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板块5 第1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35 《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362112816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板块5 第1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35 《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板块5 第1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35 《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板块5 第1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35 《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板块5 第1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35 《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板块5 第1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35 《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板块5 第1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35 《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板块5 第1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35 《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35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一、基础梳理1通假字例句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悟言一室之内虽趣舍万殊答案同“晤”,面对 同“取”,取向2古今异义词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其次列坐其次古义:_今义:次第较后,第二(用于列举事项);次要的地位品类俯察品类之盛古义:_今义:种类怀抱或取诸怀抱古义:_今义:抱在怀里;胸前;心里存有;心胸,打算俯仰俯仰一世古义:_今义: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斯文有感于斯文古义:_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幼稚幼稚盈室古义:_今义:年纪小,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慷慨于是怅然慷慨古义:_今义:充满正气,情绪激昂;大方,不吝惜亲戚、情话悦亲戚a之情话ba.古义:_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

2、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b.古义:_今义:男女间表示爱情的话答案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自然界的万物心怀一俯一仰之间,比喻时间短暂这次集会的诗文小孩感叹a.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b知心话3多义实词词语例句意义(1)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今陛下致昆山之玉(谏逐客书)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2)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帝乡不可期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约定的时间期山东为三处(项羽本纪)约定(3)察俯察品类之盛明足以察秋毫之末(齐桓晋文之事)前太守臣逵察臣孝

3、廉(陈情表)终必不蒙见察(答司马谏议书)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兼爱)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屈原列传)(4)质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质胜文则野(论语十二章)其俗以男女质钱(柳子厚墓志铭)抵押、典当(5)非觉今是而昨非富贵非吾愿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责难、非难(6)就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谏逐客书)答案(1)意态、情趣到达招纳得到表达、传达(2)及、到期求穿一年孝服的亲族一周年(3)察视看清楚经考察后予以推举理解考察、调查洁净的样子(4)本质同“贽”,见面礼质朴、朴实(5)不对的、错误的用在否定判

4、断句中,不是没有(6)接近赴任完成,成就4词类活用例句活用类型及释义一觞一咏所以游目骋怀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死生亦大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策扶老以流憩情在骏奔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携幼入室/倚南窗以寄傲眄庭柯以怡颜/审容膝之易安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答案名词作动词,喝酒使动用法,游,使纵展;骋,使开畅形容词作名词,贤,贤才;少长,年龄小的人,年龄大的人;大,大事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意动用法,把看作相等使动用法,使(怀)兴名词作动词,拄着名词作状语,像骏马动词作名词,生活形容词作名词,幼,小孩子;傲,傲世的情怀使动用法,怡,使愉快;安,使安适意动用法,悦,以为快乐;乐,以

5、为乐5特殊句式例句句式特点(指出标志词)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死生亦大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遂见用于小邑/既自以心为形役复驾言兮焉求/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乐夫天命复奚疑答案定语后置句,标志词:之判断句,标志词:亦/为被动句,标志词:见于/为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焉”“胡”“何”“奚”作宾语前置6文化常识(1)“辞”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_文。篇幅长短不限,句式散文化。大体上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四言、六言为主,间有长短句,在整齐之中有参差,错落有致,韵脚的转换和押韵的方式也灵活而富于变化。(2)序,是对书籍和文章举其纲要、论其大旨的一种文体,相当于引言。列于卷首的叫

6、“序”,附于卷末的叫“_”。“序”包括“书序”和“赠序”。“书序”多为叙述著作者意趣、写作缘起等,如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为兰亭集所写的序言。“赠序”创于唐初,用于临别赠言,多为劝勉之语。(3)年号纪年:“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从_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一个皇帝所用年号不限一个。“永和”是东晋穆帝司马聃的第一个年号。(4)修禊:古代民俗,于_(日期)到水边嬉戏,以祓除不祥。(5)家叔:对别人称_。“家”字一般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人。如称父亲为“家父”“家君”“家尊”“家严”,称母亲为“家母”“家慈”,称兄长为“家兄”。对别人称比

