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公务员考试之行测题库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60947853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6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度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公务员考试之行测题库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2022年度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公务员考试之行测题库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2022年度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公务员考试之行测题库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2022年度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公务员考试之行测题库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2022年度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公务员考试之行测题库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度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公务员考试之行测题库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度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公务员考试之行测题库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度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公务员考试之行测题库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1、网络协同效应是指两种或以上的物质,如企业个体,网民个体或者某种技术的相互协同等。他们之间在互联网络平台上相互作用后所产生的效果。A.小王通过网络每天更新关于自己生活的博客B.甲乙公司通过网络视频签订一个项目的协议C.某网络研究小组成员通过网络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D.某电子商务网站推出了一款限量商品引来大量的顾客抢购【答案】 A2、下列句子排序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国家也必须有精神高地,便于人们登高眺望 洼地与高地的形成,都有赖于机会平等的体制建设如果相应的机会被垄断,不曾寻求与权力对接的平

2、常人,就只能望价值高地而兴叹,见精神洼地而沉溺,他就既不会拥有财富,也不能享有精神生活岁暮天寒,人们在期望,这个国家的一切制度都以普惠于民为依归一个国家必须有价值洼地,便于人们走入获利 A.-B.-C.-D.-【答案】 B3、12、-4、8、-32、-24、768、( ) A.432B.516C.744D.-1268【答案】 C4、编号为150的选手参加一个爬楼比赛,楼高为60层,所有选手在第1层均获得一个特别的号牌,此后每经过一个楼层,如果选手的编号正好是楼层数的整数倍,就将得到一个特别的号牌,所有选手都到达终点后,正好持有3个特别号牌的选手有多少人()A.1B.4C.7D.10【答案】 B

3、5、根据以下资料A.A网站B.B网站C.C网站D.D网站【答案】 A6、在我们的印象中,鞋只是穿在脚上以利于行走的一种物品。虽然一双制作精良、美观大方的鞋子会使人看上去精神倍增,但绝少有人会想到它的文化内涵。 A.鞋的文化内涵很少被人想到B.鞋的文化内涵在于它能使人精神倍增C.制作精良、美观大方的鞋具有文化内涵D.鞋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文化内涵【答案】 B7、一个小孩拿起石头,打碎了商店的窗玻璃。做错了事情的孩子跑掉了,商店老板自认倒霉,拿出一笔钱去买玻璃重新安上;这下,玻璃店有了生意,赚到了一笔小钱;玻璃店店主用这笔钱去面包店买了面包,面包店又有活干了;面包店老板又去农民那里买进了几斤面粉仅仅

4、碎了一块玻璃,却带动了社会上许多行业的发展,甚至创造了就业机会,这可真是坏事变成好事的绝佳案例!这个虚拟的案例正是经济学中一个著名的理论破窗理论。A.打碎玻璃的损失及卖出玻璃的收益都促进了经济的增长B.如果玻璃不被打碎,商店老板也可能主动更换玻璃C.用于买玻璃的钱也能通过其他途径促进经济发展D.按照破窗理论,打碎玻璃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答案】 D8、张家欲购买刘家的老宅,刘家一直没有同意,后张家见刘家人老势弱,迫使刘家在自己起草的房屋买卖协议上签了字。张家的行为主要违背了下列哪项民法原则?( )A.自愿原则B.平等原则C.公平原则D.诚信原则【答案】 A9、 长度为10cm的素菜蛋卷的制作方

5、法是:用一张7cm10cm的蛋皮把长度为10cm的豆芽卷在里面,外形为圆柱形。某日豆芽只有7cm长,于是改变蛋卷的卷法,得到7cm的圆柱。这两种大小的蛋卷在相连接处均重叠了1cm的蛋皮,问10cm长的蛋卷与7cm长蛋卷的体积比是( )。A.7:10B.20:21C.40:63D.1:1【答案】 C10、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社会功能越来越显著。我们从当今社会生活中看到文化对经济建设的推动力,对思想建设的感召力,对环境建设的渗透力,对人才成长的促进力,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文化在社会主义文明大厦的建设工程中,发挥着基石作用。 文化与文明 。文化先生于文明。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没有文化就没有文明;

6、文明孕育着文化。文明是文化的显现,是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特征。人类社会从野蛮到文明,靠的是文化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文化确实像泰勒所说的那样:“(文化)是人类在自身的历史经济中创造的包罗万象的复合体”。但它并不是不可捉摸的神物,如把这个“包罗万象的复合体”解剖一下,便可看到这个“复合体”大致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智能文化三个方面的文化因素所构成的,三者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在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大厦中发挥着影响和作用。 物质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基础,技术的发明、创造一旦转化为人们所需的物质文化

7、,就对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思想感情、行为准则、理论观念等诸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会造成新的思维方式、新的意识、新的观念去培养“四有新人”。 智能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大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展科学、教育等智能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野蛮走向文明、从愚昧走向智慧,从经济落后走向经济繁荣的十分重要的条件。 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智能文化等诸文化要素是一个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文化共同体,世上没有孤立的物质文化、单纯的精神文化和独立的智能文化。因而不能把各个文化要素割裂开来,也不能孤立地发展某一个文化要素,否则就会造成文化失调,贻误事业发展、文明建设。 文中 应填入的词语是( )。 A

