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语文】《春江花月夜》+高二语文大单元教学与微专题突破(统编版选必上册)

xftxx****9158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89.42KB
约6页
文档ID:361928070
【高中语文】《春江花月夜》+高二语文大单元教学与微专题突破(统编版选必上册)_第1页
1/6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任务一:文学常识梳理一、作者档案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等以吴越文士扬名京都,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作品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抒写了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新自然的感觉,后人评价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闻一多先生誉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二、背景探寻《春江花月夜》由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最早收载,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吴声歌”其曲调,相传为陈后主所创,内容是写艳情的“宫体”诗,隋及唐初才逐渐改变为写景诗,但仍为五言短篇,张若虚首次将这一旧题改造成七言歌行在内容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超越了以前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注入新的含义,在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中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加入了游子、思妇月下的思念之情全诗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汇成一种情、景、理交融的幽美意境。

三、常识积累1.《春江花月夜》来源《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旧唐书·音乐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作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后来隋炀帝又曾做过此曲《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帝的两篇张若虚的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却是最有名的2.乐府诗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作“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例如唐代白居易的乐府诗汉乐府诗开创了新的诗体——杂言体和五言体其杂言诗自由灵活,似乎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一篇之中从一二字到十来个字的都有(如《孤儿行》)作者只是根据内容的需要来写,这为以后的杂言歌行开辟了道路一般认为,五言诗是在汉代产生的乐府诗中的《江南》《十五从军征》等是整齐的五言诗到了东汉,乐府诗中的五言诗越来越多,艺术性也日臻完美,而且和文人五言诗互相影响,共同促进在汉代乐府民歌中和文人创作中孕育成熟的五言诗体,此后成为魏晋南北朝诗歌的主要形式。

任务二:语言自主梳理1.认读字音滟滟(yàn)  芳甸(diàn)  霰(xiàn)汀(tīng) 捣衣砧(zhēn) 碣石潇湘(jié)2.弄懂词义①滟滟:波光荡漾的样子②霰: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③汀:水边平地,小洲④月轮:指月亮⑤穷已:穷尽⑥但见:只见、仅见⑦悠悠:渺茫、深远⑧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楼中思妇⑨玉户:用玉装饰的门⑩月华:月光任务三:阅读鉴赏1.这首诗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描写了哪些景物?诗人笔下的景物有什么特点?答:                                                                        [明确] 诗人选取春江、潮水、明月、芳甸、花林、流霜、白沙等最具表现力的物象,描绘了一幅气势宏伟、幽美恬静而又流光溢彩的绝美的春江月夜风景图这些景物幽美深远,空明澄澈,美妙绝伦2.“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两句诗中的“卷”和“拂”两个动词为什么用得好?答:                                                                        [明确] 这句诗把“月”拟人化,它要和思妇做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玉户帘上、捣衣砧上。

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惆怅和迷惘3.“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这四句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                                                                        [明确] 四句诗中“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文中又常用为离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4.“月”在本诗中有何作用?诗歌借“月”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意蕴?答:                                                                        [明确] ①月的作用:“月”在全诗中处于中心地位,它不但作为线索贯穿全诗的意象,而且给全诗景象营造了月光沐浴的背景。

②诗歌借月描绘了春江花月、月下沉思、游子思妇两地相思等图画,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以及对人们向往爱情和憧憬幸福的讴歌之情任务四:名句默写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2)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描写了一幅境界深远的图画: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与此相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一幅意境优美的江月图:月光闪耀着千万里光辉,明月朗照在茫茫的春江之中,波光荡漾,清明澄澈4)《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托物寓情,白云飘忽,“扁舟子”的行踪不定。

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5)《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写思妇与离人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以鸿雁、鱼龙与自己渴望夫妻团聚的急切心情相比,就更显出了思妇的离愁之深 (6)《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幽美恬静的境界: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颜色7)《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轮孤月,江天无尘,宇宙澄澈,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 (1)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2)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3)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4)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5)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6)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7)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文本对译】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