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演练专题15名句名篇默写-(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362112822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演练专题15名句名篇默写-(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演练专题15名句名篇默写-(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演练专题15名句名篇默写-(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演练专题15名句名篇默写-(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演练专题15名句名篇默写-(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演练专题15名句名篇默写-(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演练专题15名句名篇默写-(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5 名句名篇默写【典例示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贾谊过秦论中“_,_”两句,以“胡人”“士”的表现,衬托始皇帝的声威,寓含对攻守形势变化、秦仍以攻取姿态统治天下的批评。(2)论语学而中的“_,_”两句,从吃和住两个方面指出了君子好学的表现。(3)同样歌咏诸葛亮,杜甫蜀相中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极言他为谋定天下竭忠尽智;陆游书愤中的“_,_”,则是赞美他为北伐中原立下的千秋功业。【答案】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牧、报、怨、名世、堪、仲。【

2、提分秘籍】默写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对点演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蜀道难中“_,_”两句,从行人动作角度夸张地表现了蜀道极高,难以跨越的险状。(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两句概括了秦国搜刮、挥霍六国珍宝的行为。(3)古人对生命易衰非常敏感,常从鬓发的细微变化生出

3、深沉的感喟,这样的情感抒写在唐诗宋词中比比皆是,如“_,_”。【答案】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扪”“胁息”“抚膺”“坐”“长”“锱铢”“繁”“潦倒”“搔”“簪”。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琵琶行中“_,_”两句,写琵琶女以娴熟的技艺演奏了当时有名的两首乐曲。(2)李商隐锦瑟“_,_ ”两句中的数目字,引发了后世读者的多种解读。(3)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_,_”两句,以花落归根为喻,抒发了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

4、家前途命运的情怀。【答案】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生要注意下列字词的书写:拢、捻、霓。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诗经卫风氓中男女主人公有过愉悦的往昔,“_,_”,就是对他们小时候欢乐相处的描写。(2)杜甫登高中“_,_”两句都使用了叠字,从听觉、视觉上突出了对景伤怀的感受。(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两句,表现了当年刘裕率军北伐时的强大气势。【答案】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

5、句名篇的能力。本题默写时要注意以下重点字词:“宴”“晏”“萧萧”“戈”等。1补写下列语句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的“_,_”两句连用借喻,兼用对仗,强化了厌倦尘网、向往田园的情绪。(2)荀子劝学中,“_,_”两句以雕刻为喻,从正面强调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有所成就。(3)在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答案】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时需要注意以下字词:“羁”“渊”“锲”“镂”“喻”“利”。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为喻,揭示

6、了全文主旨,表达孝道的句子是“_,_”。(2)兰亭集序中王羲之在兰亭集会时一仰一俯看到景象的句子是“_,_”。(3)临安春雨初霁中,“_,_”两句描绘春天的景致,也与自己落寞的情怀构成对照,正所谓“春愁隔夜生”。【答案】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 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有:“乞”“察”“巷”。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古代散文中不乏写水的出色文字,如三峡中的“_”小石潭记中的“_”,不见“水”字,却又给人水意充盈的感觉,并达到一种空明的境界。(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

7、的名句是“_,_”。(3)赤壁赋中,苏轼拍打着船舷应声高歌,“_,_”两句写出了泛舟月下的美景。【答案】回清倒影 皆若空游无所依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依”“戈”“棹”“桨”“溯”等。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报任安书中,作者指出富贵却没有一番成就的人很多的句子是“_,_”。(2)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支撑房屋大梁的柱子“_”,写突出的钉头“_”。(3)四章中,老子用“_,_”两句指出,人不但要了解别人,更要了解自己。【答案】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不可胜记 多于

8、南亩之农夫 多于在庾之粟粒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摩”“胜”“庾”“粟”“智”。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钱起的咏瑟名句说“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所以瑟宜月夜,清怨尤深。李商隐锦瑟一诗中“_,_”两句诗形象地体现了这一意境。(2)孟子梁惠王上里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此句与礼运中“_,_”表达了相同的意思,(3)自然界的“大雁”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答案】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雁过也 却是旧时相识#戍鼓断人行,边

9、秋一雁声#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沧”“生”“独”等。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被联合国推崇为国与国交往最高法则的孔子的思想,也就是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所认为的“恕”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处世准则,它在行动上表现为“_,_”。(2)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们解释不能从师的原因时,其中的借口“_”反映了他们拒绝从师的傲慢,“_”则反映了他们害怕别人说自己溜须拍马、攀龙附凤的心理。(3)“鸟”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古人常借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其余的还有很多,如“_,_”。【答案】己所不

10、欲 勿施于人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勿”“谀”“溪”“眦”。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琵琶行中“_”一句,诗人运用多个动词写弹奏的手法,从正面体现出琵琶女高超的技艺;“_”一句则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2)面对不合理的门阀制度,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四)中无比愤懑,但最后选择成为沉默的大多数的句子是“_?_”。(3)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林庚在说“木叶”一文中提到“落木”这一意象,体现语言的精妙和意境的宏大。

11、我们学过如杜甫登高的“_,_”。【答案】轻拢慢捻抹复挑 唯见江心秋月白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捻、抹、唯、踯躅、萧、滚。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赤壁赋中苏轼以“_,_”两句形象地描绘出了曹操率领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时能文能武、志得意满的一代英雄形象。(2)庄子在逍遥游中赞赏宋荣子能分辨内外荣辱的两句是“_,_”。(3)韩愈在师说中,用“_,_”两句叙写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答案】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定乎内外之分 辩乎荣辱之境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解析】本题考

12、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要注意的字词有:“酾”“槊”“辩”“卑”“谀”。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层易琵琶行中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地描摹出乐音达到高潮并戛然而止时的效果的两句是“_ ,_”。(2)荀子劝学中,“ _,_”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两句是“ _,_”。【答案】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 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拨”“裂”“帛”“驽”“驾”“卢”“霹”“雳”。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在劝学中则认为“_,_”。(2)赤壁赋中描写苏轼与友人泛舟赤壁之下时看到月亮升起的两句是“_,_”。(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