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化学图表题提高巩固练习含解析7

上传人:ya****8 文档编号:361030027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73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化学图表题提高巩固练习含解析7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化学图表题提高巩固练习含解析7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化学图表题提高巩固练习含解析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化学图表题提高巩固练习含解析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82018 中考冲刺:化学图表题(提高)中考冲刺:化学图表题(提高)【巩固练习】【巩固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兰州)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A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镁在空气中燃烧 C等质量的 Zn 和 Mg 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反应 D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的关系 2.(山东)如图所示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像,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像对应正确的是()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将稀 H2SO4滴入一定量的 BaCl2溶液中 C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入试管中充分加热 D向 pH=13 的

2、 NaOH 溶液中加水稀释 3.有 M、N、X、Y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各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生成的 N、Y 的质量比为 98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M 在反应中可能作催化剂 二、填空题 4化学课上老师表演了一个小魔术“无中生有”:相同条件下,向 A、B 两个体积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充满无色的硫化氢(H2S)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如图所示,抽走毛玻璃片,瓶口对紧,颠倒几次,使两种气体充分混合。一会儿,观察到两瓶内壁附着淡黄色固体颗粒。2 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

3、”表示硫原子,上述反应过程可用图表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硫化氢、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_。(2)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原因是_ 。(3)已知相同条件下,相等体积的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目相等。反应完毕,瓶中剩余的气体为_,处理该气体的方法是 。5实验室用 98的浓硫酸配制成稀硫酸,并与锌粒反应制取氢气。(1)查阅资料。20时不同质量分数硫酸的密度(gmL)质量分数 0%(纯水)1%4%10%16%24%32%36%44%49%60%98%密度 1.00 1.01 1.02 1.07 1.11 1.17 1.24 1.27 1.34 1.39 1.

4、50 1.84 分析以上数据,可得出结论(写 2 条):_;_。(2)计算。配制 200 g 24.5的稀硫酸,需_g 98的浓硫酸和_g 水。实际操作时,取 98的浓硫酸_mL(精确到 1 mL)。(3)配制稀硫酸。分别用量筒量取所需水和浓硫酸,先将_倒入烧杯中,然后 。(4)制取氢气。下图中可用于制取、收集氢气的装置是_(填字母);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如图所示,表明氢气不纯的现象是_。6.某课外活动小组用化学卡片玩起了趣味“接龙”游戏。下图是其中一位同学自创的“回龙”谜宫,“”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生成的物质。3 已知 A、B、C、D 分别是 NaOH、CuSO4、Fe2O

5、3、HCl 四种中的一种,试根据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B._;C._;D._。(2)写出由 DFe 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7.(2011 黄石)如图所示中字母 AI 分别表示不同的常见物质,“”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2)写出与 A 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另一种物质的名称和其一种用途;名称_,用途_。(3)写出 C、G 的化学式:C_,G_。(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三、计算题 8.在一烧杯中盛有 22.3 g Na2CO3和 NaCl 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足量水溶解,配成溶液

6、。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1)当滴加了 73 g 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 g。(2)当 滴 加 稀 盐 酸 至 图 中 B 点 时,烧 杯 中 溶 液 里 的 溶 质 是(写 化 学 式)。(3)当滴加了 73 g 稀盐酸时(即 A 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含溶质的质量。9.向盛有 22.3 g Na2CO3和 NaCl 固体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 216.1 g 稀盐酸恰好反应,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连同药品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烧杯连同药

7、品的起始质量为 300 g。4 回答下列问题:(1)当固体混合物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需时间约为 S。(2)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质量为 g。(3)反应后,得到室温下的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10.我国北方某盐湖生产的纯碱(Na2CO3)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其他杂质忽略不计)。为测定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 6 g 试样放在烧杯中并滴加稀盐酸。当盐酸滴加至 36.5 g 时,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 40.3 g(假设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1)A 点产生气体的质量 m=_。(2)试样中碳酸钠的质量分

8、数(结果精确至 0.1)。(3)B 点时,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_(写出化学式)。11.在一烧杯中盛有 100 g CuSO4和 H2SO4的混合溶液,向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 NaOH 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入 NaOH 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过程中产生沉淀的总质量是_ g。(2)在实验过程中加入 80 gNaOH 溶液时所得溶液的 pH 是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在实验过程中加入 80 gNaOH 溶液时,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 0.1%)【答案与解析】【答案与解析】1【答案】A

9、【解析】煅烧石灰石生成固体氧化钙和气体二氧化碳,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减少但不能减至为零。2.【答案】A 【解析】因原硝酸钾溶液不饱和,刚开始加入的硝酸钾晶体会溶解,溶质质量分数增加,溶液一旦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变化;BaCl2溶液中随着稀 H2SO4的滴入生成的沉淀逐渐增加,BaCl2一旦反应结束,生成沉淀的质量就不再变化 l 因为 KClO3中混有催化剂 MnO2,受热分解除生成 O2外还生成固体 KCl,5 所以固体质量减小,但不会为零;碱在稀释时,其 pH 接近于 7,但永远达不到 7,也不能小于 7。3.【答案】B【解析】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质量增多的为生成物。分析

