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度安徽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63432083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年度安徽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23-2024年度安徽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23-2024年度安徽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2023-2024年度安徽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2023-2024年度安徽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年度安徽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年度安徽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年度安徽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教育家是()。A.蔡元培B.梅贻琦C.竺可桢D.蒋南翔【答案】 B2、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四个统一”,即“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A.理论与实践相统一B.教学与科研相统一C.教书育人与服务社会相统一D.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答案】 D3、“没有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就没有教育。”这句话是()说的。A.陶行知B.苏霍

2、姆林斯基C.卢梭D.蔡元培【答案】 C4、人们常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教师()的意义。A.埋头苦干B.为人师表C.公平公正D.开拓创新【答案】 B5、道德是以()为评价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人们的行为。A.罪与非罪B.理性C.慎独D.善恶【答案】 D6、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特殊的()。A.利益关系B.权力意志C.意识形态D.管理手段【答案】 C7、论语中反映孔子教育公平思想的名言是()。A.诲人不倦B.仁者爱人C.为政以德D.有教无类【答案】 D8、在中国倡导并实行学术自由的第一人是()。A.梁启超B.蔡元培C.梅贻琦D.陶行知【答案】 B9、创造性地发展了西方社会的大学学术研究功

3、能的里程碑式人物是()。A.英国教育家保罗纽曼B.美国教育家杜威C.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D.德国教育家洪堡【答案】 D10、“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也会有缺点、失误和不足之处。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言传和身教的关系时要( )。A.言行一致,身体力行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C.严于律己,勇于自责D.以上都是【答案】 C11、对教师道德行为的论述错误的是( )。A.教师道德行为可以分为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B.教师道德行为的善恶可以反映教师不同的道德水平和境界C.现实社会大力倡导教师以教育事业的整体利益为基础进行行为选择D.道德自觉性高的教师,可以超越现实的社会环境作出行为选择【答案】 D12、工具

4、理性的膨胀,导致了人文价值的失落。这体现的是( )。A.技术工具化B.技术手段的目的化C.技术社会自由丧失D.技术异化的显现【答案】 C13、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系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A.是非B.善恶C.荣辱D.美丑【答案】 B1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常被用来生动比喻教师()的重要意义。A.教书育人B.为人师表C.以人为本D.德识统一【答案】 B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精神的内涵表现在( )。A.从价值角度说,要有人文社会价值取向B.从功能角度讲,要以广义的科技文化作为

5、动力C.从社会角度讲,要落实到塑造文明主体上D.以上都是【答案】 D16、雅斯贝尔斯认为:“技术仅是一种手段,它本身并无善恶,一切取决于人从中造出什么,它为什么目的而服务于人,人将置于什么条件下。”雅斯贝尔斯的这段话表明他属于( )。A.技术决定论者B.技术价值中性论者C.技术乐观主义D.技术悲观主义【答案】 B17、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教育家是()。A.蔡元培B.梅贻琦C.竺可桢D.蒋南翔【答案】 B18、“科学知识要经受检测与批判,绝不轻信盲从。”以上描述属于下列哪一种科学规范( )。A.普遍主义B.公有主义C.无偏见性D.有条理的怀疑精神【答案】 D19、

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来比喻教师()的意义。A.教书育人B.为人师表C.教育公正D.教育人道精神【答案】 B20、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是1681年()的“基督教兄弟会”创办的。()。A.德国B.英国C.法国D.意大利【答案】 C21、“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这句话表明教师应该( )。A.关注每一位学生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C.关注学生的成长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答案】 D22、道德的目的是()A.自律和他律的统一B.认识和实践的统一C.权利和义务的统一D.个人和社会的统一【答案】 A23、下列不属于我国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7、的主要内容的有( )。A.增强献身科技、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B.促进国际科学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为世界公民精神作出贡献C.树立法制观念,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劳动和权益D.以德修身,率先垂范【答案】 B24、道德的目的是按照()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A.善恶B.法律C.善D.阶级【答案】 C25、师德教育首先应从公民道德谈起,其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 )。A.公民道德符合当前师德的实际情况B.公民道德契合一般教师的道德心理C.公民道德是学校对学生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基础和前提D.公民道德是教师道德的决定性因素【答案】 D26、师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A.提高

8、师德认识B.磨炼师德意志C.坚定师德信念D.培养师德行为习惯【答案】 D27、曾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是()。A.蔡元培B.胡适C.严复D.梅贻琦【答案】 D28、在中国倡导并实行学术自由的第一人是()。A.梁启超B.蔡元培C.梅贻琦D.陶行知【答案】 B29、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教育家是()。A.梁启超B.陈独秀C.梅贻琦D.罗家伦【答案】 C30、道德是人们从()上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A.“善”的规则B.“善”和“恶”的标准C.思想精神D.实践一精神【答案】 D3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是()。A.主体性标准B.善的标准C

9、.人的全面自由发展D.学生的需求为标准【答案】 C32、()是影响教师成长的深层心理活动,是其教学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它在教师选择教学目标和认知策略以完成工作任务中起导向作用。A.教学目的B.教学要求C.教学理念D.教学方针【答案】 C33、在英国,人们普遍认为最有力的教育手段是( )。A.教育理论B.教育方法C.教育技术D.教师品行【答案】 D34、大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旨在()A.求真崇善B.开拓创新C.独立自治D.理性批判【答案】 A35、()反映了师德养成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规律。A.引导性原则B.内化性原则C.差异性原则D.连贯性原则【答案】 D36、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提

10、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观点。杜威的观点反应了高校劳动具有的特征是()。A.高校教师劳动的专业性B.高校教师角色身份多重性C.高校教师劳动具有实践性D.高校教师劳动具有探索性【答案】 C3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师如果无视自己的教育义务,只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那必然严重造成教育工作中的矛盾和冲突B.教师道德品质的形成与教师道德义务观是密不可分的C.高校教师面对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主要需要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来解决D.经过教师教育活动的反复实践和认识,道德义务会内化为教师的“内心需要”【答案】 C38、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教育家是()。A.梁

11、启超B.陈独秀C.梅贻琦D.罗家伦【答案】 C39、提出“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古代教育家是()。A.孟子B.荀子C.孔子D.庄子【答案】 C40、大学精神主要指学术自由、独立自治、开拓创新、理性批判以及()。A.教授治校B.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C.追求卓越D.简政放权【答案】 B41、以下()不属于高校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A.依法依规处理B.品德评价C.批评教育D.价值澄清【答案】 D42、伪注、伪造和篡改文献、数据等行为均属()A.学术自由B.学术失范C.学术不端D.学术道德【答案】 C43、提出“一个教师不掌握教育学知识,教育工作就如同在黑夜里走路一样”的是()。A.杜威B.陶行知C.苏霍姆林斯基D.马卡连柯【答案】 C44、教师道德原则在教育领域中体现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道德关系是( )。A.教师职业和社会职业行为总体道德要求的关系B.教师社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C.教师道德行为与社会对教师道德期望之间的关系D.教师个人与他人和社会整体教育利益的关系【答案】 D45、提出“一个教师不掌握教育学知识,教育工作就如同在黑夜里走路一样”的是()。A.杜威B.陶行知C.苏霍姆林斯基D.马卡连柯【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