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重难点精讲精练鉴赏诗歌意境(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362112791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重难点精讲精练鉴赏诗歌意境(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重难点精讲精练鉴赏诗歌意境(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重难点精讲精练鉴赏诗歌意境(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重难点精讲精练鉴赏诗歌意境(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重难点精讲精练鉴赏诗歌意境(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重难点精讲精练鉴赏诗歌意境(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重难点精讲精练鉴赏诗歌意境(含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重难点精讲精练古诗鉴赏 鉴赏诗歌意境知识点回顾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3答题步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

2、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幽静深寂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4.答题示例:绝句二首( 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步骤一)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二)这是一

3、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三)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4答题示例:早 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答:(步骤一)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步骤二)“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专项练习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宋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

4、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泊吴江夜见孤雁元萨都剌明月丽长空,水净秋宵永。悄无鸟鹊向南飞,但见孤鸿影。自离边塞路,偏耐江波静。西风鸣宿梦魂单,霜落蒹葭冷。【注】此词写于苏轼初到黄州贬所时。此词写于萨都剌被贬官南行途中。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首词的篇章结构相似,都是上片在写环境、氛围、时间的基础上引出见孤雁之事,下片集中写孤雁。B两首词的写作背景有相似之处,都是借孤雁抒发主人公孤寂、幽冷的情感,所写孤雁都是人格化的存在。C苏词“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与萨词“悄无鸟鹊向南飞,但见孤鸿影”中“孤鸿影”出现的情境不一样,但作用相同。D苏词中“孤雁”最后栖息于“寂

5、寞沙洲冷”,表现出前途未卜的忧惧;萨词中“孤雁”栖息在“霜落蒹葭冷”,表现出高洁孤傲的品性。2两首词在意境上各有特色,请简要分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辛弃疾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词的上阕所写的意象有什么寓意?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此诗记述了诗人在暮春时节返回故山草堂的所见所感。春残时节“辛夷花尽杏花飞”,一“稀”、一“尽”、一“飞”,烘托出春光

6、逝去、了无踪影的_的气氛。然而,诗人却惊喜地发现窗前幽竹兀傲清劲、“不改清阴”等他回归,末两句寄离了诗人对幽竹的_(品性)的_之情。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晚归山居刘沧寥落霜空木叶稀,初行郊野思依依。秋深频忆故乡事,日暮独寻荒径归。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娟娟唯有西林月,不惜清光照竹扉。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深秋时节,诗人独行于郊外,天空冷寂、树叶稀疏,渲染了凄清寂寥的气氛。B颔联写诗人回忆故乡往事,直到日暮时分才“独寻”荒径归来,心情孤寂惆怅。C尾联写山月的清辉洒向独居的竹扉,流露出诗人对山居恬淡生活的喜爱之情。D全诗从初行郊野写到月上西林,清

7、光照竹扉,以空间为顺序写了诗人一路所见之景。6请将这首诗的颈联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进行比较,从写景手法的相同和意境的不同两个角度作简要分析。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贺新郎九日(南宋)刘克庄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 【注释】牛山:在山东临淄县南。齐景公登上牛山感到终有一死而悲哀下泪,后遂以“牛山悲

8、”喻人生短暂之悲。孟嘉落帽:东晋时桓温参军孟嘉,尝于重阳节共登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这里指当时文人只知搬弄典故的浮泛文风。7下列作品与本词在意境上类似的一项是()A短歌行(曹操)B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C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D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8以下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湛湛长空黑”一句如奇峰突起,营造了一种压抑愁苦的氛围,浇筑出作者胸中块垒。B“白发书生神州泪”几句表明作者不仅因为神州残破沉沦而落泪,也因人生短暂而落泪。C“怕黄花、也笑人岑寂”一句,作者不直说借酒消愁,而是说怕被菊花所笑,曲折委婉。D“鸿北去,日西匿”两句描写天际广漠之常见景物,以此作结,与

