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361330653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古诗词诵读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涉江采芙蓉的段落,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B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C环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在艺术上达到了五言诗的最高成就,被称为“五言之冠冕的是() A诗经 B古诗十九首 C春江花月夜 D归园田居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汉末文人五言诗的代表,内容大多是游子思妇之辞。 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

2、苍凉悲壮。 C曹操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的作品除五言外,四言诗也有不少优秀之作,如短歌行观沧海。 D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是我国诗歌史上“山水诗风的开创者。 4下列对涉江采芙蓉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头选用了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营造了清幽、高洁、欢愉的意境。 B三、四句起过渡作用,在自问自答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已由欢欣转为失落。 C“漫浩浩”写出了路途的绵延无尽,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 D诗人在欢乐的背景上抒写忧伤,以“乐衬“哀”,使乐更乐,使哀更哀。 二、默写 5涉江采芙蓉 (1)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的句

3、子:“ , 。 (2)运用设问的手法,写主人公内心的凄凉寂寞的句子:“ ? 。” (3)写主人公遥望故乡的方向,归乡之路绵延无尽的句子:“ , 。 (4)写两个相思相爱的人不能相聚相守的句子:“ , 。”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6下列对这首古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芙蓉,荷花的别名;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这两个传统意象都寄寓美好。起句平缓叙述,主人公涉江采莲的雅洁形象跃然纸上。 B本诗第三、四句巧用设问,一句深沉的发问,一声无奈的叹

4、息,自问自答,也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黯然神伤转为欢欣雀跃作铺垫。 C此诗后四句,采用“悬想手法,把游子对“旧乡”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达到“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效果。 D本诗是游子思乡之作,采用“思妇调”的“虚拟方式,以故乡妻子的口吻,设想家室离思,表达了游子思乡的苦闷、忧伤之情。 7胡应麟诗薮内编评价本诗语言“浅而能深、近而能远”,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树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萦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庭中奇树,叶绿花发,

5、让人联想到时节的更替,别离的痛苦。同时,奇树的欣欣向荣,也与孤独无依的守望者的凄凉孤独形成对照。 B三四句描写主人公看见树上那美丽的花,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于是扳着树枝折下一枝开得最美的花,准备送给自己日夜思念的亲人。 C五六句写主人公得到花后,感到花香充满了自己襟怀和衣袖,但遗憾的是,自己所思念的人离得太远,无法送到亲人手中。 D整首诗围绕着折花这一主题展开,把那相思之苦藏在那似乎毫不相干的奇树的花叶枝条里,收到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 9我们高中课本上也有一首选自古诗十九首的诗,你能写出他的名字吗?试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四、写作 10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

6、,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注:本诗选自古诗十九首。芙蓉:荷花的别名。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请认真阅读上面这首诗,体会诗句所描述的景物以及人物的心境,以第一人称视角,将此诗改写成一段不少于200字的文段。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汉字字形的能力。 C选项“环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应该为“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其中的“环应该为“还”。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辨析汉字字形的能力。这类题目,音同、音近和形近易混淆字是考查的重点。这就需要要注意平时多积累,还要掌握做题的技巧,排除

7、法是较好的方法。 2【答案】B 【解析】【分析】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儒家的哲学意境,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3【答案】D 【解析】【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的识记能力。 D项,“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是我国诗歌史上山水诗风的开创者”表述错误

8、。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山水”诗风创始于谢灵运。 故答案为:D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的识记能力。多读、多看、多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重积累,对名著名篇的阅读积累要细致,全面,不能只满足于熟悉情节,还要深刻领悟其思想内容,熟悉其表达技巧。 4【答案】D 【解析】【分析】D.“使乐更乐错误。采莲是快乐的,而女子却是忧伤的。这里,诗人以乐景表哀情,倍增其哀,并不是“使乐更乐”。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9、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5【答案】(1)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2)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3)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4)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涉、芙蓉、遗、浩。 故答案为:(1)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2)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3)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4)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

10、,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答案】6B 7“浅而能深、近而能远是指本诗语言既质朴自然,又凝练含蓄。语言质朴自然,用语不粉饰,不堆砌,浅显直白,有自然美,诗中很多地方是直白口语,如“涉江采芙蓉采之欲遗谁?”日常生活口语不仅没有丝毫粗俗,反而增添了情绪。语言凝练含蓄,化用前代典籍中的典故,把丰富内涵纳入最简约的语言里,不仅丰富了诗歌语言容量,更使诗歌语言凝练,如本诗化用楚辞的意象和诗句,暗示了其未申明的含义,体现了含蓄美。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题材、结构、情感的鉴赏。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

11、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理解题干的意思,再结合诗句分析本诗的语言风格,同时,在平时学习中需要掌握描述语言风格的词语。 6B.“由黯然神伤转为欢欣雀跃错。“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此句抒写女主人公由采花的欢乐转为独自思夫的忧伤,情绪并未转为欢欣雀跃。 故答案为:B。 7“浅而能深,近而能远,意思是虽然语言通俗易懂,但却道理深刻;虽然故事浅近,但却意义深远。涉江采芙蓉的语言既质朴自然,又凝练含蓄。 这首诗用语浅显,自白

12、自然,不加雕饰,有很有口语化的语言,如“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采来芙蓉要送给谁呢?心中的那个人在遥远的地方。几乎就是口语表达,但却并不粗俗,反而准确传达出主人公的心理变化,由欢乐转为忧伤。还有最后两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心心相印却远隔万里,只能抱一怀愁绪孤独老死。同样用直白的语言表达了相爱却不能相守的忧伤,令人叹惋。 这首诗还有一个语言特点就是凝练、含蓄。在用词上,从第一句我们就可以发现作者用了很多楚辞里的常用的意向,比如“芙蓉”、“兰、“芳草”等等。但是本诗不仅仅限于词,诗歌中很多地方都能感受到对楚辞的一种借鉴。如“漫浩浩和“路漫漫其修远兮”中的“路漫漫相似。还包括“同心而离居”

13、这句和楚辞中“何离心之可同兮也极为相似。可见,本诗歌作者从楚辞中汲取了大量的创作营养。也正是通过对这些典故的运用,极大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和内涵,不仅丰富了诗歌语言容量,更使诗歌语言凝练含蓄。 【答案】8D 9涉江采芙蓉 内容上的相同之处:都是通过采花的方式,抒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都抒发了因路远无法将鲜花送达的痛苦心情。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

14、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诗歌比较鉴赏的能力。具体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把握诗歌的基调和情感要从诗歌的标题、作者,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关键词、注释等入手。答题时先答出感情,然后结合诗句的内容解说。 8D.“整首诗围绕着折花这一主题展开”错误,折花并非主题,只是主人公思念夫君的行为表现,主题应为“但感别经时,即因为夫妻离别的时间相当长了,因而有感而发。故答案为:D。 9本题比较两首诗内容的相同之处,答题的关键是要能够回忆起涉江采芙蓉的内容: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然后再和本首诗比较,即可得出内容上的相同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