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炼课件: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含答案)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361032672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4.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炼课件: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炼课件: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炼课件: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炼课件: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炼课件: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炼课件: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炼课件: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含答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一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专题专题07 07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的巩固与发展中考一轮复习课件中考一轮复习课件 主题概览1405年16世纪中期1616年1636年 1644年1653年1662年1713年1840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明朝灭亡,清军入关世界边疆管辖康熙帝册封班禅1433年明朝建立顺治帝册封达赖1640年1765年清朝前中期14世纪文艺复兴开始明朝1727年1368年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鸦片战争爆发雍正帝设置驻藏大臣对外交往“闭关锁国”政策15世纪新航路开辟开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思维导图建

2、立建立时间时间人物人物都城都城衰亡衰亡李自李自成起成起义义原因原因过程过程结果结果朱元璋(明太祖)1368年应天府(今江苏南京)根本: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直接:陕北连年大旱口号-“均田免赋政权-1644年,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攻破北京城,明朝灭亡考点考点1.11.1:明朝的兴衰:明朝的兴衰重点详解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领域措施影响政治(1)在中央,废丞相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设殿阁大学士,后形成内内阁制度制度;(2)在地方,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三司(布政司、按察司、都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3)明成祖明成祖时改北平为北京,1421年迁都北

3、京,以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中思想文化文化上,实行八股取士,内容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不能发挥自己的见解,文体限于八股文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知识分子大都成为皇帝忠实的奴仆监察(1)明太祖授权侍卫亲军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成为特务机构;(2)明成祖时,增设特务机构东厂,由皇帝亲信的宦官统领,以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考点1.2:明朝强化皇权罢丞相罢丞相罢丞相罢丞相不设,不设,不设,不设,析中书省析中书省析中书省析中书省之政之政之政之政归六部归六部归

4、六部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以尚书任天下,以尚书任天下,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二殿阁大学士备顾问。帝方事,侍郎贰(副)之。二殿阁大学士备顾问。帝方事,侍郎贰(副)之。二殿阁大学士备顾问。帝方事,侍郎贰(副)之。二殿阁大学士备顾问。帝方自自自自操威柄操威柄操威柄操威柄,学士,学士,学士,学士鲜有参决鲜有参决鲜有参决鲜有参决。明太祖明太祖明太祖明太祖朱元璋认为:朱元璋认为:朱元璋认为:朱元璋认为:“自秦自秦自秦自秦始置丞相始置丞相始置丞相始置丞相,不旋踵(来不,不旋踵(来不,不旋踵(来不,不旋踵(来不及转脚跟,意为很快)及转脚跟,意为很快)及转脚跟,意为很快)及转脚跟,意为很快)而亡而亡而

5、亡而亡,汉、唐、宋虽有,汉、唐、宋虽有,汉、唐、宋虽有,汉、唐、宋虽有贤相,然其中多小人专权乱政。贤相,然其中多小人专权乱政。贤相,然其中多小人专权乱政。贤相,然其中多小人专权乱政。”相权威胁到皇权统治相权威胁到皇权统治明朝明朝-朱元璋朱元璋-废丞相废丞相废废中书省中书省,权分六部权分六部,直,直接接对皇帝负责对皇帝负责特点特点-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全掌握在皇帝手中影响影响-加强了封建主义的加强了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史料分析秦元理论基础理论基础法家韩非:建立中央法家韩非: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集权专制统治建立建立秦朝:秦始皇建立中央集秦朝:秦始皇建立中央

6、集权专制统治权专制统治顶峰顶峰清朝:雍正设立军机处清朝:雍正设立军机处灭亡灭亡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演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演变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削弱,中央权力强地方权力削弱,中央权力不断集中不断集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演变趋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演变趋势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文化、经济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文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的交流和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作用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作用隋唐明读图学史链接中考1.1.(20202020辽宁建昌)辽宁建昌)“(明代读书人)只会按照固定的题目做没有原创性的文章。(明代读书人)只会按照固

7、定的题目做没有原创性的文章。他们对他们对 四书四书 的内容甚至并不了解,但只要能背诵模范文,就可以应付考试。的内容甚至并不了解,但只要能背诵模范文,就可以应付考试。”造成造成这一现象是由于明朝这一现象是由于明朝A A设立军机处设立军机处B B采用八股取士采用八股取士C C废除丞相制度废除丞相制度D D设立锦衣卫设立锦衣卫【答案】【答案】B B【解析】依据题干【解析】依据题干“(明代读书人)只会按照固定的题目做没有原创性的文章。他们对(明代读书人)只会按照固定的题目做没有原创性的文章。他们对 四书四书 的内容甚至并不的内容甚至并不了解,但只要能背诵模范文,就可以应付考试。了解,但只要能背诵模范文

