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第四章地貌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册

上传人:s****6 文档编号:363438417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第四章地貌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地理】第四章地貌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地理】第四章地貌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地理】第四章地貌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地理】第四章地貌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第四章地貌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第四章地貌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册(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貌 练习下图是“我国南方地区某河流顺直河道附近的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河流的流向是( )A.自东南向西北B.自东北向西南C.自西南向东北D.自西北向东南2.阶地一般是由河漫滩发育而来,当原来的河漫滩高出河流洪水期水位时便形成阶地。那么河漫滩发育成阶地的原因可能是( )A.河流流量减少B.植被破坏C.地壳抬升D.地壳下降3.近年来,该河段出现丰水期水位上升,含沙量增大的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A.上游拆除水坝B.上游开展退耕还林C.下游整治疏通河道D.下游修建跨河大桥 鄱阳湖丰水期湖水连成片,枯水期湖滩显露,与河道无异。由于外力作用,鄱阳湖湖盆自然形成了一些碟形洼地,秋季鄱阳

2、湖退水时可截留湖水形成一个个碟形湖(如下图)。鄱阳湖成片的洲滩、浅水沼泽、泥滩、碟形湖,为鸟类提供了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一般情况下10月到次年3月候鸟在此越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推测形成碟形洼地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D.断裂下陷5.鄱阳湖越冬候鸟物种多样性丰富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水位季节变化明显B.湖滩生态环境多样C.河湖连通,水质优良D.冬季气候温暖湿润6.2022年长江流域夏季干旱少雨,这会导致冬半年( )A.湖滩裸露多,候鸟食物匮乏B.候鸟可觅食的空间增大C.适宜候鸟的生存期延长D.候鸟提前回此越冬上海合作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位于连云港市东部

3、,距主城区约30千米,是承担上合组织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的过境物流中转的核心区域。连云港港区面向连岛,背倚云台山,有基岩港湾海岸。2021年,连云港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下图为连云港港区和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连云港港区建设的优势陆域条件是( )A.海岸线曲折,港阔水深B.位于海湾内,风浪较小C.基岩海岸,耐外力侵蚀D.位于背风坡,降水量少8.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布局在连云港市东部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物流园区建设的成本B.便于货物实现陆海转运C.扩大集散货物种类和范围D.带动周边相关产业发展崇明岛位于

4、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的第三大岛,也是一个面积不断增大的沙岛。读崇明岛东滩成陆线和大堤随时间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9.崇明岛东滩陆地面积扩大的原因是( )A.流水堆积B.海浪堆积C.地壳运动D.流水侵蚀10.自1998年新大堤建成后几乎没有再进行造堤工程,崇明岛东滩的潮滩淤积也有所减缓,造成崇明岛东滩的潮滩淤积减缓的原因( )A.长江水流速度明显加快,泥沙难以淤积B.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建设,使长江入海泥沙减少C.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减少了长江入海水量D.不断实施围垦造陆,侵占了长江泥沙淤积区域壶穴是流水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微观地貌,常形成于落差较大的急滩河床上,为形似壶形、内壁较光滑的基岩凹坑。近几

5、年,四川涪江部分河段河床上壶穴群出露,旁边还分布有大量的水蚀槽、水蚀洼地、水蚀垄,共同组成“涪江石画”。下图为“涪江石画”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推测“涪江石画”中大量壶穴的成因是( )A.基岩河床受冰川作用的历史遗迹B.地壳抬升导致河流沉积物被风化、侵蚀C.水流裹挟的砾石、泥沙磨蚀河床D.基岩河床中可溶性岩石的溶蚀、沉淀12.观赏“涪江石画”的最佳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3.“涪江石画”近几年出露的原因可能是( )A.流域降水增加B.上游建库蓄水C.下游河道淤塞D.流域蒸发加剧14.地下水被加热并涌出地表时,就会形成热泉。茶洛气热泉群位于川藏交界处的巴塘县,常年

