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贵州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61665501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0.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2023贵州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备考2023贵州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备考2023贵州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备考2023贵州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备考2023贵州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考2023贵州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2023贵州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考2023贵州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1、一件白衬衫在灯光昏暗的室内和阳光明媚的户外,其亮度差别很大,但是人们都能将色知觉为白色衬衫,这反映了知觉有(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答案】 D2、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其不具备以下哪种属性?( )A.社会性B.继承性C.特殊性D.阶级性【答案】 C3、俗语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 D4、反映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具体质量规格要求的是()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培养目标D.课程目标【

2、答案】 C5、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答案】 D6、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到校外进行地理课的地形地貌测绘,这种教学方法是( )。A.参观法B.实验法C.实习作业法D.演示法【答案】 C7、刘翔110米跨栏成绩好可能是因为他的()智力好。A.视觉空间B.自知C.运动D.逻辑数学【答案】 C8、“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是()教育的一大特征。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C.古代巴比伦D.古代中国【答案】 A9、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传授知识B.传承文化C.培养人才D.服务社会【答案】 C10、李红学习了英语语法后,加深了对以前学过的中文

3、语法的理解。这种现象属于()。A.负向迁移B.垂直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答案】 D11、贯穿于教育活动全过程,并对一切教育工作有指导意义的是( )。A.教育制度B.教育目的C.培养目标D.教育政策【答案】 B12、陈老师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讲台上放着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其中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气。怎么区分他们呢?陈老师边说边将燃烧的木条分别深入两个集气瓶中,告诉学生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继续燃烧的是空气,这种教学方法是:( ) A.实验法B.讲授法C.演示法D.谈话法【答案】 C13、以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4、为主要原则的教育学理论被称为( )。A.全面和谐教育理论B.掌握学习理论C.发现法D.发展性教学理论【答案】 D14、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A.非指导教学模式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C.发展性教学模式D.最优化教学模式【答案】 A15、王老师善于教育学生,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他总是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王老师运用了德育的( )。A.导向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的一贯性原则【答案】 B16、“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

5、循序渐进原则【答案】 C17、儿童心心发展的进程不总是以相等的速度直线发展的,而是时而猛长、时而缓慢,这表明了儿童身心发展过程具有()。A.不平衡性B.阶段性C.灵活性D.差异性【答案】 A18、道德判断处于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表明其道德认知的发展水平是() A.前习俗B.习俗C.后习俗D.超习俗【答案】 A19、追求成功者倾向于选择成功概率为()的任务。 A.25B.50C.75D.100【答案】 B20、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所倡导的课程理论是A.学科课程论B.活动课程论C.要素主义课程论D.永恒主义课程论【答案】 B21、下列属于常见的心智技能的是()。A.驾驶汽车B.洗衣服C.解两步应用题

6、D.拉小提琴【答案】 C22、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 )A.教育的终身化B.教育的多元化C.教育的民主化D.教育的全民化【答案】 C23、荀子日:“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B.量力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答案】 D24、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答案】 B25、学生学习了杠杆的力臂原理,再学习定滑轮的知识,理解了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种等臂杠杆,这种学习属于()。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组合学习【答案】 B26、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于个体

7、的身心发展具有的作用是()。A.可能性B.影响作用C.决定作用D.外在作用【答案】 C27、迁移的经验泛化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B.苛勒C.奥苏伯尔D.贾德【答案】 D28、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理论是()A.形式教育论B.实质教育论C.传统教育论D.现代教育论【答案】 B29、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数学的实地测算、地理的地形测绘、生物的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属于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 )A.实验法B.参观法C.演示法D.实习作业法【答案】 D30、在条件反射研究基础上,巴甫洛夫总结的学习规律不包括()

8、。A.获得与消退B.刺激泛化C.分化D.同化【答案】 D31、“雪地中难辨兔”是由()引起的。A.刺激物的强度B.刺激新奇C.刺激的对比D.刺激物的运动变化【答案】 C32、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A.弗洛伊德B.华生C.桑代克D.巴甫洛夫【答案】 A33、情绪与情感是以()为中介的反映形式。A.需要B.动机C.态度D.认知【答案】 A34、学校教育具有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功能。其中个体发展主要体现为A.个性化与道德化B.社会化与个性化C.社会化与标准化D.个性化与趋同化【答案】 B35、学生自我教育、自我

9、发展的基层单位是()A.班集体B.班委会C.学生会D.课外活动小组【答案】 A36、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两汉时期,汉武帝设立太学为最高教育机构B.隋唐时期建立完备的官学体系“六学二馆”C.宋朝的主要教育内容为“四书”“五经”D.清朝出现“八股文”并成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答案】 D37、(2021年下半年真题)学生对遗传与变异之间关系的学习属于()A.组合学习B.上位C.下位D.归属【答案】 A38、学习动机包含学习需要和()A.学习压力B.学习兴趣C.学习期待D.学习知识【答案】 C39、初二(五)班学生在课堂上非常注意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希望老师喜欢

10、他们。该班学生的课堂纪律发展处于()A.人际纪律阶段B.自我服务阶段C.自我约束阶段D.相互协调阶段【答案】 A40、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为()A.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B.发展学生的能力C.提高学生的成绩D.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答案】 A41、教学是一种交往过程,是( )A.认知过程B.教师主导学生主体C.教师与学生双主体D.学生主导教师主体【答案】 B42、中学生小艾上学前总是反复检查书包,如果不检查,他就难受,明知该带的文具都带了,就是控制不住,小强这种对待挫折的方式是()。A.抑郁症B.焦虑症C.强迫症D.恐惧症【答案】 C43、2013年单项选择:教育能够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

11、力,这体现了教育的什么功能()A.经济功能B.育人功能C.政治功能D.文化功能【答案】 A44、田兵是一名优秀的初三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可惜中考失利上了一所普通的高中。在这所高中里,无论他如何用功每次考试都只能考中等,高一期末考试只考了班级37名,从那以后田兵开始觉得活着没有任何意义,觉得自己特别失败。田兵的这种心理问题属于()。A.强迫症B.焦虑症C.抑郁症D.恐惧症【答案】 C45、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B.学生听课效果C.后进生的感受D.人际关系的影响【答案】 D46、思维反映的是()A.过去的经验B.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C.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D.

12、人的愿望【答案】 B47、李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和特长,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不断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李老师的这种做法适应了人身心发展的哪一特点?()A.顺序性B.阶段性C.连续性D.差异性【答案】 D48、衡量一个班级是不是一个良好的集体,关键要看()。A.有没有浓厚的学习气氛B.班干部队伍是否建立起来C.有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D.班主任与任课教师是否团结合作【答案】 C49、“罗森塔尔效应”(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说明了教师的()对学生产生的影响。A.尊重B.期望C.责任心D.品德【答案】 B50、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这称为()。A.大小恒常B.形状恒常C.颜色恒常D.亮度恒常【答案】 A51、天气凉了,刘老师在商场看中了一件大衣,刘老师既想买女神紫的颜色能衬托出自己温文尔雅的气质,又想买经典黑穿出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