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广播稿(9篇)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广播稿(通用9篇)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广播稿 篇1 甲:黄兴小学新苗小广播 乙:黄兴小学新苗小广播 合:现在开始播音 甲:我是主持人邹; 乙:我是主持人杨 甲:今天的节目有《新闻串串烧》、《音乐新视听》 乙:首先让我们进入《新闻串串烧》环节,再过几天,就是农历9月9日重阳节了,今天让我们来说一说重阳节的话题 甲: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乙:重阳节是个历史悠久的节日,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甲:重阳节有很多习俗,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乙:和登高相联系的还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甲:重阳日,历来还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乙:除了赏菊花外,还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甲:重阳节还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诗人王维在重阳节思念亲人时的感受 乙:在我国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甲:我国地大物博,各地重阳节的风俗各有差异,在河北省的香河县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 乙:在山东重阳节的时候,有吃辣萝卜汤的习俗,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 甲:在安徽的铜陵县,以九日重阳为龙烛会,以迎山神削竹马为戏,据说可以驱逐瘟疫 乙:在福建的长汀县,重阳节的时候,农家采田中毛豆相馈赠,称为毛豆节 甲:在山西晋南地区,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传统习惯,饱览大好河山,观仰名胜古迹,成为节日的盛举 乙:在上海,豫园于重阳节办菊花会,以新巧、高贵、珍异三项评分定高下 甲:在江西的德兴县,要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才可以割晚稻 乙:在河南开封,每到重阳节,就要举行一年一度的菊花花:”一年一度秋风劲,岁岁黄花分外香。
开封菊会就像一棵大树,深深植根于开封大地,深深植根于开封人民心中 甲: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因此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 乙:20__年5月20日,重阳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甲:重阳节的话题就说到这里,祝爷爷奶奶们节日快乐,健康长寿! 乙:最后进入《音乐新视听》,让我们欣赏一段音乐吧! 甲:新苗广播站今天的播音到此结束,下周三再见! 合:拜拜!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广播稿 篇2 张:大家好!我是六(5)班的程心怡,我是张毅,今天的红领巾广播就由我们俩为大家主持 程:同学们一定熟悉唐朝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吧: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张:大家也一定听说过毛泽东这位伟人写的《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程:那大家知道这两首诗中都提到了哪个节日吗?对了,就是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今天我俩就给大家聊聊重阳节 张: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程心怡,你吃过重阳糕吗? 程:当然吃过喽,味道还很不错呢?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张: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 程:刚才我们聊了重阳节趣话,下面我们来谈谈本月读书的收获吧大家知道哪一本书是男孩子必读的吗?对了,那就是《鲁滨逊漂流记》!不久之前我阅读了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书中主人公那非凡的勇气和智慧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本书主要描写的是一个19岁的少年鲁滨逊出海历险,一次因为海啸遇险而被困在无人荒岛上,孤单生活28年的经历。
他在茫然中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敢于向自然挑战,向死亡挑战,一个人创造了伟大的奇迹最后他终于跟着一艘英国轮船重新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伦敦,结束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孤独生活 书中有很多做法是我们想都没有想到的,比如自制陶罐,鲁滨逊利用泥土作出了瓦器;再比如建造别墅,他靠自己的一双手造出了可以居住的房子虽然我们不能仿效他来制作这些东西,但是却明白了他生活的艰辛,从而更珍惜我们现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鲁滨逊还有着顽强的毅力,他坚持不懈,每天辛勤地劳作着,不畏艰难,与恶劣环境作斗争,并且坚信他可以回到祖国终于,他感动了上天,在离开祖国35年后,叶落归根 《鲁滨逊漂流记》让我学到了很多,鲁滨逊的智慧和勤劳,敢于冒险、勇于开拓的精神,“星期五”的忠诚,老船长的爱心……只要我们拥有了这些品质,我想,要与别人友好相处其实也是很容易的 红领巾广播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收听!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广播稿 篇3 女:敬爱的老师们 男: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中午好! 女:观山乡中心校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了 男:今天播音的主题是“话说重阳节” 女:我是主持人黄蓉 男:我是主持人 女: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男: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唯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女: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男: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女: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男: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女: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人节日 男:在这个属于老年人的节日里,让我们忠心祝福所有的爷爷奶奶们生活愉快、健康长寿! 女:作为当代小学生,尊老敬老不是重阳节一天的事,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帮组老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多给老人一些心理慰藉 男:因此,我提议,我们每一位少先队员都要用实际行动向老人们献上我们的心意,在家里帮助爷爷奶奶或者邻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帮他们洗衣、洗碗、扫地、叠被等,对长辈要有礼貌,外出礼让老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到尊敬老人,我想我们观山乡中心校的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做到。
女:让我们用一颗真诚的敬老之心、感人的助老之行影响身边的人,使老人们能够“老有所乐” 合:秋景的美,重阳的情,之所以珍重,重在我们的心灵让重阳情趣盎然于身边,让重阳精神升华于心间,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学会尊重,学会感激,真诚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广播稿 篇4 【男】采撷一缕阳光,编织成七彩的花环 【女】留住一阵清风,播撒出希望的明天 【男】付出一份真诚,打造出温馨的世界 【女】带走一丝烦恼,让快乐与我们同行 【合】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小伙伴们 ,大家下午好 【男】我是主持人 【女】我是主持人 【男】这周星期日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你知道是什么吗? 【女】哦,我知道了!是九九重阳节你知道重阳节登高的来历吗? 【男】知道传说古时候,有个地方出现了瘟魔,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就会来传播瘟疫,让百姓们苦不堪言一位名叫桓景的年轻人,决心除掉瘟魔,他历尽千辛万苦找到山里的神仙,刻苦跟神仙学习武艺一年之后,桓景就要下山了临行前,神仙不仅送给他一把青龙剑,还给了他一包茱萸叶和一瓶菊花酒回家后,桓景给每个人一片茱萸叶,让每个人都喝了一口菊花酒,这样大家就不怕瘟魔了。
九月初九这天,瘟魔又像往年一样出现了,桓景与他搏斗了整整一天,终于砍下了瘟魔的头为了世世代代纪念桓景,也为了大家重新过上幸福安宁的日子,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人们便臂插茱萸,肩背菊花酒,外出登高这便是传说中“重阳节” 登高的来历 【女】“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重阳节”自古还有敬老的含义江南一带,出嫁的姑娘要在这一天回娘家探亲,孝敬父母和兄嫂;儿子要在这一天为老人置办过冬的棉衣,换上松软的被子因此,“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他寄托了儿女对父母、青年人对老年人的深深热爱与敬重 【男】同学们,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讲的就是这层意思:尊敬、爱护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时也要像对待自家人那样去尊敬、爱护别的老人和小孩《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二条也规定:我们要尊老爱幼,友爱同学、平等待人 【女】值此重阳节之际,我想号召同学们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去尊敬、关爱每一个老人 【男】不管老人是否有病,都应经常询问老人的身体,遇到老人身体不适时,要主动陪伴老人去看病 【女】要经常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