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导学案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上传人:s****6 文档编号:363438464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49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导学案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导学案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导学案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导学案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学习目标】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学习重点】1、地理实践力:从地球圈层的角度,认识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2、区域认知:观察、识别、描述与地球圈层有关的一些自然现象。3、综合思维:能够运用圈层理论,说明各圈层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4、人地协调观: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描述地球各圈层和人类活动的关系。【学习难点】地震波的性质【知识点的归纳】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1.划分: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在地球内部的变化。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具体对比如下:传播速度传播介质纵波较快可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2.不连续面:是指地震波在一

2、定深度波速突然发生变化的面。有两个不连续面,如下图所示:以这两个界面为界,地球内部被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1.各圈层的特点:(1)大气圈。项目内容基本概念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氮气和氧气主要作用使地球的温度变化和缓;为生物提供必需的氧气;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息息相关(2)水圈。项目内容概念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组成主体是海洋,还包括陆地上的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地下水等作用在地表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所不可或缺的(3)生物圈项目内容概念地球表层生物的总称分布集中分布在大气圈、水圈与岩石圈

3、很薄的接触地带中作用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同时也在促进太阳能转化、改变大气圈和水圈组成、改造地表形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 各圈层的联系:各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核心探究】地球的内部圈层2020年8月19日6时29分,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南部海域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南纬4.31,东经101.15,震中300千米范围内有3座大中城市,最近为明古鲁,距震中约138千米。这次地震也是1月份以来全球发生的第9次七级地震。【思考探究】1、此次地震发生在地球内部的什么地方?提示:地震发生在岩石圈。2、此次地震产生的能量是如何传

4、到地面的?提示:地震产生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到地面。3、地震发生时,苏门答腊岛上的人有怎样的震感?此时正在附近海域航行的人的感觉又是怎样的?为什么?提示:处在苏门答腊岛上的人首先感到地面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晃动,因为陆地上纵波、横波都能通过,且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处在附近海域航行的人只能感到上下颠簸,因为只有纵波能在液体中传播,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知识清单】一、地球的内部圈层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具体分析如下所示。圈层名称特征地壳固体外壳;厚度最小,其中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地幔上地幔固态,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物质

5、处于熔融状态;温度、压力、密度增大下地幔地核外核呈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温度很高,压力、密度很大核心探究二、地球的外部圈层黄果树瀑布位于我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以水势浩大著称,河水从70多米高的悬崖绝壁上直泻犀牛潭中,响声震天,十里之外,即闻其声。黄果树瀑布是中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最阔大壮观的瀑布之一。思考探究:1、 图中涉及到地球的哪些圈层?提示: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2、地球外部圈层的分布有什么特点?提示:各圈层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在地球表面附近,各个圈层是相互渗透,甚至是相互重叠的。【应用提升】北京时间2014年2月12日17时19分,位于昆仑山北麓的新疆于田县(

6、36.1N,82.5E)发生里氏7.3级地震,震源深度12 km,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读图,回答12题。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 B软流层C上地幔顶部 D下地幔2下列关于图中地球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C圈层是由岩石构成的,故称为岩石圈BB所在的圈层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类型CA圈层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DD圈层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解析:1.A2.C第1题,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 km,其中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 km,此次震源深度为12 km,应该位于地壳。B、C、D选项中的三个位置都位于地幔。第2题,图中的A圈层是大气圈,它是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圈层;B圈层为

7、水圈;C圈层是地壳,它只是岩石圈的一部分;D圈层是地核,而一般认为岩浆来源于上地幔的软流层。读“地球圈层局部示意图”,完成(1)(2)题。3、图中表示大气圈的是()AABBCCDD4、图中B圈层物质运动的主要动力是()A地球内部的能量 B太阳辐射C地球的引力 D人类活动【解析】3 D 4 B第3题,图中表示大气圈的是D,D对。A表示岩石圈,B表示水圈,C表示生物圈,A、B、C错。所以选D。第4题,图中B圈层是水圈,物质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太阳辐射,B对。地球内部的能量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的主要动力,A错。地球的引力是重力能,C错。人类活动不是主要动力,D错。所以选B。印度尼西亚龙目岛的林贾尼火山爆

8、发,火山灰柱高达2 km,导致半空布满火山灰。据此回答5-6题。5、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6、火山灰漫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影响。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解析:5.C6.B第5题,岩石圈是由岩石构成的,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岩石圈和地球的生物圈关

9、系密切,C正确。第6题,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A错误。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B正确。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C错误。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同时它们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关系也较密切,D错误。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A表示,其在F处的平均厚度约为千米。(2)图中B表示,A、B间分界面的名称是。简述从A到B地震波速度的变化状况。(3)图中C表示,由图可知C的范围大于A的范围的原因是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A为地壳,B为地幔;海洋地壳的平均厚度为510千米。第(2)题,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界面,地震波通过莫霍界面时速度明显加快。第(3)题,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岩石圈。答案:(1)地壳510(2)地幔莫霍界面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加快。(3)岩石圈岩石圈不仅包括地壳,还包括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试题 第1页(共4页) 试题 第2页(共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