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中考试重庆市化学卷真题及答案

上传人:优雅的****66 文档编号:362398473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中考试重庆市化学卷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年高中考试重庆市化学卷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年高中考试重庆市化学卷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年高中考试重庆市化学卷真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年高中考试重庆市化学卷真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高中考试重庆市化学卷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高中考试重庆市化学卷真题及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重庆市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6分1(6分)(2012重庆)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下列生产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氮肥厂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B钢铁厂用热还原法冶炼铁C硫酸厂用接触法生产硫酸D炼油厂用分馏法生产汽油【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指在原子核不变的情况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N2和H2合成NH3发生了化学变化,故A错误; B钢铁厂炼铁的原理是用还原剂将铁从其氧化物中还原出来,发生的是化

2、学变化,故B错误;C接触法制硫酸发生的三个反应是S+O2SO2、2SO2+O22SO3、SO3+H2OH2SO4,发生了化学变化,故C错误;D炼油厂用分馏法生产汽油是利用沸点的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操作,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题目难度不,可以依据化学变化的实质进行2(6分)(2012重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2B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C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生成D白磷在空气中加热到一定温度能转化为红磷【考点】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硝酸的化学性质;磷;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菁优网版

3、权所有【专题】氮族元素;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A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BNaHCO3加热易分解;C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降低,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D白磷在空气中加热时会燃烧【解答】解:A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故A错误;BNaHCO3的热稳定性差,受热时发生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故B错误;C因为铜是过量的,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浓度逐渐减小,Cu与稀硝酸反应会生成NO,故C正确;D白磷在空气中加热时会燃烧,白磷转化为红磷需要隔绝空气加热,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物质的性质的积累,学习中要全面把握相

4、关知识3(6分)(2012重庆)对实验:中和滴定、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室制备乙烯、乙酸乙酯的制取,叙述正确的是()A必须加热B必须隔热C必须用指示剂D必须用催化剂【考点】中和滴定;乙烯的实验室制法;中和热的测定;乙酸乙酯的制取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实验题【分析】中和滴定需在指示剂作用下进行,中和热的测定需要保温隔热避免热量的损失,实验室制乙烯需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至170,乙酸乙酯的制备在加热条件下进行,需要浓硫酸作催化剂【解答】解:A中和滴定不需要加热,故A错误;B中和热的测定需要隔热,实验室制乙烯需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至170,不需要隔热,故B错误;C中和热的测定不需要用指示剂,故C错误;D实验

5、都需要使用浓硫酸作催化剂,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及反应原理,侧重点较为基础,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反应原理与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4(6分)(2012重庆)萤火虫发光原理如图:关于荧光素及氧化荧光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互为同系物B均可发生硝化反应C均可与碳酸氢钠反应D均最多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两种有机物都含有酚羟基,但酸性比碳酸弱,不能与碳酸氢钠反应,荧光素含有COOH,可与碳酸氢钠反应,含有苯环,可发生硝化反应,结合苯环的结构特征判断有机物的空间结构【解答】解:A荧光素与氧化荧光素分子所含的官能

6、团不同,二者不是同系物,故A错误;B二者均可与浓硝酸发生苯环上的硝化反应,故B正确;CCOOH可以与NaHCO3反应,酚羟基不能与NaHCO3反应,故C错误;D凡直接与苯环相连的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故荧光素、氧化荧光素分子中均最少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以及有机物的结构特征,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本题注意酚羟基的性质5(6分)(2012重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盐酸中滴加氨水至中性,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铵B稀醋酸加水稀释,醋酸电离程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C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O,恢复至室温后溶液的pH不变D

7、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A、当盐酸和氨水恰好中和生成NH4Cl时,铵根离子水解呈酸性;B、醋酸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促进电离,平衡状态下离子浓度减小;C、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析出晶体后溶液仍是饱和溶液离子浓度不变;D、胶体是电中性的分散系;【解答】解:A、当盐酸和氨水恰好中和生成NH4Cl时,由于铵根离子水解呈酸性,若使溶液呈中性,应继续向溶液中加入氨水,故溶液中的溶质是NH4Cl和NH

8、3H2O,故A错误;B、向稀醋酸中加水时,醋酸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但c(H+)减小,故pH增大,故B错误;C、温度不变,Ca(OH)2的溶解度不发生变化,故饱和石灰水中c(OH)的浓度不变,所以pH不变,故C正确;D、氢氧化铁胶体的胶体粒子带有正电荷,但氢氧化铁胶体呈电中性,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反应的溶液酸碱性判断,弱电解质稀释溶液PH变化,饱和溶液的离子浓度分析,胶体性质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6(6分)(2012重庆)向10mL 0.1molL1 NH4Al(SO4)2溶液中,滴加等浓度Ba(OH)2溶液x 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10时,溶液中有、

