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练习考向18 对照教材考核文言实词(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362112906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练习考向18 对照教材考核文言实词(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练习考向18 对照教材考核文言实词(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练习考向18 对照教材考核文言实词(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练习考向18 对照教材考核文言实词(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练习考向18 对照教材考核文言实词(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练习考向18 对照教材考核文言实词(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练习考向18 对照教材考核文言实词(含解析)(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向18 对照教材考核文言实词1. (2021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犹赤子乎!饥者则食之,寒者则衣之,将之养之,育之长之,唯恐其不至于大也。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曰:“美哉乎河山之固也,此魏国之宝也。”吴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而右彭蠡,德义不修,而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而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而汤放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船中之人尽敌国也。”武侯曰:“善”。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鸟;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刈厥敌,靡使有余,何如?”王曰:“

2、不可。”太公出,邵公入,王曰:“为之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 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今君爱老而恩无不逮,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景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晋平公春筑台,叔向曰:“不可。古者圣王贵

3、德而务施,缓刑辟而趋民时。今春筑台,是夺民时也。岂所以定命安存,而称为人君于后世哉?”平公曰:“善。”乃罢台役。(节选自说苑贵德)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饥者则食之”与“食野之苹”(短歌行)两句中的“食”字含义相同。B“而汤放之”与“是以见放”(屈原列传)两句中的“放”字含义相同。C“靡使有余”与“望其旗靡”(曹刿论战)两句中的“靡”字含义不同。D“公悲之”与“心中常苦悲”(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悲”字含义不同。【答案】A【解析】A“饥者则食之”意思是“饥饿的人就给他粮食吃”,“食”是名词作动词,拿食物给人吃;“食野之苹”意思是“在那原野悠然自得的啃食艾蒿

4、”,“食”,吃。两者含义不同。故选A。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顾谓吴起曰”与“忍顾鹊桥归路”(鹊桥仙)两句中的“顾”字含义相同。B“美哉乎河山之固也”与“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两句中的“固”字含义不同。C“德义不修”与“修之于朝廷”(答司马谏议书)两句中的“修”字含义不同。D“夏桀之居”与“居则曰,不吾知也!”(侍坐)两句中的“居”字含义相同。【答案】D【解析】A项,两个“顾”都是“回头看”的意思;B项,前者是“险固”的意思,后者是“顽固”的意思;C项,前者是“学习、锻炼和培养等”的意思,后者是“修订”的意思;D项,前者是“居住的地方”,后者是“

5、平素家居”的意思。故选D。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君不修德”与“若入前为寿”(鸿门宴)两句中的“若”字含义不同。B“武王克殷”与“能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克”字含义不同。C“臣闻爱其人者”与“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两句中的“爱”字含义相同。D“咸刈厥敌”与“咸来问讯”(桃花源记)两句中的“咸”字含义相同。【答案】C【解析】A项,前者是“如果”的意思,后者是“你”的意思;B项,前者是“攻克”的意思,后者是“能够”的意思;C项,前者是“喜爱”的意思,后者是“吝惜”的意思;D项,两个都是“全”的意思。故选C。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

6、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景公游于寿宫”与“秦时与臣游”(项脊轩志)两句中的“游”字含义相同。B“无罪者活之”与“某知罪矣”(答司马谏议书)两句中的“罪”字含义相同。C“惟仁是亲”与“是心足以王矣”(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是”字含义不同。D“百姓有过”与“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两句中的“过”字含义不同。【答案】A【解析】A项,前者是“游览”的意思,后者是“交好”的意思;B项,都是“罪过”的意思;C项,前者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后者是“这”的意思;D项,前者是“过错”的意思,后者是“责怪”的意思。故选A。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予一人”与“举

7、以予人”(六国论)两句中的“异日”字含义不同。B“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与“所以游目骋怀”(兰亭集序)两句中的“所以”字含义相同。C“咸刈厥敌”与“思厥先祖父”(六国论)两句中的“厥”字含义相同。D“臣闻之”与“谨拜表以闻”(陈情表)两句中的“闻”字含义不同。【答案】B【解析】A项,前者通“余”,后者是“给”的意思;B项,前者表愿意,后者表目的或方式;C项,都是代词“其”;D项,前者是“听到”的意思,后者是“使听到”的意思。故选B。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守国之本也”与“人穷则反本”(屈原列传)两句中的“根本”字含义相同。B“今君爱老而恩无不逮”与“逮奉圣朝,

8、沐浴清化”(陈情表)两句中的“逮”字含义不同。C“将之养之”与“最难将息”(声声慢)两句中的“将”字含义不同。D“是夺民时也。”与“舅夺母志”(陈情表)两句中的“夺”字含义相同。【答案】D【解析】A项,都是“根本”的意思;B项,前者是“达到”的意思,后者是“等到”的意思;C项,前者是“抚养”的意思,后者是“调养”的意思;D项,前者是“失去”的意思,后者是“强行改变”的意思。故选D。参考译文:圣人对待天下百姓就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饥饿就给他食物吃,寒冷就给他衣服穿,抚养他们,培育他们,唯恐他们不能发展壮大。魏武侯乘船顺黄河而下,在中游的时候回头对吴起说:“多么美丽而险要的山河啊,这是魏国的无价之

