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5篇

上传人:雨**** 文档编号:361336584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5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5篇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情况分析 我班有学生40人。全部进入学前班,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因为学前班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因此有待加强养成教育。学生们都活泼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整体上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 二、目的要求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的数出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名称,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减法;会解决一些实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

2、方形、三角形。 4、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用数学实践活动。 1、根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数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3、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五、 教学安排 (见教参课时安排)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本册教材的特点: 1、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教材试图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可

4、以广泛接触到数、量、空间、图形、可能性、关系、算法等丰富的现代数学世界。 2、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进而通过学习者群体的讨论与交流,获得数学结论。这样的课程体系,为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创造了良好的课程环境。 3、建立探索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材注重问题的探索性,题材丰富多彩,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并且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不唯一所有的这一切都在于试图使学生尽快地形成探索性学习方式,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

5、学生情况分析: 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天真可爱,对学校的一切都觉得好奇,从“游戏”到“学习”的转变,使他们对“学习”这回事更是似懂非懂,特别是在新鲜感过后,同时也对学习存着一种压力。他们有着儿童散漫、好动的天性,有着极强的可塑性。这些孩子大部分家境都非常富裕,家里都很宠爱,养成了他们的任性、自私、娇气,自我等一些不良习惯。他们学前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对这册的数学知识有不同程度的掌握,但整体水平一般,两极分化较明显,有个别的孩子连一些简单加减法都不会的。甚至个别学生连数字也不能正确书写。一周观察下来大部分孩子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行为习惯比较随意,有的上课把脚放在凳子上的。因为是

6、刚进入一年级进行学习,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过程,怎样收拾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习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上课什么时间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习惯的,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都是需要我们开始进行引导和培养的。这些孩子对数学有很强的学习欲望的,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课堂上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动静结合,多表扬鼓励,不断强化学生的课堂常规,保护、发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学期教学的内容及目标: 本册教材安排9个小单元,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1、

7、数与代数: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2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及认识钟表、比较。 2、空间与图形:认识物体、位置与顺序。 3、统计与概率:小统计和分类。 4、实践与综合应用:主要有找一找、说一说;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0;说说你在生活中发现的加法问题;整理自己的房间,向同伴说说是怎样整理的;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一看,图书怎样分类,并与同伴说一说;调查太阳刚升起,大约是几时?太阳刚落下,大约是几时?调查班中每个小组的男生、女生人数,并试着提出一些数学问题等等。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认识0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并掌握20以内数

8、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2、初步了解十进制,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学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并能解决与此相关的应用问题。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4、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 5、能说出个位和十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6、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7、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8、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半时,体会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 9、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

9、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3 一、现状分析 今学期我主要担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本年级共有学生58人。绝大部分同学都进入过幼儿园,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有个别学生的数学成绩比较差。因为读幼儿园时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养成不太好,因此影响了学习。今后一定要加大力度培养他们的养成教育。但总体上来看,学生们都活泼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整体上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年级。 二、目标要求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的数出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认识符号的含义,会

10、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3、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 4、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名称,比较熟练地口算和计算一位数的加减法;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 6、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和半时。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数学实践活动。 1、根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1、 3、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数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会读写20以内的数。 2、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4、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 5、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五、教学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尽量注意

12、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5、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 6、课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优生吃得饱,学困生学会所要学的知识。 7、分层布置作业,做好培优辅差工作。 8、规范好作业格式,重点抓好养成教育。 六、 教学安排 一、 生活中的数7课时 二、 比较 5课时 三、 加减法(一)16课时 四、 分类 2课时 五、 位置与顺序4课时 六、 认识物体2课时 七、 加减法(二)15课时 八、 认识钟表2课时 九、 统计2课时 新北师大版一

13、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4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本班共有学生17人,其中男6人,女11人,学生上课发言积极的学生不多,说话能力不是很强,也不够完整,这学期着重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计划。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基于儿童数数的经验,结合具体的情景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会认、会读、会写010的数,会用它们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第二单元比较。 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

14、“、”等符号的意义的理解,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经历比高矮、比轻重、比长短等实践操作或数学思考活动,体验“比”的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并在描述或倾听各自思考过程的交流中,体会学会有条理的表示自己思想和学会倾听的重要性。 3、第三单元加减法(一)。 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10以内的加减算式,并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初步感受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正确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10以内数的分解与合成的技能;通过整理加、减法算式,并探索其间规律性的活动,培养与发展数感。 4、第七单元加减法(二)。 经历表示1120的数的具体操作及其概括过程,初步体会用十进制记数的位值原理,会数、读、写20日内数,掌握它们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结合解决问题的活动,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