8、,就可以应付考试。”,结合所学知识,明朝科举考试采用八股取士,科举考试只,结合所学知识,明朝科举考试采用八股取士,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B B正确;设立军机处是在清朝雍正正确;设立军机处是在清朝雍正时期,时间不符合题意,时期,时间不符合题意,A A排除;废除丞相制度是在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但这属于中央机构的变革,不属于排除;废除丞相制度是在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但这属于中央机构的变革,不属于考试选官制度,考试选官制度,C C排除;设立锦衣卫是在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但这

9、是设立特务机构监视臣民,不属于考试选排除;设立锦衣卫是在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但这是设立特务机构监视臣民,不属于考试选官制度,官制度,D D排除。故选排除。故选B B。链接中考2 2.(2022021 1湖北大冶)湖北大冶)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擅权植党擅权植党”罪处死了丞相胡惟庸,下罪处死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是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是A A强化皇权强化皇权 B B控制军队控制军队 C C钳制思想钳制思想 D D提高办事效率提高办事效率【答案】【答案】A A【解析】朱元璋认为丞相专权乱政,为了加强皇权,朱元璋

10、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故【解析】朱元璋认为丞相专权乱政,为了加强皇权,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故A A符合符合题意;废除丞相的目的不是控制军队,排除题意;废除丞相的目的不是控制军队,排除B B;明朝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是实行八股取士,排除;明朝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是实行八股取士,排除C C;提高办事效;提高办事效率是废除丞相制度带来的客观影响,排除率是废除丞相制度带来的客观影响,排除D D。故选。故选A A。清朝的建立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皇帝,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清朝前期加强专制统

11、治的主要措施军机处(政治)目的强化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皇权设立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在地上,拿笔记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作用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办事效率考点考点2 2:清朝的建立与专制统治的加强:清朝的建立与专制统治的加强重点详解清朝前期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文字狱(思想文化)目的加强君主专制,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概念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人们称这种做

12、法为“文字狱”影响(1)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2)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关联速查】中国古代帝王在思想文化上的统治措施:“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八股取士、文字狱秦朝秦朝隋唐隋唐北宋北宋元朝元朝明朝明朝丞相、太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分化事权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削弱相权中书省中书省枢密院枢密院御史台御史台废丞相废丞相和中书和中书省省清朝清朝设军机处设军机处三省六三省六部制、部制、科举制科举制西汉西汉中央:中央:地方:地方:郡县制郡县制推恩令推恩令刺史制度刺史制度文臣任知州,文臣任知州,设通判监督,设通判监督,设转运使设转运使行省制度

13、行省制度废行省设三废行省设三司,分封诸司,分封诸子为王子为王中央中央集权集权制度制度类别类别目的目的趋势趋势中央官制中央官制地方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加强君主专制加强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罢黜百罢黜百家、独家、独尊儒术尊儒术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知识拓展1中国封建王朝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秦朝:焚书坑儒秦朝: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加强思想控制明朝:八股取士明朝: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清朝:大兴文字狱【拓展

14、归纳拓展归纳】自秦朝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来,历代封建王朝采取各种措施自秦朝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来,历代封建王朝采取各种措施强化中央集权。加强思想统治的结果强化中央集权。加强思想统治的结果强化了君权,巩固了封建统治强化了君权,巩固了封建统治,但也,但也禁锢了人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们的思想,不利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不利于中国文化的发展。知识拓展2易错易混 1.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设置锦衣卫,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2.古代中国的文化专制:秦焚书坑儒;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拓展提示 1.朱元璋灭亡元朝、建立明朝后,逐步统一全国。2.明末

15、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3.清朝“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造成社会恐怖,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链接中考1.(2020菏泽)清朝雍正时期,为确保皇帝意志畅通无阻所采取的措施是()A.废除丞相制度 B.设立锦衣卫 C.设立东厂 D.设立军机处【解析】在清朝时期,为加强君主专制,所采取的措施有设立军机处和大兴文字狱。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我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选D。东北东北西南西南东南东南西北西北1662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年,清朝

16、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年,台湾正式建省顺治时期,顺治时期,康熙时期,康熙时期,17271727年,雍正时,年,雍正时,册封达赖喇嘛册封达赖喇嘛康熙时期,康熙时期,乾隆时期,乾隆时期,册封班禅额尔德尼册封班禅额尔德尼设置驻藏大臣设置驻藏大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设置伊犁将军平定平定噶噶尔丹叛乱尔丹叛乱康熙时期,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签康熙时期,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订尼布楚条约考点考点3 3:明清时期对边疆的管理:明清时期对边疆的管理重点详解三国-吴国元朝1662年1684年1885年孙权派卫温到达夷州澎湖巡检司郑成功收复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设台湾省历代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对台湾、西藏、新疆的管辖对台湾、西藏、新疆的管辖唐太宗元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1965年文成公主入藏宣政院册封“达赖喇嘛”册封“班禅额尔德尼”钦定藏内善后章程金瓶掣签制度噶厦政府驻藏大臣西藏自治区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知识拓展1西汉唐太宗武则天元朝康熙乾隆18761878西域都护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北庭都元帅府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土尔扈特部回归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