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路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说明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361013559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梓潼路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梓潼路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梓潼路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梓潼路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梓潼路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梓潼路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梓潼路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说明(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梓潼路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说明第 10 页 共 10 页1 设计依据1.1 规范及标准(1) 海绵城巿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2014年10月(2) 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2016年11月(3) 重庆市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导则(试行)2016年12月(4) 建设工程海绵城市建设效果专项评估技术指南(试行)2020年(5)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评价标准DBJ50/T-365-2020(6)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7) 低影响开发设施施工及验收标准(DBJ50/T-290-2018)(8)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

2、92-2018(9) 海绵城市绿地设计技术标准(DBJ50/T-293-2018)(10) 城市雨水利用技术标准(DBJ50/T-295-2018)(11) 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12) 重庆市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DJBT-103)1.2 基础资料(1) 项目所在地海绵城市专项规划:重庆市永川区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2) 凤凰湖园区市政设施通用规格(2020年3月)(3) 道路及排水管网资料2 项目概况及设计范围本次设计范围为梓潼路桩号K0+000647.246段道路配套的排水系统。项目为新建排水管网,服务的范围为两侧的建

3、设地块;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梓潼路位于永川区凤凰湖工业园,是一条东西走向城市次干路。道路起点接昌龙大道南段,向北延伸,终点接五纵线,标准路幅宽度24米,双向四车道,道路全长1031.858米。新建雨水管线双侧布置在生物滞留带下,雨水管线中心距路缘石线1.2m,沿途收集道路两侧地块汇水,中段有莲花路雨水由北向南汇入,最终向西接入昌龙大道南段东侧人行道下DN300雨水管道。新建污水管单侧布置在北侧人行道下,距离路缘石2.5米;污水管流向与道路纵坡一致,收集的污水向西接入昌龙大道南段东侧人行道下DN1000污水管道。3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控制目标及设施类型3.1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污染物控制

4、目标公园绿地及道路工程LID系统主要包括:生物滞留设施、透水铺装(人行道)、植草沟、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往往具有补充地下水、集蓄利用、削减峰值流量及净化雨水等多个功能。低影响开发设施选用一览表如下所示:各类用地低影响开发设施选用一览表技术类型(按主要功能)单项设施用地类型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城市水系渗透技术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沥青混凝土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渗井储存技术湿塘雨水湿地蓄水池雨水罐调节技术调节塘调节池转输技术转输型植草沟干式植草沟湿式植草沟渗管/渠截污净化技术植被缓冲带初期雨水弃留设施人工土壤渗透注: 宜选用

5、可选用 不宜选用根据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道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年径流污染物去除率应根据道路路侧带宽度比合理选取:当道路两侧路侧带宽度占路幅宽度小于30%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65%;当道路两侧路侧带宽度占路幅宽度大于等于30%小于40%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0%;当道路两侧路侧带宽度占路幅宽度大于等于40%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5%。本项目位于伏牛溪流域,重庆主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中对此区域城市道路用地的指标要求与上述一致。本次设计道路路侧带宽度比为37.5%,即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取值不低于70%。根据第4.2.2条规定,新建项目的年径

6、流污染去除率不低于50%。3.2 上位规划条件根据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渝府办发2018135号),全市范围内应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改善城市水生态。针对雨水利用,凤凰湖园区市政设施通用规格(2020年3月)中提到:满足海绵城市建设道路规划设计目标;道路LID设施的选择应与规划用地性质相协调,因地制宜、经济有效、方便易行,充分结合道路红线内外绿化带进行设计。业主提供的重庆市永川区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中提到:1)人行道宽度大于4m 时,应设置绿化带,且绿化带宽度不小于1.5m。2) 人行道宜采用透水铺装,透水铺装设计应满足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 188-2012)

7、。3)行道树树池宜设计成为生态树池,人行道内条块状绿地进行下沉式改造,并设置溢流排放系统。由于树池绿地面积一般较小,消纳雨水有限,允许树池周边人行道雨水汇入,但不建议路面径流汇入。本次设计道路采取对新建道路人行道采用透水砖,并设置生物滞留带的方式。3.3 本项目所在排水分区本项目位于王家院子流域。3.4 项目指标参考上述指标,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等技术规定及相关管理办法,本项目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应达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应不低于70%,年径流污染去除率不低于50%。本次设计道路为新建道路,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人行道宽度4.5m。根据建设方提供的重庆市永川区中心城区海绵城