6、云蒸霞蔚、热气缥缈。该地大多数热泉分布于花岗岩体周围。这些花岗岩形成于恐龙繁盛期。下图为当地某处热泉景观。据此完成下题。图中热泉景观最可能位于河流的( )A.上游,河谷呈“V”形B.上游,河谷呈槽形C.下游,河谷呈“V”形D.下游,河谷呈槽形重庆芙蓉洞位于重庆市武隆区,洞区长约2km,形成于大约120万年前,是一个大型石灰岩洞穴,因其独特性被评为中国六大最美洞穴之一。下图为芙蓉洞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重庆芙蓉洞所属的地貌类型是( )A.雅丹地貌B.喀斯特地貌C.丹霞地貌D.海蚀地貌16.该地貌多出现在我国的西南地区,主要是因为我国西南地区( )降水丰富植被丰茂石灰岩广布生态环境优美A.

7、B.C.D.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镰刀形沙洲一般形成于河流转弯处,洲体向河道凸岸弯曲,似如镰刀或月牙,当河水遇河流弯曲时,表层流侵蚀河岸一侧,物质脱落后,被底层流搬运到另一侧堆积,形成沙洲(如图)。(1)说明图示河段的河道形态特征。(2)分析图中沙洲面积季节变化大的原因。(3)推断河中沙洲将逐渐与哪岸(甲岸或乙岸)相连,并分析原因。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陆地的河流流速比较急,带着上游冲刷下来的泥沙流到宽阔的海洋后,流速慢了下来,泥沙就沉积在河口附近,积年累月,越积越多,逐步形成高出水面的陆地,这就叫河口冲积岛。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历史演变示意图。(1)说明河口冲积岛形

8、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哪些。(2)描述材料二中古沙洲的生消变化过程及原因。(3)近年来长江三角洲海岸线向近海移动的速度减慢,试说明其原因。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冲积扇有“湿扇”和“旱扇”之分。“旱扇”是由季节性河流造就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季节性河流受洪水影响较大,因此“旱扇”也叫洪积扇。“湿扇”位于湿润区,扇上的河流基本是常年性的,河流的搬运能力较为稳定。与“旱扇”相比,“湿扇”的石块磨圆度较高。冲积扇的宏大精美丝毫不亚于山峰、河流、瀑布、湖泊。西北地区是我国大型冲积扇发育程度较高的地区,也是航空欣赏冲积扇景观的最佳地区。下面图甲为“旱扇”“湿扇”示意图,图乙为贺兰山地区冲积扇分布示

9、意图。(1)简析“湿扇”的石块磨圆度比“旱扇”高的原因。(2)简析贺兰山东侧山麓冲积扇分布较多的原因。(3)简析我国西北地区成为航空欣赏冲积扇景观最佳地区的原因。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河流有西南岸和东北岸,所以河流流向为东南西北或者西北东南,根据河流中的沉积物在东北岸,说明,该岸为沉积岸,西南为冲刷侧,北半球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冲刷右侧,淤积左岸,所以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2.答案:C解析:读图文材料,“原来的河漫滩高出河流洪水期水位时便形成阶地”,图中阶地是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的阶梯状地貌,结合选项,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3.答案:A解析:M处出现

10、丰水期水位上升,含沙量增加,说明流量增大,河流携带泥沙量增加。上游拆除水坝,会导致流量增加,泥沙在水坝附近沉积少,带到下游的多,A正确。上游退耕还林,水土流失会减轻,泥沙含量减小,B错误。下游整治河道,排水能力增强,泥沙沉积减少,C错误。下游修建跨河大桥,对于上游泥沙淤积量无关,D错误。4.答案:C解析:碟形湖,位于湖区,整体地势低平,水流流速慢,加之湖水的顶托作用,形成差异堆积,在主湖区水位下降 时,出现季节性积水的洼地。5.答案:B解析:见题干:成片的洲滩、浅水沼泽、泥滩、碟形湖,为鸟类提供了多样化的生态环境。6.答案:A解析:夏季干旱少雨,导致碟形湖萎缩,湖滩裸露,影响当地动植物生长,到

