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上传人:阿*** 文档编号:361513832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1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目 录一、工程概况 3二、编制依据 4三、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 5四、工程质量的过程控制和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5(一)、模板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5(二)、钢筋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7(三)、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9(四)、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11(五)、砌体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13(六)、屋面防水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14(七)、楼地面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15(八)、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15(九)、安全防护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16(十)、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17(十一)、给排水安装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17(十二)、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20五、

2、工程质量通病处理技术措施 24六、质量通病设计要求与图纸设计对照表 28 31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项目标段工程地点: 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工期要求: 日历天。*项目标段工程位于*南侧,*路东侧地块。本工程共分为二个标段,其中标段由*建工股份有限公司承建。标段由5幢2526层住宅及底部商铺组成,地下为一层地下车库。其中1#、5#、6#楼为26层,底层高度3.6米,标准层高度2.9米,框剪结构,建筑高度为76.15m;2#、7#楼为25层,底层高度3.6米,标准层高度3米,框剪结构,建筑高度为75.75m。地上建筑面积64153.42m2,地下室建筑面积165

3、15.28m2。1、地基基础: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及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地下室底板、顶板、柱及剪力墙(不包括主楼柱及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主楼柱、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详见各单体图纸;地下室底板、顶板、外墙等构件均采用防水混凝土,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6,后浇带采用膨胀混凝土。0.00以下墙体采用MU15混凝土实心砖、M10水泥砂浆砌筑。2、主体工程:主体结构1#、2#、5#7#楼为框剪结构,柱、剪力墙、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详见下表。0.00以上外墙采用B06 A5.0砂加气砌块、M7.5专用粘结剂砌筑,内墙采用 B05 A3.5砂加气砌块、M7.5专用粘结剂砌筑。

4、3、装饰工程:楼地面为细石砼面层;内墙为水泥砂浆和混合砂浆面层,抹灰拉毛;外墙为涂料饰面。 4、屋面防水工程 :屋面采用3mm厚SBS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1.5mm厚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5、地下室防水工程:地下室底板防水层为1.0厚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背水面),用量1.5kg/m2;地下室侧壁防水层为1.5厚聚氨酯(双组份)防水涂料,粘贴50厚EPS板保护层;地下室顶板为1.5mm厚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4mmSBS耐根穿刺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二、编制依据:1、*项目I标段施工图纸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定标准GB50300-2013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

5、0204-2002(2011年版)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5、地下防水工程 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6、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7、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9、*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措施10、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GJ32/J16-200511、*市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应用技术实施细则(2013*SS-01)12、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13、其他现行规范及有关建设管理办法三、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1、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技术负责人为中间控

6、制,专职质检员、施工员和各施工班组长及兼职质检员参加的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完善的项目质保体系及项目质量信息反馈体系,对工程质量进行层层监控,并配合公司、监理、业主等质量监督部门形成一个从项目经理到施工班组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2、认真落实质量责任制和奖罚制度,在员工中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知识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建立各种形式检查小组,就工程中以往经常出现的质量通病和工程可能出现的质量隐患为目标开展活动,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起来,消除质量通病的发生。3、严格按规范、标准、设计要求施工,实行质量目标跟踪管理,关键部位设质量管理点,作为施工过程的“关键过程”,对有特殊要求的工序作为“特殊过程

7、”制定作业指导书,进行班组技术交底,现场专兼职质检员随时做好跟踪检查。克服质量通病,确保工程竣工交验一次达到质量目标。4、认真落实执行“三检制”和“隐检”验收检查制度,项目技术组根据“关键、特殊过程”认真编制作业指导书,采用质量预控措施,做好逐级交底,以样板标准组织施工。落实岗位责任制,作业班组对每道工序实行“自检”、“互检”、“交接检”,专职质检员进行“复检”,重要部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专检”把关。隐检验收是一项关键工序,每次隐检必须经业主、监理验收签认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5、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文件编制要求进行现场的技术资料和工程文件的管理,工程技术资料是施工验收和确定工程质量水准的重要依据

8、,项目必须设专职资料员负责此项工作。工程技术资料办理必须做到与进度同步,确保齐全、真实、准确、及时,字迹清晰,工程使用的图纸、标准图集、技术规范必须保证是有效版本。四、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一)、模板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1、轴线偏位防治措施:a.模板轴线放线后,要有专人进行技术复核,无误后才能支模。b.墙、柱模板根部采用焊接钢件限位,以保证底部准确。c.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总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d.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e.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

