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度安徽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自测题及答案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63430953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年度安徽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自测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23-2024年度安徽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自测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23-2024年度安徽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自测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23-2024年度安徽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自测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23-2024年度安徽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自测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年度安徽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自测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年度安徽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自测题及答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年度安徽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自测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建立真实、有感染力的化学事件或问题基础上的教学是( )。A.支架式教学B.情境式教学C.探究式教学D.启发式教学【答案】 B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是科学研究的内容,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没有多大关系B.化学研究只能认识分子,不能创造分子C.化学家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D.化学研究只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将毁灭在化学物质中【答案】 C3、化学教学媒体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有( )。A.B.C.D.【答案】 D4、在科学探究的四部分内容中,( )是核心。A.发展科学探究能力B.增进

2、对科学探究的理解C.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D.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答案】 A5、分类法在化学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A.根据氧化物的组成元素,将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等B.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成强电解质、弱电解质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D.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答案】 D6、下列教学目标属于“知识与技能”范畴的是()。A.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B.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C.学生通过氧气的个别反应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D.通过氧气这一节的学习让学生树立“

3、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思想【答案】 A7、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 )。A.课程内容B.课程目标C.课程结构D.课程理念【答案】 B8、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是原子利用率为()。A.50%B.75%C.100%D.25%【答案】 C9、新课程改革中,化学教材中纸笔测验的新变化不包括( )。A.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B.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C.关心科技发展和科技有关的问题D.注重学科间的综合和渗透【答案】 A10、下列有关仪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试管、烧杯均可用于给液体、固体加热B.使食盐水中NaCl结晶析出时,常用到

4、的仪器有坩埚、酒精灯、玻璃棒、泥三角C.区别NaCl、Na2SO4时常用到胶头滴管、试管D.漏斗可用于过滤及向滴定管中添加溶液【答案】 C11、学习活动组织与评价设计包括( )。A.设计教学策略B.设计教学媒体C.设计评价方式D.以上三项【答案】 D12、以学生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分科课程【答案】 B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B.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C.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溶液浓度偏低D.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答案

5、】 A14、实验室有三瓶无色溶液,但是标签已经模糊不清。已知这三瓶溶液分别为Ba(OH)2溶液、稀盐酸、NaCl溶液中的一种。下列物质不可以鉴别出这三种溶液的是( )。A.紫色石蕊溶液B.无色酚酞溶液C.碳酸钠溶液D.pH试纸【答案】 B15、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管理、组织学生,引起学生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活泼、主动地学习,建立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同和教学秩序,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这样的行为方式称为化学教师的课堂组织。这里强调三点,不包括以下()。A.强调它是教师的行为,课堂教学如何组织取决于教师预先的谋划和设计B.强调课堂组织的指向要服从于预定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6、C.强调了课堂组织要着眼于如何能够使教学过程有序,课堂气氛和谐,有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和学生活泼、生动的学习状态的形成D.强调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切为学习成绩服务【答案】 D16、下列有关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浸在淡水中的钢管,主要发生的是析氢腐蚀B.若采用外加电流进行保护,钢管应当与电源的正极相连C.钢管若需保护,一可采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外加电流保护钢管时,电子从负极经过溶液流向正极【答案】 C17、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

7、兴趣B.化学实验能够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境C.实验探究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D.化学实验是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唯一手段【答案】 D18、对于以下烷烃,最容易由相应的环烷烃加氢开环生成的是( )。A.CH3CH2CH3B.CH3(CH2)2CH3C.CH3(CH2)3CH3D.CH3(CH2)4CH3【答案】 A19、随着电子的发现,人类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B.道尔顿C.阿伏加德罗D.汤姆生【答案】 D20、关于化学课程中的STS教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育,使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去

8、认识化学问题B.使学生从化学、技术与社会相互联系的角度来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C.使学生正确认识化学对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和造成的不利影响D.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中的作用【答案】 A21、下列哪项不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身边的化学物质”设置的二级主题?()A.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B.我们周围的空气C.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D.金属与金属矿物【答案】 C22、某化学教师十分重视基本概念、原理及学习方法的教学。这位教师遵循的学习理论是(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认知结构学习理论C.认知同化学习理论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答案】 B23、以下哪种关系不属于义务

9、教育阶段化学教材应协调、处理好的关系 A.知识的分析、阐述与学习方式改进的关系B.化学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之间的关系C.要反应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D.化学原理知识与化学应用型内容之间的关系【答案】 C2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A.“三个代表”和“八荣八耻”B.“三个面向”和“八荣八耻”C.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D.“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答案】 D25、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时,要关注哪项内容?( )A.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B.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认识的发展C.关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D.关心自然【答案】 D26、下面不属

10、于初中化学学习的实验技能的是()。A.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B.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C.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D.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物质【答案】 C27、在课上,教师不仅描述化学事实,而且加以深入分析和论证,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这种方法是( )。A.讲述法B.讲解法C.讲演法D.谈话法【答案】 C28、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选修包括( )个模块,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A.4B.6C.8D.10【答案】 B29、NaOH溶液滴定盐酸的实验

11、中,不必用到的是( )。A.酚酞B.圆底烧瓶C.锥形瓶D.碱式滴定管【答案】 B30、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有()。A.接受式学习、启发式学习B.讲授式学习、发现式学习C.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D.传授学习、研究性学习【答案】 C31、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A.谈话法B.演示法C.讨论法D.讲授法【答案】 D32、“看到CuSO4溶液,你想到了什么”这一问题适用于( )。A.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B.探查学生的已有知识C.转变学生的迷失概念D.丰富学生的认识思路【答案】 B33、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洗净的锥形瓶和

12、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酸式滴定管在盛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答案】 B34、关于以“实验为基础”中实验的含义正确的一项是( )。A.实验探究活动和实验方法论B.实验事实和实验结论C.实验事实和实验主体D.实验探究活动和实验主体【答案】 A35、按照探究活动的形式、途径和方法,可将探究教学分为( )。A.实验探究、调查探究、讨论探究B.自主探究和指导探究C.课内探究、课外探究、课内外相结合的探究D.个体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答案】 A36、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B.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C.漂白粉在空气中不稳定.可用于漂白纸张D.氧化铁能与酸反应.可用于制作红色涂料【答案】 B37、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A.NaOHB.HClC.Na2SD.Na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