9、首句呼应,意余言外。9刘克庄在有感中曾写道:“忧时原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在本词中,作者是如何体现“忧时”情感的?请结合词作内容进行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向子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注】同云:即彤云,下雪前的阴云。鸾辂:天子乘坐的车,这里代指徽、钦二帝和帝后。10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句气势壮阔,为全词营造、渲染出了一种特定的、寒冷空旷的意境和氛围。B词人举目北望、但见彤云沉沉,关山重重,触景生情,内心倍感凄凉。C下片的“几时鸾辂还”

10、,以问作结,表现词人对时局的发展仍心怀希望。D全词虽写亡国之痛,却并不鼓噪喧哗,语言委婉工致,不失词体本色。11有人认为上片“遥知易水寒”一句手法巧妙、意蕴丰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江间作【宋】潘大临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鱼竿客,归船雨打篷。【注】潘大临,黄州人,家贫未仕。曾随苏轼同游赤壁。12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绘西山和赤壁是虎踞龙盘的形胜之所,地处战略要冲,是兵家必争之地,地势险要,是天然屏障。B颔联自然地写到了三国历史上的英雄在这里叱咤风云,建立了盖世功业,表现了诗人的景仰之情。C

11、颈联中,诗人从思古的幽情中省悟过来,把目光重新投向眼前实景:沙滩明亮,白鹭栖息,天空开阔,鸿雁飞翔。D尾联的“鱼竿客”,暗指朝廷的当权者,表明诗人也希望能像三国的英雄一样能大展宏图,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13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潘大临曾伴随苏轼到赤壁游览,此时他独自来到这古代英雄驰骋争雄的地方,不禁浮想联翩。B本诗精于炼字,“退”字令人叫绝,写出了天空中鸿雁在调皮地倒退着飞的情态,煞是可爱。C本诗结构严整,对仗精工,前三联都使用了对仗,表意凝炼集中,概括力强,增强了节奏感。D本诗意境阔大,笔力雄健。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很大的跨度,写景抒怀,气势雄大。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12、边城独望 马戴聊凭危堞望,暗起异乡情。霜落蒹葭白,山昏雾露生。河滩胡雁下,戎垒汉鼙惊。独树残秋色,狂歌泪满缨。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聊凭危堞望”总领全诗,引出后面对望中所见异乡景物的具体描写。B颔联“霜落”“雾露生”表明是深秋时节,“蒹葭白”使人感受到一阵寒意。C颔联、颈联写景由近及远,动静结合,既有蒹葭等静景,又有胡雁等动景。D“狂歌泪满缨”刻画了诗人狂歌号泣、泪水如雨、洒落衣襟的景象。15颈联用了“河滩”“胡雁”“戎垒”“汉鼙”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采桑子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

13、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行香子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16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词和秦词都描写了春景,前者描绘的是暮春之景,后者是盛春之景。B两词表现了花儿的不同状态,可见欧词是伤春之作,秦词是颂春之作。C欧词中的“始觉春空”和秦词中的“收尽春光”都是为下文做了铺垫。D欧词的语言风格偏向于典雅,秦词的语言风格较偏向于活泼和口语化。17这两首词都写到了燕子这个意象,但营造的意境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词,完成下面小题。山花子春恨陈子龙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寞景阳宫外月,照残红。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注】陈子龙:明末清初爱国名士,史家称誉“生而文章名世,没而忠义传世”。五更钟:亡国丧音。蝶化彩衣:罗浮山志载有葛洪成仙,遗衣化彩蝶的故事,此处形容明皇族贵胄死后的萧瑟悲凉。18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19“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深层用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塞下曲六首(其三)李白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注】渭桥:位于唐代长安西北渭水上。辞汉月:指离开京城。星芒:指旌头星的光芒。星芒尽:指战争结束。霍嫖姚:即霍去病,曾做过嫖姚校尉。2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风驰电掣,既说明兵强马壮、军队士气旺盛,又渲染了军情急迫的紧张气氛。B颔联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厮杀的场景,在“弯弓”与“插羽”之间就迅速地结束了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