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宁夏回族自治区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61983305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5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2023宁夏回族自治区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备考2023宁夏回族自治区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备考2023宁夏回族自治区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备考2023宁夏回族自治区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备考2023宁夏回族自治区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考2023宁夏回族自治区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2023宁夏回族自治区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考2023宁夏回族自治区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1、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是( )A.兴趣小组B.社会实践C.课外活动D.教学【答案】 D2、学生情感学习评价一般采用 ()A.测验和实验B.整体印象评价法和操行评定评价法C.观察法和问卷法D.作品表现法和表演评价法【答案】 C3、根据评价的价值标准不同,学生评价方法一般可分为 A.相对评价法、绝对评价法和个体内差异评价法B.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C.相对评价法、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D.绝对评价法、个体内差异评价法和形成性评价【答案】 A4、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

2、献是( )。A.大学B.中庸C.孟子D.学记【答案】 D5、为使教育学从哲学、伦理学中分化独立出来作出杰出贡献的教育家是( )。A.洛克B.卢梭C.赫尔巴特D.培根【答案】 C6、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是()A.智力理论B.动机理论C.学习理论D.认知理论【答案】 C7、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体液免疫B.细胞免疫C.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D.抗瘤抗体与肿瘤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E.干扰瘤细胞的粘附作用【答案】 B8、人口的职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 )。A.专业结构B.布局结构C.经济基础D.需求结构【答案】 A9、新生儿血中红细胞大量破坏,超过了白蛋白结

3、合转运能力,引起血中胆红素增加,造成神经系统出现中毒反应的属于()。A.梗阻性黄疸B.肝细胞性黄疸C.核黄疸D.肝癌所致黄疸E.溶血性黄疸【答案】 C10、从整个中学阶段看,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是( )。A.初一B.高一C.初三D.初二【答案】 D11、经过认可的实验室具有()。A.产品免检的特权B.国际标准包括人员、设备、设施等C.从事某个领域检测或(和)校正工作的能力D.从事医学检验和科学研究的能力E.产品、过程或服务符合书面保证【答案】 C12、记忆的发展是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这说明学生的 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与阶段性B.不均衡性C.个体差异性D.整

4、体性【答案】 A13、教学计划的核心( )。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课程目标D.课程设置【答案】 D14、最早把课程用作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博比特C.泰勒D.斯宾塞【答案】 D15、学生小明在本学期教学期末考试中考了全班第二名,获得老师表扬,心理很高兴,它任务自己这次考试成功是因为自己学习能力强,归因是( )。A.内部、稳定、不可控B.外部、稳定、不可控C.内部、不稳定、可控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答案】 A16、下列表述中符合奖励与处分的使用要求的是( )。A.奖惩由老师决定B.奖惩结果不宜进行宣传,只限于本人知道即可C.奖惩要合情合理D.对平时表现优秀

5、的学生要尽可能多表扬,少处分【答案】 C17、人口的职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 )。A.专业结构B.布局结构C.经济基础D.需求结构【答案】 A18、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测量主要采用()A.测验B.观察C.访谈D.实验【答案】 A19、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 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 )。A.讨论法B.谈话法C.讲授法D.练习法【答案】 B20、美育的直接功能是( )。A.育德B.促智C.育美D.健体【答案】 C21、加涅关于学习的八种阶梯类型中,最高层次的学习是()A.刺激反应联结B.信号C.概念学习D.问题解决【答案】 D22、通过创设良好

6、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的方法是( )。A.说服法B.陶冶法C.实际锻炼法D.榜样示范法【答案】 B23、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学校的精神文化B.学校的物质文化C.学校组织文化D.学校的制度文化【答案】 A24、“三个和尚没水喝”表现的是社会心理效应的( )。A.社会助长B.社会惰化C.群体极化D.从众【答案】 B25、免疫比浊法可用于()。A.测定Tc细胞的效应功能B.IgG测定C.可溶性细胞因子测定D.T细胞亚群测定E.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答案】 B26、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称为( )。A.教学模式B.教学策略C.教学方法D.教学过程【答案】 B27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的抑制作用叫( )。A.前摄抑制B.后摄抑制C.消退抑制D.超限抑制【答案】 B28、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 )。A.古代B.现代C.近代D.中世纪【答案】 C29、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 )A.发展基础教育B.发展中等教育C.发展职业教育D.发展专业教育【答案】 A30、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引起学习动机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答案】 B31、动机中最活跃的的心理成分是( )。A.学习压力B.学习知识C.学习期望D.学习兴趣【答案】 D32、教师要把握儿童学习的关键期,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A.阶段性B.差异性C.不均衡性D.顺序性【答案】

8、C33、个人面对某种问题情景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类别的数量,表示的是创造性的( )A.独创性B.变通性C.流畅性D.新颖性【答案】 B34、班级组织的发育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A.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的矛盾B.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C.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D.团体要求与团体文化的矛盾【答案】 A35、工业社会教育的特征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B.教育的公共性日益淡化C.教育的复杂程度越来越低D.教育的理论自觉性越来越低【答案】 A36、“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是指( )。A.消退B.刺激比较C.刺激泛化D.刺激分化【答案】 C37、社会学在解释学生失范行为时的“

9、过程模式”研宄取向的主要代表是()A.“失范说”B.“目标说”C.“控制缺乏说”D.“标签论”【答案】 D38、动作技能不同于言语知识,它的保持高度依赖于A.大脑B.小脑C.小脑低级中枢D.大脑高级中枢【答案】 C39、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专家教师引入要讲的教学内容,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开门见山式B.实验式C.导入式D.迂回曲折式【答案】 C40、因为遵循传统习俗而违背教育规范所造成的失范行为被称为( )。A.目的型失范行为B.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C.情感型失范行为D.传统型失范行为【答案】 D41、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 )特点。A.示范性B.长期性C.复杂性D.创造性【答

10、案】 A42、老师两次用两份不同的试卷测试相同的学生,结果前后两次测验的分数基本相同,这种稳定性称为( )。A.难度B.信度C.效度D.区分度【答案】 B43、学生由过分重视成绩排名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交往内驱力【答案】 B44、问题解决的第三个阶段( )A.发现问题B.提出假设C.理解问题D.检验假设【答案】 B45、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孟禄B.利托尔诺C.沛西能D.康德【答案】 A46、欧洲中世纪的教育,最受重视和尊重的是( )。A.培养僧侣人才的教育B.宗教教育C.骑士教育D.世俗教育【答案】 A47、教育过程中,教

11、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A.控制教学过程B.控制学生C.塑造学生D.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答案】 D48、个体身心发展的( )要求教育活动要善于捕捉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期,及时施教,促进个 体身心更好的发展。A.不平衡性B.顺序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 A49、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教学工作B.班主任工作C.德育工作D.教书育人【答案】 D50、动机中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是( )。A.学习压力B.学习兴趣C.学习期望D.学习知识【答案】 B51、根据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下列辨别学习的复杂程度高的是( )。A.言语联结B.信号C.连锁D.概念【答案】 D52、病毒核酸特点为分段单负链R

12、NA病毒()。A.流行性感冒病毒B.副流感病毒C.朊粒D.腺病毒E.风疹病毒【答案】 A53、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主旋律”是( )。A.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B.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劳动教育C.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理想教育D.爱国主义、劳动教育和理想教育【答案】 A54、根据班杜拉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 )。A.自我预期B.期待C.自我归因D.成败经验【答案】 D55、“对基本概念的感知、理解”属于()A.知识学习B.技能学习C.品德学习D.能力学习【答案】 A56、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包括 A.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B.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C.促进个体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