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4月诊断性检测语文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62111911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4月诊断性检测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4月诊断性检测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4月诊断性检测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4月诊断性检测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4月诊断性检测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4月诊断性检测语文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4月诊断性检测语文Word版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分学校高三阶段性诊断考试试题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材料一:阴阳五行学说影响中国戏曲的方方面面。五行学说的金木水火土,相互依存,相生相克;而戏曲音乐有宫商角徵羽,表演有手眼身法步,角色有生旦净末丑,服色有红黄蓝白黑都如五行一样密不可分。因此,戏曲属于综合艺术。戏曲从萌芽之时就蕴含了多种艺术基因,所以从汉朝“百戏”开始延展成得以千年活态传承的国粹。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形成了戏曲写意性的特征。戏曲舞台是囊括天地万物存在的“小天地”。戏曲舞台上“境随象生,天马行空”,一个演员用舞蹈能表现天女出入六合、在云端向人间散花的情境;两个人在空旷的台上就能表

2、现上元节“东风夜放花千树”、人挤人观看花灯的热闹场面。戏曲舞台上的时间“时随意幻,弹指瞬间”。夜奔中林冲逃出草料厂夜奔梁山,在小庙的佛像前只困顿了不到5秒钟就度过了一夜;沙家浜中阿庆嫂与胡传魁、刁德一三人瞬间同时的心理较量,却可以使时间定格,分别展开心理陈述。戏曲舞台象征性的表演,“立象尽意,以一当十”。演员用一支马鞭可以代表人在骑马,一支船桨可以表现驾船,四个举着旌旗的演员能够表现千军万马舞台上最简陋的一桌二椅只要变化摆放的方式,就可以表现公堂、内室、客厅等不同场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也影响着中国戏曲,在戏曲中显现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是一种远早于欧洲中世纪的精神追求。戏曲

3、“万象我裁”的宇宙意识,人物形象是天人一色,物我一体,意与境浑。如文昭关中伍子胥唱“我好比哀哀长空雁,我好比龙游在浅滩”唱词使用比兴手法,展现了主客体合而为一的意境。戏曲表演中的云手、探海、卧鱼、兰花指等技巧,音乐和曲牌中的急急风、凤点头、水底鱼等都取象于自然,提炼为具有标志性的艺术程式。戏曲艺术的程式体现了天人一色、物我一体的理念。事实上,意与境浑的艺术形象、万象我裁的宇宙意识还引导着广泛的社会审美,形成了以美传礼的文化传统。戏曲的唱念做打都有规矩,都有讲究,并合于礼法。“横平竖直”“方圆棱角”“字正腔圆”“行肩跟背”“头顶虚空”等等,包括戏台上的举手投足,强弱、快慢、轻重、动静、急缓、松紧

4、、繁简、丑美、文野、雅俗、悲喜、哀乐、跌宕、曲折、突转、变化都有一定的程式。戏曲程式是在传统礼乐文化经典潜移默化的影响下,由艺术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形成。有程式积累才能称为“粹”成经典。戏曲中很多情节都表现了“天人合一”的认知和理想。如清风亭中雷神施威怒劈负心人;御碑亭里魁星暗助文虽欠佳却知礼无邪的书生高中;目连救母既表现了鬼神代天惩恶,又褒奖了一心孝敬的目连。千百年来,戏曲引导着人们在看戏后产生向善心理,这就是所谓“借戏文制人欲”,使人欲在膨胀时不敢、不能、不想;引发内心自觉的良知,理性的克己自律、自我约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做有道德的人。(摘编自吴江中国戏曲的哲学精神)材料二:中国古代戏剧,是

5、纷纭复杂的多层级、多种类的演艺系统,从原始形态演化为各种表演形态,直到完型戏剧的产生,历经数千年。在漫长的历史演化中,具有本质意义的转捩点,是“具有一定长度故事”戏曲剧本的产生。元代一批文人加入剧本写作,剧本作为“一剧之本”渐成戏剧行业运作的常规,演出依托剧本才有活力和意义,标志着中国戏剧进入完型化发展时代。戏曲不同于话剧对生活真实的模仿,表演形式是取样现实生活而修饰之的“写意”修饰性“戏腔”念白,程式化肢体动作、格式化脚色行当、象征性脸谱及服装道具和舞台布景从表演到场景、皆非现实情景的仿真再现,而是对现实存在的某种虚拟性的意象化表现。戏曲剧本与戏曲表演相表里,故戏曲文学同样是“写意”。写意,

