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15 文言文阅读之主观概括(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362112903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15 文言文阅读之主观概括(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15 文言文阅读之主观概括(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15 文言文阅读之主观概括(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15 文言文阅读之主观概括(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15 文言文阅读之主观概括(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15 文言文阅读之主观概括(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15 文言文阅读之主观概括(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15 文言文阅读之主观概括主观概括是新高考必考的内容,要求考生根据文意概括文章的内容、写作思路、形象、手法、观点、写作目的等,指向与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等学科素养的考查。考向一主观概括【典例引领】(2022新高考I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

2、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又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

3、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魏王大说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亟矣。”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答案】(1)对赵国,孟尝君表以忠心,以存魏的好处打动对方。(2)对燕国,孟尝君则是晓以利害,以亡魏的弊端引起燕王的重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分析孟尝君游说赵王和燕王的语言,分析其中所用的技巧。如孟尝君游说赵王时先说“夫敢借兵者,以忠王

4、也”,首先向赵王表示忠心,意思是说我向您借兵是对您的忠心,之后分析魏国存在对于赵国的价值,魏赵两国的军队势力没有太大悬殊,而现在魏国的处境却不如赵国,是因为魏国是赵国西边的屏障,挡住了来自秦国的威胁,一旦魏国灭掉,赵国就“与强秦为界”,由此可见魏国存在的价值,这是用存魏的好处来打动对方。如孟尝君游说燕王的时候说“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孟尝君用魏国灭亡之后给赵国带来的威胁引起燕王的重视,一旦魏国“折节割地”,之后会集合四国之力

5、来攻打燕国,这是用亡魏的坏处“恫吓”燕王。参考译文:秦国将要讨伐魏国。魏王听说,夜里去见孟尝君,告诉他说:“秦国将要进攻魏国了,您替寡人谋划一下,怎么办?”孟尝君说:“有诸侯援救的国家就可以保存下来。”魏王说:“寡人希望您能出行游说。”郑重地为孟尝君准备了百辆马车。孟尝君来到赵国,对赵王说:“我希望从赵国借些军队去救魏国。”赵王说:“寡人不能借。”孟尝君说:“我冒昧地借兵的原因,是为了以此效忠大王啊。”赵王说:“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孟尝君说:“赵国的军队并非比魏国的军队战斗力强,魏国的军队也并非比赵国的军队战斗力弱。然而赵国的土地没有一年一年地受到威胁,百姓也没有年年遭到死亡的厄运;魏国的土

6、地一年一年受到威胁,百姓年年遭到死亡的厄运,为什么?因为魏国在西面做了赵国的屏障。现在赵国不援救魏国,魏国同秦国歃血结盟,这样就如同赵国与强大的秦国相邻了,赵国土地也将年年受到威胁,百姓也将一年一年地死去。这就是我忠于大王的表现。”赵王答应了,为魏国发兵十万,战车三百辆。孟尝君又北上拜见了燕王,说:“现在秦国将要进攻魏国了,希望大王救魏国。”燕王说:“我国已经连续两年收成不好,现在又要跋涉几千里去援助魏国,这将怎么办呢?”孟尝君说:“跋涉几千里去拯救别人,这将给国家带来好处。现在魏王出城门盼望燕军,其他诸侯即使想跋涉几千里来帮助,可以做到吗?”燕王还是没有答应。孟尝君说:“臣下献上好的计策给大

7、王,大王却不采用臣下忠诚的计策,我请求离开了,恐怕天下将有大的变化了。”燕王说:“您说的大的变化,可以让我听听吗?”孟尝君说:“秦国攻打魏国,然而燕国却不去援救魏国,魏国屈节割地,把国土的一半送给秦国,秦国一定会撤兵。秦兵撤离魏国后,魏王倾韩国、魏国的全部军队,又西借秦国的军队,再依靠赵国的军队,用四个国家的力量攻打燕国,大王将会得到什么好处呢?好处会自己跋涉几千里去帮助人吗?好处会出燕国的南门而盼望援军吗?那么对于四国军队来说道路与乡里很近,补给给养又很容易。大王还能得到什么好处呢?”燕王说:“您走吧,寡人听您的了。”于是为孟尝君发兵八万,战车二百辆,跟从孟尝君。魏王大喜,说:“您借燕国、赵

