流取代寒流,由此引发全球气候异常的现象。厄尔尼诺的成因目前仍未有确定的科学结论,其对热带气旋登陆个数的季节差异的影响无明确规律,B错误。海水密度对热带气旋的发育影响较小,因此其不是秋季登陆福建的热带气旋个数较夏季偏少的主要原因,C错误。副热带高压带东移会影响热带气旋的移动方向主要向东,因此秋季登陆福建的热带气旋个数较夏季偏少,D正确。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ABC错误,故选D。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华北地区春季旱情严重的原因。春季气温回升,积雪消融增加了土壤水分,不会导致旱情严重,错误;春季,华北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冬小麦返青,需水量大,导致旱情严重,正确;春季大风频繁会导致蒸

12、发强烈,土壤水分减少,旱情加重,正确;春季降水少,会加重旱情,正确。综上可知,D项正确。5.答案:B解析:选项分析结论A1月比3月冷,1月寒潮发生时气温一般较3月低B3月华北平原冬小麦已经返青,寒潮对小麦生长危害大C寒潮常伴有雨雪天复,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干旱D寒潮对华北平原的危害主要针对农业,3月寒潮可能给华北平原带来沙尘暴,但此时沙尘暴对农业的危害一般小于寒潮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影响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因素。自然灾害的强度越大,危害程度越大,不同地区自然灾害强度不同,危害程度也不同,正确;孕育在不同地球圈层中的自然灾害不是同一种自然灾害,与设问不符,错误;个人对自然灾害的应急反应对自然灾害

13、危害程度影响较小,错误;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救灾能力、防灾能力、人口密度等差异较大,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区受灾害影响大、损失大,经济落后区受灾害影响小、损失较小,正确。综上可知,B项正确。7.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得,霜冻线是划分霜冻区域的标志,是区分可能出现霜冻区域的标志。合肥位于霜冻线以北地区,因此可能出现霜冻现象,而重庆、武汉、南京没在霜冻范围内,故D正确,ABC错误。8.答案:B解析:A.四川东部由于受地形阻挡,冷空气影响较小,故A错误;B.根据材料得,江苏省11月30日10时到12月1日6时经历了温度骤降现象,因此为冷空气过境,故B正确;C.此时,山东受冷气团控制,故C错

14、误;D.海南纬度较低,温度较高,出现了降雨,未出现雨夹雪,故D错误。9.答案:A解析:A.台湾岛的地形以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为主,冬季时,受到东北季风的影响,由于东北季风经过了广阔的海洋,受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故A正确;B.夏季该地为东南风,该时段没有处于夏季,故B错误;C.该时段气温低,对流不旺盛,故C错误;D.沿岸暖流常年影响,时间差异小,故D错误。10.答案:D解析:11.答案:B解析:12.答案:A解析:13.答案:B解析:台风不会带来降温,农作物不会遭受冻害,错。对。B正确。ACD错误。故选B。14.答案:A解析:3台风来,船只应该回港避风,错,台风的防避措施有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

15、术监测预报,居民减少外出,加固堤坝,对。A正确。BCD错误。故选A。1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读图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到,图示大部分城市5-9月冰雹出现的多年平均月日数较多。故冰雹在我国出现的主要季节应为夏季,B项正确。1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冰雹的成因。冬季伴随着西北冷空气势力的逐渐强盛,贵阳受冷气团影响显著,气温逐渐降低,A项错误;冬季贵阳受准静止锋影响,多阴雨天气,且冬季白昼时间变短,光照并不充足,B项错误;由于云贵高原地势东北低,西南高,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在云贵高原相遇形成准静止锋,西南暖湿气流带来充足的水汽,准静止锋中暖气团上升运动强烈,易形成冰雹天气,C项正确;降温并非贵阳冬季发生冰雹的主要原因,D项错误。17.答案:(1)蒙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