10、表格得到 N 增多 18 g,Y 增多 16 g,X 减少 34 g。所以该反应为 XN+Y,属于分解反应,生成的 N、Y 的质量比为 98,M 质量没变,可能作催化剂。4【答案】(1)2H2S+SO2=3S+2H2O 2、+4 (2)H2S 与 SO2反应后生成固态的硫和液态的水,使瓶内的压强小于瓶外的大气压,所以塑料瓶变瘪了 (3)SO2 向瓶内倒入 NaOH 溶液,振荡 【解析】由图示知 2 个 H2S 分子与 1 个 SO2分子生成了 3 个 S 原子和 2 个 H2O 分子,故可写出化学方程式;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求出 H2S 中 S 显2 价,SO2中 S

11、显+4 价。两个塑料瓶变瘪的原因是 H2S 和 SO2反应的产物是固体和液体,使瓶内压强减小,所以塑料瓶变瘪了。根据 2个 H2S 分子恰好与 1 个 SO2分子反应知反应后 SO2有剩余,可利用 NaOH 溶液与 SO2反应除去 SO2。5【答案】(1)硫酸质量分数越大溶液密度越大 随着质量分数增大,密度增大幅度变大 (2)50 150 27 (3)水 再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4)AD 听到尖锐爆鸣声 【解析】稀释溶液,溶质质量不变,计算液体体积可根据公式 V=m求得。稀释浓硫酸一定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切不可将水倒人浓硫酸中。实验室制 H2是“固体与液体常温”反

12、应,故选 A,由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收集装置选 D。检验氢气纯度时听到“噗噗声”表明氢气比较纯净;听到“尖锐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6.【答案】(1)CuSO4 NaOH HCl Fe2O3(2)Fe2O3+3CO高温2Fe+3CO2(或其他合理答案)【解析】(1)由图示信息:DFe 可知,D 可生成 Fe,所以 D 中含铁元素,即 D 为 Fe2O3,由图示信息可知 Fe2O3能与 C 发生反应,由题给物质可知 C 为 HCl,由 B 与 C 可发生反应,推知 B 为 NaOH,故 A 为CuSO4。(2)DFe 即 Fe2O3Fe,发生了还原反应,则另一反应物为还原剂,可为 CO、H2、C

13、等。可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意反应条件及配平。7.【答案】(1)置换反应(2)金刚石 制成钻石(或石墨 作润滑剂等合理即可)(3)Fe2O3 CO (4)FeCuCl2=CuFeCl2【解析】由 H 是紫红色单质可确定 H 为铜,由 B 能生成铜且是黑色固体可确定 B 为 CuO,进一步可确定 D 为 CuCl2;由 I 是浅绿色溶液可知 I 为含有 Fe2+的溶液,由单质 E 能与 CuCl2反应生成 Cu 和 Fe2+盐溶液知,E 为 Fe,I 为 FeCl2溶液;由 C 是红棕色固体且能生成 Fe 知 C 为 Fe2O3,由单质 A 具有还原性且能反应生成另一具有还原性的气体 G

14、知 A 为 C、G 为 CO、F 为 CO2。8.【答案】(1)4.4 (2)NaCl、HCl(3)解:73 g10%的稀盐酸中含 HCl 的质量是:73 g10%=7.3 g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 x,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y。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 73 117 x 7.3 g y 106:73=x:7.3g 73:117=7.3g:y 6 x=10.6 g y=11.7 g 烧杯里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17.g+(22.3 g10.6 g)=23.4 g 答:A 点对应的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23.4g。【解 析】由 题 意 知:在

15、 Na2CO3和 NaCl 组 成 的 混 合 溶 液 中 滴 加 稀 盐 酸,只 发 生:Na2CO3+2HCl=2NaCl+H2O+CO2,即:图像中 OA 段表示的反应过程;A 点表示:盐酸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产生 CO2气体的质量达到最大值;溶液中溶质只有 NaCl,且其质量为反应生成的 NaCl 和原混合物中含有的 NaCl 质量之和。从 A 到 B 段,表示滴加的稀盐酸已经过量,无反应发生。故 B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除了 NaCl 以外还应该有过量的 HCl。9.【答案】(1)20 (2)4.4 g(3)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 x,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y。Na2CO

16、3+2HCl=2NaCl+CO2+H2O 106 117 44 x y 4.4 g 106:44=x:4.4g 117:44=y:4.4g 解得:x=10.6 g y=11.7 g 烧杯里不饱和溶液中溶质总质量为:11.7 g+(22.3 g10.6 g)=23.4 g 烧杯里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22.3 g+216.1 g4.4 g=234 g 所得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3.4g234g)100%=10%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解析】由图像变化趋势可知:从 020 秒,m 逐渐减少,其原因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跑出去了;从 20 秒开始,m 不变了,即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结束了。故: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300 g 295.6 g=4.4 g,然后据此代入化学方程式即可求出其它量。10【答案】(1)2.2 g (2)解;设纯碱试样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x。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2.2 g 106442.2gx x=5.3 g 试样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5.3 g100%88.3%6 g 答:试样中 Na2CO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