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61335671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淮安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省淮安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省淮安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省淮安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省淮安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淮安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淮安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淮安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20分)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青春不是一段人生的过程,而是一种生命的状态;青春不是一段花枝招展的妙龄,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有精神融入青春,才能让青春富有质感。青春是一个坐标,一尊石碑,一座高山,会 (铭刻 篆刻)下漫漫人生中的每一缕印痕,会如茫茫夜空中的一棵明星,zng然斗转星移,依然会发热发光。(1)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在田字格里。花枝招展 积极向上(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龄( ) (zng)_(3)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_改为_(4)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

2、线上。【答案】(1)花枝招展 积极向上 (2) . lng . 纵 (3) . 棵 . 颗 (4)铭刻【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临写汉字。注意书写准确,笔画规范,在田字格里间架结构安排合理,笔画不要触碰到田字格边框。【小问2详解】注音。龄:读音lng,泛指年数。汉字书写。纵然:即使;纵:读音zng,放任,不拘束。【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辨析汉字字形。量词“棵”多用于植物,“颗”多形容表示颗粒状的东西。句中形容明星,用“颗”。【小问4详解】考查对词语的辨析。“铭刻”指在器物上铸刻文字或图案;“篆刻”指雕刻印章的艺术。结合下文“漫漫人生中的每一缕印痕”,应选“铭刻”。2. 你所在社区准备开展“智能

3、服务敬老月”活动,请你积极参与。【新闻宣传窗】(1)根据以下消息,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就进一步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作出部署。实施方案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持续推动充分兼顾老年人需要的智慧社会建设,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

4、服务创新并行,切实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连心调解室】(2)某小区门口的超市只用智能方式收款,不收现金,导致不少老人购物不便。请你劝说超市老板王叔叔同意现金支付。【小小辩论台】(3)社区组织一次辩论赛,正方认为数字智能可以代替子女照顾老人,你作为反方,请说说反驳理由。反方:我方认为数字智能不能代替子女照顾老人,因为 【答案】(1)示例: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传统与创新并行 (2)示例:王叔叔,我们小区有很多老年人不会运用智能技术,只用智能方式收款给这些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一些老年人对智能收款望而却步,也减少了您的超市的人流量。不如您同时使智能、现金收款两种方式

5、,满足我们小区居民的不同需求。 (3)示例:老年人很难从容地运用数字智能;老人需要的是儿女的关爱,而数字智能只是冰冷的机器,无法给老人提供精神上的安慰;如今的数字智能还没有达到完全代替人的程度,数字智能无法完全代替子女照顾老人。【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根据消息拟写宣传标语。材料有两段:第一段写国务院办公厅对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作出部署,第二段写具体措施。作答时,根据第二段“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切实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概括为: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传统与创新并行。注意字数不超过20字。【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劝说词,要切合题意,

6、题中面对“市老板不收现金”进行劝说,注意用语得体,易于接受。称呼是“王叔叔”,内容要抓住“老年人”不会用智能支付,建议王叔叔使用现金与智能支付相结合的方式,促进盈利。示例:王叔叔,您的超市只用智能方式收款,我们小区有很多老年人不会运用智能技术,这让一些老年人在购物时有所不便,同时也影响了您超市的营业额。如果您同时使用智能方式和现金方式收款,相信小区的老年居民会非常高兴,这样也会让你的超市多盈利,一举两得,您看怎么样?【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拟写辩论词。拟写辩论词既要能驳倒对方观点,又要切实可行,不让对方找到反驳的理由。根据题干可从儿女关怀、有些老年人不会使用数字智能等方面综合思考。示例:我方认为

7、数字智能不能代替子女照顾老人,因为不管数字智能给生活带来了多少便利,它都只是一种技术,老人在使用的时候面对的也是冰冷的机器,无法与子女贴心的关爱相比。而且现在数字智能的发展还没有达到可以完全代替人的程度,如陪伴老人散步,照顾卧床老人等,还是要子女亲自去做才可以。3. 诗文名句填空。(1)非淡泊无以明志,_。(诸葛亮诫子书)(2)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3)乱花渐欲迷人眼,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山重水复疑无路,_。(陆游游山西村)(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诗句是:_,_。【答案】 . 非宁静无以致远 . 浮云游子意 .