9、宝呀!”吴起回答:“(一国之宝)在于国君的德政而不在于山河的险要。当初的三苗氏,左面有洞庭湖,右面有彭蠡湖;但由于他不讲仁义道德,被夏禹消灭了。夏桀所居住的地方,左边是黄河、济水,右边是泰华山,伊阙山在南边,羊肠阪在北边;由于他治国不施仁政,被商汤放逐了。由此可见,(国宝)在于德政而不在于地势险要。如果君王不施德政,恐怕船上这些人也要成为您的敌人啊。”魏武侯说:“你说得对。”武王打败了商,召见姜太公,问他:“该拿那些商朝的士人和百姓怎么办?”太公回答:“我听说喜欢那个人,同时会喜爱他房上的乌鸦;憎恨那个人,会连他所住地方的墙壁都厌恶。把他们全部杀掉,不留活的,怎么样?”武王说:“不行。”太公出

10、去后,邵公进见,武王问:“你看怎么办?”邵公回答说:“把有罪的杀掉,无罪的让他活着,怎么样?”武王说:“不行。”邵公出去后,周公进见。武王问;“你看该怎么办?”周公说:“让他们各自居住在自己的家里,耕种自己的田地,不要因为旧朝新臣而有所改变,(只)亲近仁爱的人。百姓有了过错,责任在我一个人身上。”武王说:“平定天下的胸怀多么宽广啊!凡是尊重士人君子的人,是因为他们仁爱而有德行啊!” 齐景公在寿宫游玩,看见一个老年人背着柴,面有饥色。齐景公就很同情他,感慨地说:“让当地的官员养活他。”晏子说:“我听人说,喜好贤良的人,怜悯不幸的人,这是守住国家的根本啊。现在君主怜惜老者,那么您的恩泽没有达不到的

11、了,这是治理国家的根本。”齐景公笑了,脸上也有了喜悦的神色。晏子说:“圣贤的君王遇到贤良就喜好贤良,遇到不幸就怜悯不幸。现在我请求找来老弱而没有人养活、丧妻丧夫却没有房屋的人,评定之后安置他们。”齐景公说:“很好!”于是,老弱的人有人养活,丧妻丧夫的人也有了居住的屋子。晋平公想在春天建造游观之台,叔向进言说:“不可以。古代圣明的君王崇尚道德,乐善好施,宽缓刑律,抓紧农时;在春天建造游观之台,这是耽误百姓的农时啊。怎么能靠这些来安身存命,而被后代尊称为国君呢!”晋平公说:“好!”于是放弃了建造游观之台的工程。2.(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齐助楚攻秦,取曲沃。其后秦欲伐齐

12、,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谓张仪曰:“吾欲伐齐,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张仪南见楚王,曰:“今齐王之罪其于敝邑之王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于之地,方六百里。若此,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于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曰:“不榖得商于之田,方六百里。”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楚王曰:“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诺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陈轸对曰:“臣见商于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

13、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绝齐,后责地,必受欺于张仪。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绝齐。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陈轸曰:“伐秦,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秦与齐合,楚兵大败于杜陵。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仅以救亡者,计失于陈轸,过听于张仪。(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

14、项是()A约车意思是约定派车,“约”与鸿门宴“与诸将约”的“约”字含义相同。B宣言指特意宣扬某种言论,使人周知,与后来用作文告的“宣言”含义不同。C孤国指孤立的国家,“孤”与赤壁赋“泣孤舟之嫠妇”的“孤”字含义相同。D阴合意思是暗中联合,“阴”与岳阳楼记“朝晖夕阴”的“阴”字含义不同。【答案】A【解析】A.“约车”的“约”是“拴套、准备”之意,“与诸将约”的“约”是“约定”之意,二者含义不同。说法错误。B.“宣言”是指特意宣扬某种言论,使人周知;作文告的“宣言”是指国家、政党、团体或领导人对重大问题公开表态以进行的宣传号召,二者含义不同。说法正确。C.“孤国”中的“孤”是孤单、孤立的意思;赤壁

15、赋“泣孤舟之嫠妇”的“孤”字是孤单之意,二者含义相同。说法正确。D. “阴合”的“阴”是私下、暗中的意思,岳阳楼记“朝晖夕阴”的“阴”字指阴晦的气象,二者含义不同。说法正确。故选A。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后秦欲伐齐”与“平伐其功”(屈原列传)两句中的“伐”字含义不同。B“惠王患之”与“无敌国外患”(孟子告子下)两句中的“患”字含义相同。C“大王苟能闭关绝齐”与“苟以天下之大”(六国论)两句中的“效”字含义相同。D“群臣闻见者毕贺”与“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两句中的“毕”字含义不同。【答案】B【解析】A项,前者是“攻打”的意思,后者是“夸耀”的意思;B项,前者是“忧虑”的一是,后者是“祸患”的意思;C项,都是“如果”的意思;D项,前者是“都”的意思,后者是“完结”的意思。故选B。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敝邑欲伐之”与“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敝”字含义相同。B“寡人自以为智矣”与“铸以为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