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册

上传人:s****6 文档编号:363438583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0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宇宙中的地球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1.天体甲可能是( )A.木星B.海王星C.土星D.金星2.图中箭头显示行星绕日公转的( )A.共面性B.同向性C.近圆性D.同速性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中国自主开用行星探测的第一步。下图为我国火星探测识“揽星九天”和天问一号探测器的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3.火星属于( )A.恒星B.行星C.卫星D.矮行星4.在“揽星九天”标识中,序号和天体名称匹配的是( )A.火星B.地球C.水星D.木星5.天问一号探测器轨道示意图中显示的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A.银河系B

2、.河外星系C.太阳系D.地月系“奥陌陌”(Oumuamua)是已知的第一颗经过太阳系的星际天体。天文学家推断其可能来自距离地球大约163277光年的恒星团。下图是该天体与太阳系部分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6.上图中最有可能是“奥陌陌”运行轨道的是( )A.轨道B.轨道C.轨道D.轨道7.从天体类型看,“奥陌陌”最有可能是( )A.星云B.小行星C.卫星D.流星体下图为“太阳黑子相对数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由图可知,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约为_年( )A.6B.11C.17D.709.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A.正相关B.负相关C.有时呈正相关

3、,有时呈负相关D.没有相关性10.此图所反映的信息是( )A.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B.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D.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2021年4月,我国海底可燃冰资源勒探开采设备“海牛号”在南海超两千米水深处成功下钻231米,标志着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读地球图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1.图中( )A.I圈层由气体以及悬浮物质组成B.圈层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C.圈层主体是河流水和冰川融水D.圈层的液态物质运动形成磁场12.此次“海牛号”钻探的最深处到达了地

4、球内部圈层的( )A.I圈层B.圈层C.上地幔D.下地幔13.“海牛号”的研发和应用,利于我国( )A.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增加土地资源供给B.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发展海洋经济C.提高海洋资源勘采技术,保障能源安全D.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14.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岩石圈B.地壳C.软流层D.下地幔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图中代表的圈层是( )A.地壳B.地幔C.地核D.软流层16.下列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的总称B.大气圈中的天气现象与人类息息相关C.水圈的主体是海洋D.地球外部圈层与岩石圈

5、没有联系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北京时间2021年9月16日4时33分,四川泸州市泸县(北纬29.20度,东经105.34度)发生了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材料二 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及地球内部圈层图。(1)根据材料可以推断出,泸州市地震的震源位于图中圈层_(填字母),描述D界面处地震波速度的变化规律。(2)近年来,我国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渤海湾等海域陆续发现总储量逾数10亿吨的大油田。根据地震波传播规律,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地震波是_(A或B),请简要说明你的判断理由。(3)_(填字母)层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是_的发源地。

6、18.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辐射名称是:A_,H_。(2)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跟图中_(填字母)环节有关。(3)近地面大气主要热源是_(填字母),图中起保温作用的是_(填字母),起此作用的主要气体是_和水汽。19.读太阳系“生命可居住带”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显示“生命可居住带”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2)除上述因素外,简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其他自身条件。(3)分析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八大行星按照距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甲位于地球绕日公转轨道之内,结合

7、选项可知其为金星。2.答案:B解析:图中行星围绕太阳公转的方向均为逆时针,说明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3.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火星自身不发光、不发热,围绕太阳公转,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4.答案:A解析:在“揽星九天”标识中,分别位于距日由近及远的第四、第五、第六、第七位置,则为火星,为木星,为土星,为天王星。5.答案:C解析:天问一号探测器轨道示意图中所显示的均为太阳系中的天体,故图中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6.答案:D解析: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运行轨道具有共面性特征,图中只有轨道明显位于不同平面上,故最有可能是“奥陌陌”的运行轨道。7.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奥陌陌