8、 浅草才能没马蹄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解析】【分析】【详解】作答此题时,要求句子符合题意,书写正确,不添字,不漏字,字的笔画写准确。注意“致、暗、村”易写成别字。二(70分)(一)(6分)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各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4. 明代的瞿佑在归田诗话中说:“予久羁关外,每诵此词,风景宛然在目,未尝不为之慨叹也。”词中,“宛然在目”的风景有怎样的特点?5.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蕴含了哪些情感?【答案

9、】4. 寥廓荒僻、萧瑟悲凉。 5. 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感慨和忧国的情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争的厌恶和无奈,以及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情。【解析】【分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景物特点。作答此题,要抓住词句中的意象进行分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军中的号角声响起,形成了浓厚的悲凉气氛;“长烟落日”,写出塞外的壮阔风光,紧缀以“孤城闭”三字,气象便不相同。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所见;边声、号角声,这是所闻。把所见所闻诸现象连缀起来,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景色。从“边声“角起”“落日”“孤城”可见荒僻、凄凉、萧瑟,从“千嶂里“长烟”可见寥廓。【5题详解】本题考查词句蕴含的情感。注

10、意题干关键词“哪些”,表明蕴含多种情感。“人不寐”,人难以入睡,表明彻夜未眠,原因是什么呢?联系上文“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由词句可知,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将军白发征夫泪”,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只好默默地流泪。白发未归,是因为战争,与家人久别,一定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也暗含对战争的厌恶和无奈。(二)(18分)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各题【甲】云花寺有圣画殿,长安中谓之七圣画。初,殿宇既制,寺僧召画工,将命施彩饰,会贵其直,不合寺僧祈酬,亦竟去。后数日,有二少年

11、诣寺来谒日:“某,善画者也。今闻此寺将命画工,某不敢利其价,愿输功,可乎?”寺僧欲先阅其迹。少年日:“某弟兄凡七人,未尝画于长安中,宁有迹乎?”寺僧以为妄,稍难之。少年曰:“某既不纳师之直,苟不可师意,即命圬其壁,未为晚也。”寺僧利其无直,遂许之。后一日,七人果至,各挈彩绘,将入其殿,且谓僧曰:“从此去七日,慎勿启吾之门,亦不劳饮食,盖以畏风日所侵铄也。可以泥锢吾门,无使有纤隙;不然,则不能施其妙矣。”僧从其语。如是凡六日,阒无有闻。僧相语曰:“此必他怪也。且不可果其约。”遂相与发其封。户既启,有七鸽翩翩。望空飞去,其殿中彩绘俨若,四隅唯西北墉未尽其饰焉。后画工来见之,大惊曰:“真神妙之笔也。

12、”于是无敢继其色者。(选自张读宣室志)注释贵其直:画工要价太贵。迹:这里指在其他地方的画稿或作品。锢:封闭。阒(qD):寂静,空寂。不可果其约:不可始终守约。墉:高墙。【乙】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

13、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纪昀河中石兽)6.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可 以 泥 锢 吾 门7.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如是凡六日:_(2)遂相与发其封:_(3)竟不可得:_(4)转转不已:_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未尝画于长安中,宁有迹乎?(2)尔辈不能究物理。9. 联系上下文,揣摩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说寺僧此刻的心理。10.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衬托的写作手法,请分别举例分析。【答案】6. 可以泥锢吾门

14、 7. . 这样 . 一起 . 终了,最后 . 停止 8. (1)从来没有在长安作过画,怎么会有作品呢?(2)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 9. 寺僧觉得(少年的话)不可信,不敢完全相信少年,心中充满怀疑。 10. 甲文用画工的“大惊”和“无敢继其色者”来衬托七兄弟的画技高超。乙文将寺僧的做法、讲学家的看法与老河兵的做法作对比,衬托了老河兵实事求是,对事物进行深入观察的特点。【解析】【分析】【6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文语句朗读停顿。作答时,可根据句意和语法结构来判断。“可”是能愿动词,可以;“以”是介词,“以泥”是“用泥”的意思,介宾短语,故“可以”是两个词,中间应断开;“锢吾门”是动宾结构,“以泥”作它的状语,故应断开。正确的断句为:可以泥锢吾门。【7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1)如是凡六日:像这样一共六天。是:代词,这样。(2)遂相与发其封:于是(僧人)一起打开了大门的泥封。相与:一起。(3)竟不可得:最后还是没找到。竟:终了,最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