9、Al3+、,且c()c(Al3+)Bx=10时,溶液中有、,且c()c()Cx=30时,溶液中有Ba2+、OH,且c(OH)c()Dx=30时,溶液中有Ba2+、Al3+、OH,且c(OH)=c(Ba2+)【考点】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当x=10时,NH4Al(SO4)2与Ba(OH)2等物质的量反应,此时OH量不足,OH首先与Al3+反应,与NH4+不反应,所以溶液中有未参加反应的NH4+和部分剩余的Al3+存在,同时SO42也有剩余,但此时不会有AlO2生成,结合铵根离子水解解答;当x=30时,0.001 mol的NH4Al(SO4)2与0.003

10、mol Ba(OH)2反应,生成0.002 mol BaSO4、0.001 mol AlO2、0.001 mol NH3H2O,且剩余0.001 mol Ba2+和0.001 mol OH,由于NH3H2O也是一种碱,存在电离平衡:NH3H2ONH4+OH,据此判断反应中c(OH)与c(AlO2)、c(Ba2+)的大小关系【解答】解:A、当x=10时,NH4Al(SO4)2与Ba(OH)2等物质的量反应,此时OH量不足,OH首先与Al3+反应,与NH4+不反应,所以溶液中有未参加反应的NH4+和部分剩余的Al3+存在,同时SO42也有剩余,但此时不会有AlO2生成,溶液中c(NH4+)c(Al

11、3+),故A正确;B、由A中分析可知,溶液中不会有AlO2生成,溶液中有NH4+、Al3+、SO42,参加反应的硫酸根离子为0.001mol,剩余0.001molSO42,溶液中NH4+未参加反应,但溶液中NH4+水解,故c(NH4+)c(SO42),故B错误;C、当x=30时,0.001 mol的NH4Al(SO4)2与0.003 mol Ba(OH)2反应,生成0.002 mol BaSO4、0.001 mol AlO2、0.001 mol NH3H2O,且剩余0.001 mol Ba2+和0.001 mol OH,由于NH3H2O也是一种碱,存在电离平衡:NH3H2ONH4+OH,使得溶

12、液中c(OH)大于0.001 mol,故c(OH)c(AlO2),故C错误;D、由C中分析可知,溶液中含有Ba2+、AlO2、OH,其中溶液中c(OH)大于0.001 mol,含有0.001 mol Ba2+,c(OH)c(Ba2+),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过量计算等,难度中等,清楚氢氧根离子与铵根离子、铝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是解题的关键7(6分)(2012重庆)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N为942、O=O为500、NN为154,则断裂1molNH键所需的能量(kJ)是()A194

13、B391C516D658【考点】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压轴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可知:旧键断裂所吸收的能量和新键生成所释放的能量之差即为化学反应焓变的数值,结合图示内容来回答即可【解答】解:根据图中内容,可以看出N2H4(g)+O2(g)=2N(g)+4H(g)+2O(g),H3=2752kJ/mol534kJ/mol=2218kJ/mol,化学反应的焓变等于产物的能量与反应物能量的差值,旧键断裂吸收能量,新键生成释放能量,设断裂1molNH键所需的能量为K,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154+4K+500=2218,解得K=391故选B【点评】本

14、题考查学生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与反应的吸放热之间的关系,考查学生知识的灵活应用情况,难度不大8(6分)(2012重庆)在一个不导热的密闭反应器中,只发生两个反应:a(g)+b(g)2c(g);H10x(g)+3y(g)2z(g);H20进行相关操作且达到平衡后(忽略体积改变所作的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c的物质的量不变B等压时,通入z气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C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速率不变D等容时,通入z气体,y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压轴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对第二个反应平衡向逆反应移

15、动,温度升高,导致第一个反应向逆反应移动;B、等压时,通入z气体,第二反应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反应器中温度升高;C、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混合物的浓度不变;D、等容时,通入z气体,第二反应平衡向逆反应移动【解答】解:A、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容器体积增大,等效为压强减小,平衡x(g)+3y(g)2z(g)(H0)向左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体系的温度升高,由于该反应容器是一个不导热的容器,所以平衡a(g)+b(g)2c(g)也向吸热方向移动,即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c的物质的量减小,故A错误;B、等压时,通入z气体,增大了生成物的浓度,平衡x(g)+3y(g)2z(g)向左移动,由于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容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