6、本是中国一切艺术(包括文学)的古老传统,中国古代没有如同西方严格而精致的写实艺术,中国人所云艺术的“写真”,不在外部形态,而在神态之真、情意之真,戏曲亦不例外。戏曲以音乐、歌舞、说话扮演有头有尾的故事,最初是市井民间娱乐活动中的创造,娱乐本是人的一种天生习性,娱于意,乐于情,动于心,故“写意”是娱乐文化的戏曲与生俱来的文化本性。当宋代市井书会才人加入戏剧活动并参与戏曲创作俗文化的戏曲便开始加入了文人文化因子;当元代文人成为戏曲写作的主群体而输入文人文化,戏曲乃成雅俗文化交融的载体,在历代雅俗群体的共同娱乐中凝聚为中国特质的“戏曲传统”。戏曲文学,广言之为“故事文学”。中国古代戏曲极少严格意义上

7、的“历史剧”,模糊一点看,可以视为历史剧的如长生殿桃花扇,而两剧的直接主题都是言情,长生殿自序“从来传奇家非言情之文不能擅场”,戏曲文学不是对历史的理性评判,对历史的反思总结是史家的“专权”。中国古代这一集体意识的“故事文学”书写语境,成为古代故事文学的写作指向和文学精神的潜在规定。因此,雅俗交融的娱乐文化戏曲,以情感表达为主旨乃是“文化的定位”,也是中国古代“故事文学大系统”对戏曲文学的定位。戏曲文学的“写意”乃对生活的情感理解和评判,所以戏曲古装戏的“历史故事”和语面上的种种“从前的故事”,本质上与理性反思的历史书写完全不同,戏曲文学表现的是情感的人,历史文学书写的是理智的人,史书和戏曲书

8、写的人合之乃是完整的“人”。(摘编自李昌集中国戏曲文学阐释视角论略)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为一种综合艺术,戏曲从萌芽之时就蕴含了多种艺术基因,并且不断传承发展成为流传千年的国粹。B. 戏曲舞台上的时间“时随意幻,弹指瞬间”,可以根据剧情露要变长或缩短,是戏曲写意性的表现之一。C. 剧本在元代出现,成为戏剧行业运作的常规,使演出更具活力和意义,标志着中国戏剧进入完型化发展时代。D. 与话剧对生活真实的模仿不同,戏曲在表演、场景等方面是对现实存在的某种虚拟性的意象化表现。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阴阳五行学说使中国戏曲成为一种综

9、合艺术,在音乐、角色、服色等方面呈现出密不可分的状态。B. 戏曲表演的很多技巧、音乐取象于自然,受传统礼乐文化影响,在实践中经过提炼、积累形成艺术程式。C. 宋代市井书会才人加入戏剧活动,成为戏曲创作的主体,使戏曲成为雅俗文化交融的载体。D. 中国戏曲中没有真正的“历史剧”,而是以叙述“故事”为主要形式,以情感表达来塑造完整的“人”。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能直接体现戏曲“立象尽意,以一当十”的一项是( )A. 京剧红灯记中革命者的任务是保护、传送密电码,为此他们前仆后继。B. 京剧管仲拜相描写公子小白不计前仇,任用管仲为相,终于成就霸业。C. 京剧岳母刺字中岳母在岳飞后背刺“精忠报国”四

10、字,用以激励岳飞。D. 京剧单刀会的舞台上摆放了一个酒壶,用以表现一场正在进行的宴会。4. 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关汉卿的窦娥冤如何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5.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及中国戏曲具有“写意”的特点,请简要分析二者侧重点有何不同。【答案】1. C 2. B 3. D 4. 窦娥冤中“有日月朝暮悬”等唱词展现了主客体合一的意境;窦娥冤中窦娥发下的三桩誓愿等情节表现了“天人合一”。窦娥冤中的技巧与曲牌等程式体现了天人一色、物我一体的理念。 5. 材料一侧重于戏曲“写意性”的外延,重点对戏曲舞台的时间、表演等写意性的表现进行了分析。材料二侧重于戏曲“写意性”的内涵,分析了“写实”与“写