8、市修建性详细规划中要求“本项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2%、年径流污染物去除率达到50.4%”。3.5 项目所采用的低影响开发设施情况结合道路汇水区特征和设施的主要功能、经济性适用性、景观效果等因素,本次道路海绵城市LID设施采用透水铺装和生物滞留设施相结合,透水铺装做法见道路部分。(1)平面设计道路位于永川区凤凰湖工业园,该路起点接昌龙大道南段,向东延伸,终点接五纵线,标准路幅宽度24米,双向四车道,道路全长1031.858米。本次设计范围为桩号K0+000647.246段。(2)纵断面道路最小纵坡0.005、最大纵坡0.028。(3)横断面本次设计道路标准路幅分配如下:B=4.5m(人行道)

9、+7.5m(车行道)+7.5m(车行道)+4.5m(人行道)=24m。地面道路的车行道横坡为双向坡1.5,人行道为单向坡2.0。4 场地下垫面分析及单项设施污染物去除率参照表4.1 降雨量的计算QT=10HTF 式中:QT设计汇水区域的降雨量,m3HT设计降雨量,mmF对应用地性质汇水区域面积,ha。根据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查附录A重庆市降雨资料表A.0.1,永川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降雨量如下:年径流总量控制率50%55%60%65%70%75%80%85%90%降雨量()8.810.712.615.118.121.926.633.142.0面积()规

10、划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规划年径流污染去除率设计降雨量降雨量QT(%)(%)(/d)(m)1673672%50.4%19.62328.364.2 雨量综合径流系数的计算RV=Fi Ri/ F 式中:RV综合径流系数;Ri各类下垫面的雨量径流系数(见下表);Fi各类用地性质汇水区域面积,ha;F总汇水区域面积,ha。不同下垫面雨量径流系数和流量径流系数参照表下垫面种类雨量径流系数Ri流量径流系数硬屋面、未铺石子的平屋面、沥清屋面0.80.90.850.95铺石子的平屋面0.60.70.8绿化屋面(覆土厚度300mm)0.30.40.4混凝土和沥青广场、路面0.80.90.850.95块石等铺砌路面0.

11、50.60.7干砌砖、石及碎石路面0.40.5非铺砌的土路面0.30.4透水铺装路面0.150.30.4绿地0.10.20.25水面1.01.0地下建筑覆土绿地(覆土厚度500mm)0.10.20.25地下建筑覆土绿地(覆土厚度500mm)0.30.40.4汇水面种类面积()雨量径流系数Ri综合雨量径流系数Rv流量径流系数综合流量径流系数不受控车行道36750.80.650.90.71受控车行道74030.80.9透水铺装35080.150.4生物滞留带152910.25树池及绿化带7080.10.25总面积168234.3 现状下垫面分析设计道路现状为自然地貌,本次设计时按流量径流系数=0.

12、3考虑开发前雨水径流量。4.4 开发后下垫面分析本次设计人行道采用透水砖铺装,并沿道路两侧分别设置2.5米生物滞留带的方式。不考虑道路纵坡变化对汇水的影响,车行道范围内雨水沿道路横坡分散汇入生物滞留带,人行道范围内雨水沿透水砖均匀下渗。开发后下垫面分为不受控区(车行道)、自然受控区(透水铺装及绿化)。为项目整体指标能达到规划指标要求,项目低影响开发设施按年径流总量控制率90%进行设计,对应的设计降雨量取值为42。经计算,开发后道路范围内所需设计控制径流量为313m(注:绿化带和透水铺装不纳入滞留带的设施所需控制容积计算范围)。下垫面类型汇水面种类面积()降雨量QT(m)所需设计控制径流量VT(

13、m)不受控区车行道3675154.35313受控区车行道7403310.93自然受控区透水铺装3508147.34生物滞留带152964.22树池及绿化带70829.74总面积16823706.575 设施工艺计算5.1 滞留设施计算本项目在两侧人行道分别设置宽度3米(净宽2.85米)的生物滞留带。生物滞留带计算表服务面积下垫面类型下垫面面积雨量径流系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设计降雨量所需控制容积滞留带有效面积2小时下渗量蓄水容积蓄水深度()()Rv(%)(/d)(m)()(m)(m)(m)8932受控车行道74030.890%4231314371032440.2生物滞留带15291注:绿化带和透水铺装不纳入滞留带的设施所需控制容积计算范围。5.2 人行道透水铺装、绿地设施计算人行道透水铺装、绿地设施计算表人行道透水铺装下垫面面积雨量年径流树池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