8、”来自距离地球大约163277光年的恒星团,因此“奥陌陌”不会是星云。“奥陌陌”没有绕固定行星运动,不会是卫星。“奥陌陌”没有坠入大气层,而是经过太阳系,不会是流星体。“奥陌陌”来自太阳系外的恒星团,最可能为该恒星团的一颗小行星。8.答案:B解析:太阳活动强弱变化的连续两个峰值之间的间隔是11年,说明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B对。A、C、D错。故选B。9.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图中太阳黑子相对较多的年份,年轮宽度较大,太阳黑子相对较少的年份,年轮宽度较小,而且变化周期相似,可知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数呈正相关,A正确,B、C、D错误。故选A。10.答案:B解析:图中不能反映太阳活动发射电磁波能

9、扰动地球的电离层,排除A;图中反映太阳黑子与树木年轮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标志,年轮宽度受气候的影响,故此图反映了太阳活动能影响气候,从而影响中高纬度树木生长,B符合题意;图中不能反映太阳活动引起的“磁暴”现象,排除C;太阳活动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和两极地区大气碰撞,会产生极光,但极光并不能影响两极地区树木的生长,排除D。故选B。11.答案:A解析:圈层为大气圈,由气体以及悬浮物质组成,A正确;圈层为地壳,主要由坚硬的岩石组成,B错误;圈层为水圈,主体是海洋水,C错误;地球磁场是由含金属离子的液态外核流体的运动而产生的,圈层为内核,D错误。故选A。12.答案:B解析:根据所

10、学知识可知,地壳平均厚度为17km,海洋地壳的平均厚度为5公里10公里,“海牛号”在两千米水深处成功下钻231米,所到达的圈层为地壳(圈层),B正确;I圈层为大气圈,A错误;地幔在地壳之下,所以不会钻探到上地幔或下地幔,C、D错误。故选B。13.答案:C解析:“海牛号”的研发和应用,可以增加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但不能增加土地资源供给,A错误;根据材料不能判断“海牛号”对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的影响,B错误;材料中可燃冰资源开采设备“海牛号”在南海海域超2000米水深处成功下钻231米,说明提高海洋资源勘探技术,可以增加对可燃冰的开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C正确;提高海洋资源勘探技术,增加开采量,可能

11、会破坏海洋生态环境,D错误;故选C。14.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其温度很高,岩石部分呈熔融状态,能够缓慢流动,C正确,ABD错误,故选C。15.答案:A解析:观察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可看出,位于莫霍界面以上,属于地壳,A正确;地幔处于莫霍界面以下,B错误;地核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C错误;软流层属于地幔的一部分,也处于莫霍界面以下,D错误。故选A。16.答案:D解析: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的总称,集中分布在大气圈、水圈与岩石圈很薄的接触带中,A正确;人类生活在大气圈的底部,大气圈包围着地球,由于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天气现象多变,与人类息息相关,B正确;水圈的主

12、体是海洋,约占全球面积的71,C正确;岩石圈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外部圈层与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D错误。D符合题意,故选D。17.答案:(1)C。横波、纵波均加速。(2)A。横波不能通过液体,在通过含油层时波速会发生明显变化。(3)E 岩浆解析:(1)据图可知,D为莫霍界面,C为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E为地幔,F为古登堡界面,G为外核,H为内核,泸州市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位于地壳C。据图可知,D界面处地震波速度的变化规律是横波、纵波加速。(2)根据所学知识,A横波只能通过

13、固态,B纵波能通过固态、液态、气态,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地震波是A横波,横波会消失。(3)根据所学知识,E地幔层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18.答案:(1)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2)C(3)F;H;.二氧化碳解析:(1)根据箭头指向,A代表的是太阳辐射,H代表的是大气逆辐射。(2)多云的白天,云层厚,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C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因而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3)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源,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对应E;地面辐射被大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大气通过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能量返还给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的作用,对应的是H。19.答案:(1)温度条件。(2)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有液态水。(3)为地球动植物生长提供光和热;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源等。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