11、意”的不同。【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C.“剧本在元代出现”“成为戏剧行业运作的常规”错误,原文为元代“剧本作为一剧之本渐成戏剧行业运作的常规”。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材料内容及观点的能力。A.“阴阳五行学说使中国戏曲成为一种综合艺术”无中生有,原文的表述是“阴阳五行学说影响中国戏曲的方方面面”。C.“成为戏曲创作的主体”错误,“宋代市井书会才人”没有成为戏曲创作的主体,原文为“当元代文人成为戏曲写作的主群体”;D.“中国戏曲中没有真正的历史剧”说法错误,原文为“中国古代戏曲极少”;“以情感表达来塑造完整的人”错误,“塑造完整的人”在文中是指

12、“史书和戏曲书写的人合之”。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立象尽意,以一当十”是说“戏曲舞台是象征性的表演”,D中“摆放了一个酒壶,用以表现一场正在进行的宴会”正体现了戏曲舞台表演的象征性。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运用材料内容的能力。“天人合一”内容在文本的第六、七自然段。结合这两段内容可知,作品中“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主要通过人物、唱词、表演技巧、音乐和曲牌、程式等方面来体现。考生结合窦娥冤的内容从上述角度加以说明,言之成理即可。比如窦娥冤中“有日月朝暮悬”等唱词展现了主客体合一的意境;比如窦娥冤中窦娥发下的三桩誓愿,以浪漫主义的笔法体现了“万象我裁”的宇

13、宙意识,表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比如窦娥冤中的技巧与曲牌“都有一定的程式”,这也体现了天人一色、物我一体的理念。【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比较、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结合“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形成了戏曲写意性的特征”“戏曲舞台上的时间时随意幻,弹指瞬间”“戏曲舞台象征性的表演”可知,材料一侧重于戏曲“写意性”的外延,重点对戏曲舞台的时间、表演等写意性的表现进行了分析。结合“戏曲不同于话剧对生活真实的模仿,表演形式是取样现实生活而修饰之的写意从表演到场景、皆非现实情景的仿真再现,而是对现实存在的某种虚拟性的意象化表现”“写意,本是中国一切艺术(包括文学)的古老传统,中国古代没有如同西方严格而精致

14、的写实艺术,中国人所云艺术的写真,不在外部形态,而在神态之真、情意之真,戏曲亦不例外”可见,材料二侧重于戏曲“写意性”的内涵,分析了“写实”与“写意”的不同。(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马六甲游记郁达夫某年月日,为替一爱国团体上演曹禺先生的原野而揭幕之故,从新加坡到了吉隆坡。在卧车里鼾睡了一夜,醒来时,填塞在左右的,是不断的橡胶园,满目的青草地,与在强烈的日光里反射着殷红色的墙瓦的小洋房。揭幕礼后,南方的白夜,也冷悄悄的酿成了一味秋意;原因是由于一阵豪雨;把路上的闲人,尽催归了梦里,把街灯的玻璃罩,也洗涤成了水样的澄清。第二天一早,因有友人去马六甲之便

15、,就一道坐上汽车,向南偏西,上山下岭。同模型似地精巧玲珑的马来人的住宅,配合上各种不同的椰子树的阴影,有独木的小桥,有颈项上长着双峰的牛车这些景象,分明在告诉我,是在南洋的山野里旅行。但偶一转向,车驶入了平原,水田里的稻秆青葱,田塍树影下,还有一二皮肤黝黑的农夫在默默地休息,这又像是在故国江南的旷野。到了马六甲,去酒店休息了一下,以后,就是参观古迹的行程了。马六甲名字的由来,据说是十四世纪中叶,当新加坡的马来人,被外人所侵略,酋长斯干达夏率领群众避至此地,息树荫下,偶问旁人以此树何名,人以“马六甲”对,于是这地方的名字,就从此定下了。而这一株有五六百年高寿的马六甲树,到现在也还婆娑独立在圣保罗的山下。因为我们的目的,只想去瞻仰瞻仰那些古时遗下来的建筑物,和现时所看得到的风景之类;所以一过马六甲河,看见了那座古色苍然的荷兰式的市政厅的大门,就有点觉得在和数世纪前的彭祖老人说话了。从宋代的中国册籍里,并未发现马六甲这一地名的记载。到了明朝,三宝公郑和下南洋的前后,马六甲就在中国书籍上渐渐知名了。在十六世纪初年,葡萄牙人第奥义洛泊斯特率领五艘海船到此通商,当为马六甲和西欧交通的开始时期。一五一一年,马六甲被葡萄牙人征服以后,南洋群岛就成了葡萄牙人独占的市场。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