8、.相辅相成B.意义相同C.息息相关D.彼此不分【答案】 C11、对某省1129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全省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为97.4(以上年同期为100)。从几大行业类别来看,种植业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下降1.8,林业产品上升4.0,畜产品下降4.8,水产品上升0.5。四个季度的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1、3.5、3.9和2.0。具体情况见下表: A.油料B.林业产品C.水产品D.棉花【答案】 D12、转移收支:指因社会义务而发生的收支,如财政补贴等。它在很大程度上就有按需分配的因素。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叙述不是转移收支的是( )。 A.为一位因抓捕毒贩

9、而牺牲的警察的家属发放抚恤金B.一位退休在家的老人从儿子那每月拿到一定的生活费C.在冰冻灾害中,好心人士向灾区人民捐助的物资D.一位被歹徒打伤的受害者向歹徒求取的赔偿【答案】 D13、2005年江苏公路旅客周转量为多少亿人公里? A.138287B.59448C.719.08D.948.1【答案】 D14、3 8 15 ( ) 35 A.24B.22C.20D.18【答案】 A15、 对下列成语解释不正确的是:A.风树之悲因父母去世而悲伤B.金兰之交亲如兄弟的友情C.期颐之年八九十岁的年龄D.弄璋之喜生了男孩的喜庆【答案】 C16、甲乙二人分别从相距若干公里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后

10、各自继续前进,甲又经1小时到达B地,乙又经4小时到达A地,甲走完全程用了几小时? A.2B.3C.4D.6【答案】 B17、我国法律监督的专门机关是 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监察机关D.公安机关【答案】 B18、山东:河北A.四川:重庆B.辽宁:云南C.天津:上海D.山西:陕西【答案】 D19、结果犯,指由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共同构成犯罪客观方面的犯罪,结果犯的既遂,不仅要求有犯罪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缺少危害结果,犯罪的客观方面就不具有完整性或者说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就不齐备,结果犯的结果,是指有形的、可以计量的具体危害结果,是与犯罪的性质相一致的结果。根据上述定义,以下不属于

11、结果犯的是()。A.诈骗B.抢劫C.故意杀人D.诬告陷害【答案】 D20、一个正常人能够把自己的悲伤、愤怒、怨恨、委屈、不满等的情绪表达出来,那么朋友和同事就会知道他的困难,并尽自己的能力来帮助他。而“阳光抑郁症”患者往往会把自己真正的情绪隐藏起来,只向人展示自己阳光的一面,长期得不到宣泄的负面情绪积累下来,就会形成巨大的压力。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A.阳光抑郁症患者不愿意得到别人的帮助B.阳光抑郁症的患者得不到别人的帮助C.阳光抑郁症的患者有巨大的心理压力D.阳光抑郁症的患者认为自己的人生不完美【答案】 A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国际日期变更线不穿过任何国家B.经度每差1度,时间相

12、差约4分钟C.一年中全球都是昼夜平分的有一天D.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答案】 C22、公文,以其规范的体式、法定的效力,以其体现意志的团体性和所产生作用的强制性,对写作语言的使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公文写作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从公文语言的逻辑性、严密性、准确性上考虑,一般注意区分其与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学语言的区别。但常常却容易疏忽模糊语言的运用,或者即便使用了,也是在一种潜意识中使用,而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模糊语言。让我们试从语言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模糊性与所反映客观事物的模糊性,从语言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模糊性与表述需要的模糊性两个相对应上来看模糊语言的实质。模糊语言是一个语言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中那些在

13、内涵和外延上都有不确定性的语言概念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客观事物的模糊和语言本身在内涵、外延上模糊的相对应,形成了表述事物的准确性。比如:“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等,其中像“前进”的“奋勇”和修饰“完成”的“努力”如果在此把它精确化:全国人民用多快的速度前进,全军上下用多大的力去完成,从表象上看是精确的,但实际上是模糊的,问题在于语言上的精确所对应的客体是模糊的。同时有的事物在客体上并不模糊,而为了满足某一种特殊需要在表述上要模糊,这同样是模糊的相对应,只是客体变成了实际需要。比如:“领导一再强调了这个问题,还是没有引起一些人的足够重视。”其中像“强调”的“一再”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这里强调的频率是完

14、全可以精确化的,三次,五次,甚至一百次、一万次,然而表述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反映“强调”的频率,而是要反映“强调”的重要性。这样,“一再”就比其他任何能确指的频率在表述效果上都更有力。语言模糊不是一个语言概念,而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对客观事物反映含糊不清的语言现象。其主要的特点是没有形成两种模糊的相对应。一种为客观事物和表述需要是精确的,而表述语言却是模糊的;一种为客观事物和表述需要是模糊的,而表述语言却是精确的。比如:“队伍于某日凌晨三点以后在张家口以南集结。”“人到的差不多了,开会吧!”这里的“凌晨三点以后”“张家口以南”和“差不多”都是极其模糊的时间、范围概念,而在这里却是所需要的一个确定的时间和范围概念。这就是客体上和实际表述需要的确定与表述过程的模糊性的相对应。再比如:“这件事发生在大约10 年前的某一天”“10 年前”其本身在客体上是模糊的东西,而在表述过程中的“某一天”却把它精确化,这是客体上模糊和表述过程精确化的相对应。无论是哪一种对应,都是反映客观事物模糊而容易产生歧义的语言模糊现象。这种模糊现象在公文写作过程绝对要避免的。综上所述,模糊语言和语言模糊本质的区别在于是否形成了两种对应,即客观上的模糊、实际表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