8、国的军队多而且快。”秦王很害怕,割让土地同魏国讲和。魏国于是归还了燕国、赵国的军队并且封赏了孟尝君。【方法技巧】抓住题干的重点词语,确定答题的范围进而锁定答题的区位。根据题干的要求摘取重点的词语,进行合理的归纳整理。翻译为现代汉语分条作答,注意句子简洁。【通关训练】根据题后要求作答1.(2022湖南长郡中学高三5月模拟)尚书问勇曰:“今立副校尉,何以为便?又置长史屯楼兰,利害云何?”勇对曰:“昔永平之末,始通西域,初遗中郎将居敦煌,后置副校尉于车师,既为胡虏节度,又禁汉人不得有所侵扰。故外夷归心,匈奴畏威。今鄯善王尤还,汉人外孙,若匈奴得志,则尤还必死。若出屯楼兰,足以招附其心,愚以为便。”(

9、节选自后汉书班梁列传,有删改)班勇认为应当恢复西域副校尉设置楼兰长史的理由是什么?【答案】设置西域副校尉、楼兰长史有先例;能够节度胡虏;能禁汉人侵扰;让外夷归心;匈奴畏威。【解析】概括原因类。根据“昔永平之末,始通西域,初遗中郎将居敦煌,后置副校尉于车师”,可概括为:班勇认为设置西域副校尉、楼兰长史有先例;根据“既为胡虏节度,又禁汉人不得有所侵扰” 可概括“能够节度胡虏,能禁汉人侵扰”;根据“故外夷归心,匈奴畏威”可概括“让外夷归心,匈奴畏威”。2. (2022百校联盟高三5月模拟)后刘璋遂使使招靖,靖来入蜀。璋以靖为广汉太守。南阳宋仲子于荆州与蜀郡太守王商书曰:“文休倜傥瑰玮,有当世之具,足

10、下当以为指南。”建安十六年,转在蜀郡。十九年,先主克蜀,以靖为左将军长史。先主为汉中王,靖为太傅。及即尊号,策靖曰:“朕获奉洪业,君临万国,夙宵惶惶,惧不能绥,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其敬敷五教,在宽。君其勖哉!秉德无怠,称联意焉。”靖虽年逾七十,爱乐人物,诱纳后进,清谈不倦。章武二年卒。 (节选自三国志蜀志)许靖在做广汉太守时被人在书信中称赞,体现了他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说明。【答案】风流倜傥;奇伟不凡;有盖世之才干。【解析概括人物形象品质类。题目已指定答题范围如“许靖在做广汉太守时被人在书信中称赞”,阅读文本,锁定答题范围,翻译文句。依据“璋以靖为广汉太守。南阳宋仲子于荆州与蜀郡太守

11、王商书曰:文休倜傥瑰玮,有当世之具,足下当以为指南。” 译为:南阳人宋仲子在荆州给蜀郡太守王商写信说:“许文休风流倜傥奇伟不凡,有盖世之才干,您应当以他为楷模”。可得出许靖形象有三点:“倜傥”风流倜傥;“瑰伟”雄壮伟岸;“当世之具”拥有当世之才华。3.(2022三湘教育联盟高三5月联考)知潭州,将行,真宗谓曰:“朕在南衙,毕士安尝道卿家世,今以湖南属卿。”初,马氏暴敛,州人出绢,谓之地税。潘美定湖南,计屋输绢,谓之屋税。营田户有牛者,岁输米四斛,牛死犹输,谓之枯骨税。允则请除三税,民皆便之。湖南饥,欲发官廪先赈而后奏,转运使执不可,允则曰:“须报逾月,则饥者无及矣。”明年荐饥,复欲先赈,转运使

