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为word版——2023年整理基础素养评价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实现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普通高中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高中教育的实际,特制定我校高中 一、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学生基础素养评价的实施,以立足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化,实现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通过实施普通高中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引导学校落实科学的学生发展观,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和高中新课程的改革,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加快学生评价体系的科学化建设,给高中教育发展以正确的导向 2、全面性原则:实施普通高中学生基础素养评价,着眼于学生的成长过程和整体表现,实施动态的、综合的、完整的、全面的评价,既反映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基础素养,又彰显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发展潜能。
3、公平性原则:建立、健全评价管理和监督制度,不断完善评价方法,确保高中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对学生做出全面、客观、真实的评价,增强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工作的实效性 4、发展性原则: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有效发挥评价的激 励、发展功能,突出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使评价的实施过程成为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过程 三、组织机构与工作职责: 1、高中学生基础素养评价领导小组 组长:谢 副组长:王 组员:郑X现潇展代立李X主要职责是负责制定本校基础素养评价工作的实施细则和规章制度,对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审定评价结果,受理咨询、投诉和复议申请,保证评价工作的透明、公正和规范 2、高中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工作小组 组长:王 副组长:郑 组员:各年级班主任、备课组长 主要职责是具体负责学校高中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工作,培训教师和学生干部,组织家长评价和社区评价工作掌握全校高中学生基础素养发展状况,做好统计分析工作,为基础素养评价领导小组提供准确的评价信息。
3、高中年级组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小组 组长:各高中年级组长 组员:各年级备课组长,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 主要职责是负责本年级各个项目的测评,包括:各学科的学分认定,各测评项目的自评、互评、组评等 4、高中班级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小组 组长:班主任 组员:班级各任课教师、家长、学生代表 主要职责是组织本班级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组评等,为学校基 础素养评价工作小组提供评价依据 四、评价内容 基础素养评价是学生基础素养的具体反映,也是高中毕业的依据之一,评价结果记入“山东省普通高中电子学籍管理系统”普通高中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健康等五个方面 1、道德品质:主要从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等方面评价 2、公民素养:主要从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评价 3、学习态度与能力:主要从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完成规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操作;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等方面来评价。
4、交流与合作能力:主要从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等方面来评价 5、运动与健康:主要从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方面来评价 6、审美与表现:主要从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等方面来评价 五、评价方法 1、学校制定基础素养评价实施方案和建立相关工作制度成立 实施组织各小组人员的构成要有广泛性和代表性,负责具体的测评工作 2、测评项目的基本方案、程序方法、等级标准按照山东省教育厅和济宁市教育局提出的指导意见执行在各个项目评测中,A等第的比例原则上控制在23.5%左右,E等第的比例不超过5%当学生的项目测评合成时若出现一个科目为A、一个科目为B,是否能确定为A;一个科目为B,一个科目为E是否能确定为B,应上报济宁市第二中学高中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工作小组研究决定 3、评价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各有优势。
在评价中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注意“量"的获取和“量”的存储,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不断更新评价数据和档案材料二是由于学习活动的复杂性以及学生行为表现的不确定性,并非所有的学生行为都能被量化测定因此,定性评价不能完全被定量评价代替应使两种评价方法有机结合,在定量分析中合理运用定性方法,使量化指标的含义更清晰,在定性分析中充分利用量化手段,使定性分析指标更易于操作 4、学校开展基础素养评价工作一般遵循以下几个步骤:①学校高中学生基础素养评价领导小组在测评开展前,应加强宣传工作,进行基础素养评价工作的培训②在新生入学时,及时开展对基础素养评价的宣传,使学生、家长了解基础素养评价的内容、标准、操作程序,明确基础素养评价的意义和评价结果的作用③每学年开学初各年级成立基础素养评价的工作小组,由各小组具体负责各个项目的测评各个测评项目的内容、标准、测试时间应尽早通知学生④测评每年进行一次,对评定结果中获得A等第的学生在全校张榜公布,对评定为E等第的学生给予书面通知测评结果公示期间,基础素养评价领导小组接受学生的投诉和复议申请 六、保障制度 为了确保普通高中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工作能公正、公平、公开、有序的进行,发挥评价对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必须要建立严格的公示、诚信、监督、申诉、仲裁制度,以提高基础素养评价的权威性。
1、宣传培训制度:加强对评价工作的内容、方法、标准和意义的宣传、说明和解释,使家长、学生对基础素养评价有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对参与评价的有关人员进行评价工作实施的培训对各评价小组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对在评价过程中出现的舞弊行为进行相关的核查和处理接受社会、家长、学生对具体评价工作的投诉 2、诚信制度:建立高中基础素养评价的诚信机制,参与基础素养评价工作的有关人员应严格履行诚信责任和义务对在评价过程中如有发生不负责任或者舞弊行为的教师将追究其责任,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3、公示制度:学校将《济宁市第二中学高中》以及基础素养评价工作的实施细则、工作程序和各工作小组成员的构成情况,提前向学生、家长公示,征求意见,接受社会监督 4、申诉仲裁制度:学校在基础素养评价实施过程中,学生对评价结果(包括自己和他人)有异议的可向基础素养评价领导小组提出书面复议申请,基础素养评价领导小组应及时了解情况,在规定时间内作出仲裁 济宁市第二中学 2008.3 济宁市第二中学 二〇〇八年三月 第7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