11、冬季会使食物和适合鸟类生存的环境减少。7.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连云港属于基岩海岸,耐外力侵蚀,地质条件稳定,地势平坦开阔,港区建设的陆域条件优越;港阔水深、风浪小属于港区建设的水域条件;港风并不位于背风坡。8.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区布局在连云港市东部,主要目的是临近连云港港区,有铁路、高速公路、皮带机连接,便于货物实现陆海转运,进一步提升园区和港口之间货物运量及运输效率。9.答案:A解析:根据图中825年至1998年成陆线及大堤位置可知,崇明岛东南面积逐渐向东北方向扩张,主要原因是河流携带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沉积。10.答案:B解析: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导致入河

12、泥沙逐渐减少。长江三峡工程建设,拦截上游河流的泥沙,下游泥沙含量减少,导致崇明岛东滩的潮滩淤积也有所减缓。11.答案:C解析:“涪江石画”主要由大量的壶穴和水蚀槽、水蚀洼地等构成,是河床中的水蚀地貌景观。其成因是由于基岩河床砂岩长期受到急流、漩涡裹挟的泥沙、砾石的磨蚀,日积月累慢慢形成的,C对;涪江纬度较低,冰川活动少,A错;是流水侵蚀而不是地壳抬升的风化侵蚀产物,B错;可溶性岩石的溶蚀、沉淀形成喀斯特地貌,D错。12.答案:D解析:四川涪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为枯水期,河床出露面积大,为最佳观赏季节,D对,A、B、C错。13.答案:B解析:“涪江石画”出露说明河流水位下降明显,最可能是

13、由于该河段上游建库,蓄水后导致下游河流水位下降明显,B对;降水增加,河流水位会上升,A错;下游河道淤塞不会导致上游河段水位下降,C错;流域内蒸发量变化短期内对河流水位影响较小,D错。14.答案:A解析:该河流流经川藏交界处,为山区,地势落差大,结合图片可知,河谷呈“V”形,水流湍急,可以推断该河段位于河流上游,落差大,流速快,以下蚀作用为主,A正确、BCD错误。故选A。15.答案:B解析: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由材料可知重庆芙蓉洞是一个大型石灰岩洞穴,属于喀斯特地貌,B正确;雅丹地貌多出现在我国干旱地区,A错误:

14、丹霞地貌是由流水向下侵蚀及重力崩塌作用形成陡峭的峰林或方山地形,一般不会出现溶洞,C错误:重庆芙蓉洞位于重庆市武隆区,不沿海,不属于海蚀地貌,D错误。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故选B。16.答案:C解析: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我国西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石灰岩广布,为喀斯特地貌形成提供了条件,因此正确,错误。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故选C。17.答案:(1)河道弯曲;平缓;宽浅;多汊流、沙洲、河漫滩分布。(2)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为雨水补给;该流域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

15、导致露出水面的沙洲面积季节变化大。(3)将与乙岸相连甲岸位于河流凹岸,河水不断侵蚀,河岸后退;乙岸为凸岸,河流堆积作用强。解析:(1)图示河段由镰刀形沙洲分布,由材料可知,镰刀形沙洲形成于河流转弯处,故图示河段的河道较为弯曲;沙洲的形成是流水沉积作用的结果,可知该河段河道较为平缓,落差较小;河道泥沙沉积较多,导致河道宽且浅;受沙洲影响,河道分叉,形成汊流。(2)由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该河段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的补给形式主要为大气降水。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较大,导致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大,当河流水位高时,沙洲底部被淹没,面积减小;当河流水位低时,沙洲裸露面积增大。(3)由图可知,甲岸位于河流凹岸,河水流速快,侵蚀作用强,河岸后退;乙位于河流凸岸一侧,河水流速慢,泥沙沉积多,沙洲在乙岸一侧增长,最终沙洲将与乙岸相连。18.答案:(1)流水堆积(沉积)作用;海水的顶托作用。(2)河口地区由于落差小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导致大量泥沙堆积,出露水面形成沙洲;泥沙继续堆积,陆地面积不断扩大,受地转偏向力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