7、自己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人一般用“_”字。如称弟弟为“_”,称妹妹为“_”。(6)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中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以“三径”代指_。(7)公田:由_控制的田地,与“私田”相对。答案(1)韵(2)跋(3)汉武帝(4)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5)自己的叔父舍舍弟舍妹(6)隐士住处(7)政府二、重点巩固(一)名句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对过去进行了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是“_,_”。(2)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两句对历史和现状进行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3)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8、“_,_”两句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4)山川美景,大好河山,让人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登山临河,长啸赋诗的句子是“_,_”。(5)兰亭集序中,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_,_;_,_。”(6)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用“_,_”两句否定生死等同的虚妄之说,这是作者超越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7)庄子中说死生是人的一件大事,每个人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亡。正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写的“_,_!”答案(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2)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3)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4)登东皋

9、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5)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7)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二)语句翻译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译文:_(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译文:_答案(1)抬头纵观广阔的天空,俯看观察大地上繁多的万物,借以纵目观赏,开畅胸怀,足以尽情享受所见所闻的欢娱,确实是令人愉快的啊。(得分点:“宇宙之大”“品类之盛”,定语后置;“所以”,用来;“游目骋怀”,纵目观赏,开畅胸怀;“信”,确实)(2)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

10、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何况人的寿命长短,听凭造化,终究归结于消灭。(得分点:“所欣”,所喜欢的东西;“俯仰”,瞬间;“兴怀”,引发感触;“化”,指自然;“期”,到)(三)基础双练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安庆绪以尹子奇为汴州刺史、河南节度使。甲戌,子奇以兵十三万趣睢阳。张巡督励将士,昼夜苦战。尹子奇益兵围睢阳益急,张巡于城中夜鸣鼓严队,若将出击者,贼闻之,达旦儆备。既明,巡乃寝兵绝鼓。贼以飞楼瞰城中,无所见,遂解甲休息。巡将五十骑开门突出,直冲贼营,斩贼将五十余人。巡欲射子奇而不识乃剡蒿为矢中者喜谓巡矢尽走白子奇乃得其状使霁云射之丧其左目几获之壬子,尹子奇

11、复征兵数万,攻睢阳。先是,许远于城中积粮至六万石,虢王巨以其半给濮阳、济阴二郡,远固争之,不能得。睢阳城至是食尽。癸丑,贼登城,将士病,不能战。城遂陷,巡、远俱被执。(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安史之乱,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巡欲射/子奇而不识/乃剡蒿为矢/中者喜/谓巡矢尽走/白子奇/乃得其状/使霁云射之/丧其左目/几获之/B巡欲射/子奇而不识/乃剡蒿为矢/中者喜/谓巡矢尽/走白子奇/乃得/其状使霁云射之/丧其左目/几获之/C巡欲射子奇而不识/乃剡蒿为矢/中者喜/谓巡矢尽/走白子奇/乃得其状/使霁云射之/丧其左目/几获之/D巡欲射子奇而不识/乃剡蒿为矢/中者喜/

12、谓巡矢尽走/白子奇/乃得/其状使霁云射之/丧其左目/几获之/答案C解析“射”和“不识”的主语都是张巡,并且“射”的宾语为“子奇”,所以“射”的后面不能断开,应在“识”后断开,排除A、B两项;“谓”的宾语为“巡矢尽”,所以应在“尽”的后面断开,排除D项。故选C。(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奇以兵十三万趣睢阳”与“虽趣舍万殊”(兰亭集序)两句中的“趣”字含义不同。B“既明”与“既得志”(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既”字含义不同。C“巡乃寝兵绝鼓”与“请息交以绝游”(归去来兮辞并序)两句中的“绝”字含义相同。D“巡将五十骑开门突出”的“突出”与“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行)中的“突出”含义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