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宁夏自治区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361032659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宁夏自治区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宁夏自治区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宁夏自治区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年宁夏自治区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年宁夏自治区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宁夏自治区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宁夏自治区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宁夏自治区中考历史试题吴涛整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1.创建于1669年的中药品牌老店同仁堂,伴随着 1954 年的公私合营,工人们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在生产、销售和开发新药等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这是因为公私合营后的同仁堂( )A. 变资本家所有制为工人和资本家共有B. 变资本家所有制为工人所有制C. 变资本家所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D. 变手工劳动为机器生产【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

2、方共同经营企业。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党对民族资本家采取团结和改造的政策,取得较好的效果。题干中公私合营后,北京著名的中药老店同仁堂企业发展迅速,生产、销售量大增,表明三大改造取得了胜利,变资本家所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2.1955年,我国发行第二套人民币部分辅币。1分票面是汽车图案,2分票面是飞机图案,生动体现了当时中国人的工业梦想。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党领导全国人民( )A. 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B. 恢复国民经济C. 开展“大跃进”运动D. 实施经济体制改

3、革【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1955年、汽车、飞机”并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为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31957年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期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是1965年,C项是1958年,D项是1978年。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3.“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这幅对联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两次土地政策的调整。两次“

4、分田”的主要不同是( )A. 土地所有权不同B. 土地经营方式不同C. 农产品分配方式不同D. 农民政治地位不同【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恢复和发展。所以两次“分田”的主要不同是土地所有权不同,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4.下图是 19782018 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该示意图可以说明(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B. 政策

5、的连续性使国民经济稳步增长C. 国民经济全面调整任务完成D.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由农业转向工业【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示意图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随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通过改革,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是1992年,C项是1965年,D项是由农村转向城市。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

6、选B。5.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举行对话,达成了著名的“九二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九二共识”的核心内涵是( )A.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 海峡两岸加强经济文化交流C.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 海峡两岸保持长期和平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92年11月,大陆的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问题进行商谈,两会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表达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史称“九二共识”。所以“九二共识”的核心内涵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

7、均不是“九二共识”的核心内涵,排除,故选C。6.以下图片所反映的重大活动,集中体现了( )A. 我国积极推进科技创新B. 我国创新宏观调控机制C. 我国优化升级产业结构D. 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所以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二、材料题(8 分)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20 世纪 50 年代

8、,亚洲发生了两大事件。一件以东北亚的朝鲜为焦点,一件以东南 亚印尼的避暑城镇万隆为中心。新中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这两个事件。一个是战争方式, 其结果是东北仍然是中国人的,未受侵犯,中国的国际威信由此大为提高。一个是会议协 商,它促使亚洲和非洲的政治家们连续来北京作友好访问。摘编自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 年)等请回答:(1)写出“两大事件”的名称。(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朝鲜为焦点”的事件对新中国的主要影响。(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万隆为中心”的事件对中国发展与亚非国家的 关系所起的作用。【答案】(1)抗美援朝战争(朝鲜战争)。万隆会议(亚非会议)(2)

9、维护了国家安全;巩固了新政权;为经济建设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答对其中任意两点。其它答案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3)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两大事件”指的是抗美援朝战争(朝鲜战争)和万隆会议(亚非会议)。为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在朝鲜进行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朝鲜爆发内战,美国悍然入侵朝鲜,并严重威胁到我国的安全。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3年,在中朝军民的联合抗击下,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1955年,亚

10、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维护了国家安全;巩固了新政权;为经济建设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三、简答题(10 分)8.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请回答:(1)1949 年 9 月召开中

11、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建国 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权是什么? (2)1954 年宪法规定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简要说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与 1954 年宪法的主要区别。【答案】(1)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初期施政方针,起到临时 宪法作用;1954 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其它答案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可知,为筹备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中国人民政

12、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为筹建新中国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2)依据所学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上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以1954 年宪法规定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的共同纲领是新中国初期的施政方针,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的颁布替代了共同纲领的功能。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