12、又执不可,允则请以家资为质,乃得发廩贱粜。因募饥民堪役者隶军藉,得万人。转运使请发所慕兵御邵州蛮,允则曰:“今蛮不搅,无名益戍,是长边患也。且兵皆新募,饥瘠未任出戍。”乃奏罢之。(节选自宋史李允则传,有删改)李允掌管湖南时做了哪几件有利于百姓事,请结合选文简要回答。【答案】废除三种苛税开仓贱价卖粮,赈济灾民招募饥民,去服兵役,请留士兵【解析】列举事例类:根据“允则请除三税,民皆便之”,可概括为:废除三种苛税。根据“湖南饥,欲发官廪先赈而后奏,转运使执不可,允则曰:须报逾月,则饥者无及矣。明年荐饥,复欲先赈,转运使又执不可,允则请以家资为质,乃得发廩贱粜”,可概括为:开仓贱价卖粮,赈济灾民。根据

13、“因募饥民堪役者隶军藉,得万人。转运使请发所慕兵御邵州蛮,允则曰:今蛮不搅,无名益戍,是长边患也。且兵皆新募,饥瘠未任出戍。乃奏罢之”,可概括为:招募饥民,去服兵役,请留士兵。4.(2022广东六校联盟高三5月模拟)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柜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

14、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孔子轻视管仲,太史公是否赞同孔子的观点?为什么?请简要说明。【答案】不赞同。因为太史公认为管仲能够顺势助成君主的美德,匡正并补救他的过错,使君臣百姓之间能够亲密无间。【解析】分析作者观点类。根据文本“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可知,孔子轻视管仲,太史公不赞同孔子的观点。因为太史公认为管仲能够顺势助成君主的美德,匡正并补救他的过错,使君臣百姓之间能够亲密无间。5.(2022湖北名校联盟高三5月模拟)建兴中,陈声率诸无赖二千余家断江抄掠,侃遣伺为督护讨声。声众虽少,伺容之不击,求遣弟诣侃降,伺外许之。及声去

15、,伺乃遣劲勇要声弟斩之,潜军袭声。声正旦并出祭祀饮食,伺军入其门方觉。声将阎晋、郑进皆死战,伺军人多伤,乃还营。声东走,保董城。伺又率诸军围守之,遂重柴绕城,作高橹,以劲弩下射之,又断其水道。城中无水,杀牛饮血。阎晋,声妇弟也,乃斩声首出降。又以平蜀贼袭高之功,加伺广威将军,领竟陵内史。晋书列传五十一朱伺擅长用兵,请以消灭陈声为例说明其用兵巧在何处。【答案】对方人马少,但朱伺不急于攻打;朱伺表面上答应了陈声的请求却半路上截杀了其弟;趁其正月初一祭祀放松警惕暗中派兵袭击;包围董城不强攻,用强弓凭高射杀守城兵士,并阻断城中水道。【解析】结合文章细节具体分析类。题目要求以消灭陈声为例说明其用兵巧在何

16、处。 结合“声众虽少,伺容之不击”,分析对方人马少,但朱伺不急于攻打;结合“求遣弟诣侃降,伺外许之。及声去,伺乃遣劲勇要声弟斩之”,分析朱伺表面上答应了陈声的请求却半路上截杀了其弟;结合“声正旦并出祭祀饮食,伺军入其门方觉”,分析趁其正月初一祭祀放松警惕暗中派兵袭击;结合“声东走,保董城。伺又率诸军围守之,遂重柴绕城,作高橹,以劲弩下射之,又断其水道”,分析包围董城不强攻,用强弓凭高射杀守城兵士,并阻断城中水道。最后迫使陈声妻弟杀了陈声投降。6.(2022辽宁高三5月二模)武功大夫苏易转横行,俱论:“祖宗之法,武臣自三班奉职至节度使,此以次迁转之官也。武臣自阁门副使至内客省使为横行,不系磨勘迁转之列,其除授皆颁特旨。武臣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