9、进行处理。2、模板变形防治措施:a.模板及其支架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其本身自重,施工荷载及混凝土浇捣时侧向压力和振捣时产生的荷载,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刚度。b.梁底支撑间距应能保证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c.墙、柱模对拉螺杆间距要按设计规定设置,对拉螺杆应垂直于模板表面, 否则受力后将发生错动失去作用。d.浇捣混凝土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控制浇灌高度,特别是门窗洞口模板两侧,既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e.当梁、板跨度大于或等于4m 时,模板中间应按规定起拱。3、垂直偏差的预防措施:a.立柱模板时应用托线板或线锤严格校正其垂直度。成排柱子应先

10、立两端柱模,校正复核无误后,顶部拉通线,再根据通线立中间柱模。b.合理设置模板和支撑系统。内墙、柱高度不超过4m 时,采用工具式斜撑, 斜撑必须固定在牢靠的支点上,其底部水平角不宜大于45;邻近墙、柱模板之间可用水平连杆、剪刀撑或交叉拉筋相连。边柱要求3 面设置支撑,角柱模板除两边支撑外, 还应在其分角线位置上增设斜撑,以防柱模倾斜或扭曲。c.梁侧模上口的通长围檩必须用斜撑固定在立柱、顶撑上的横杆上,其底部水平倾角不得大于60,模板上口用搭头将两侧模板固定,梁的倾斜侧模应采用斜撑或楔形垫木加固,使其稳固。4、标高偏差防治措施:a.每层楼设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做找平b.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

11、严格按标记施工。c.楼梯踏步模板安装时应考虑装修层的厚度。5、模板接缝不严防治措施:a.模板拼缝处应平直刨光,拼缝严密。b.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捣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c.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严密,发生错位要校正好。d.边柱外侧模板下口应伸入楼面下5cm,以便其夹紧下段混凝土,从而防止可能出现的漏浆现象。6、脱模剂使用防治措施:a.拆模后,必须清除模板上遗留混凝土残浆,然后再刷脱模剂。b.严禁用废机油作脱模剂,脱模剂材料选用原则应为,既便于脱模又便于混凝土装饰。c .脱模剂涂刷要均匀,一般以2 遍为宜,以防漏刷,也不宜涂刷过厚。7、拆模时出现缺棱掉角防治

12、措施:a.混凝土拆模强度应以不损坏混凝土表面,不出现缺棱掉角为准。b.模板的构造要使模板易于拆除,拆模的顺序与安装模板的顺序相反。(二)、钢筋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1、预防钢筋加工制作缺陷的措施:(1)浇筑混凝土时,受到侧压钢筋位置出现位移时,就及时调整。钢筋下料必须严格按钢筋配料表下料。(2)钢筋弯曲成型时,严格按规范操作;钢筋的弯曲直径、弯钩长度必须符合要求。(3)钢筋加工模具磨损后应及时更换。2、墙、柱主筋偏位防治措施:(1)墙、柱采用塑料垫块,紧贴模板。(2)柱子钢筋外伸部分加一道临时箍筋,用减去四周保护层的卡具固定柱筋;墙板筋在双层筋之间设置梯子筋用以保证双层筋之间的间距,在模板上口加一

13、道水平筋, 并用电焊加以固定。(3)浇筑混凝土时,不得强行弯折伸出钢筋,振动棒或下料斗尽可能避免碰撞钢筋,发现撞斜碰歪,及时进行校正。3、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偏差防治措施:设计:(1)钢筋保护层厚度注:本工程上部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为一类,上部卫生间、厨房环境类别为 二 a类,地下室的外侧壁、底板、顶板为二 b类。(2)地下室外墙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50mm,内配钢筋网片(4150),此钢筋网片保护层厚度25。(3)楼板上部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楼梯梯段、剪力墙暗柱),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带E钢筋。产生原因:垫块、马镫规格不符,数量设置不足,设

14、置位置不符合要求。防治措施:(1). 梁、柱、墙的钢筋保护层宜优先选用塑料垫卡支垫钢筋,板的钢筋保护层采用预制水泥马镫。(2). 梁、柱垫块应垫于主筋箍筋交接处箍筋外侧,厚度为纵筋保护层厚度减去箍筋直径。(3).板底筋保护层垫块应设置在纵横钢筋交叉处,垫块厚度为保护层厚度,纵横向间距不应大于600mm。(4).固定板面筋的水泥马镫直接搁置在板底筋上面,与上下排钢筋卡位牢固。支架间距为:当板面主筋为8时不大于650mm,大于8时不大于800mm。4、梁、板上筋有效高度不够防治措施:(1)将板内负弯矩钢筋保护层马镫采用定制钢筋支架按房间周边通长设置,间距按梁边300450mm。(2)梁板底筋下用规定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