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九)及答案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60557801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浙江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九)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22年浙江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九)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22年浙江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九)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22年浙江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九)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22年浙江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九)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浙江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九)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浙江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九)及答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浙江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九)及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是为了解决教学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确定的师生活动成分及其相互联系与组织方式的谋划和方略A.教学方法B.教学设计C.教学策略D.学习方法【答案】 C2、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习情景素材”方面增加了要求学生了解“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我国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有关规定”“富营养化污染与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等内容。这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修订的变化是( )。A.与时俱进,重点关注健康、环境等社会热点问题,着力体现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价值B.坚持能力

2、为重,着重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C.着重突出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理念D.总体控制内容总量和难度,加强了学科和学段衔接【答案】 A3、由苯(C6H6)和乙醇(C2H5OH)的结构与化学性质来推测苯酚(C6H5OH)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所采用的学习策略是( )。A.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B.知识结构化策略C.联系一预测策略D.练习一反馈策略【答案】 C4、下列教学目标属于“过程与方法”范畴的是()。A.知道DH大小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B.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C.运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说明化学反应的本质D.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答案】 B5、近年来随着人类对能源危机、全球气

3、候、环境变化等问题的广泛关注,STSE思想也受到了日益重视。STSE的含义是( )。A.科学、技术、学生与资源教育B.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教育C.科学、技术、学生与能源教育D.科学、技术、社会与气候教育【答案】 B6、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答案】 A7、下列一组反应的反应类型相同的是A.由溴乙烷制乙醇;由乙烯与水反应制乙醇B.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甲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C.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取硝基苯;苯与液溴在催化剂存在下制取溴苯D.1-氯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

4、加热反应;1-氯丙烷与NaOH的水溶液加热反应【答案】 C8、向一定量的铁粉中加入一定体积12mol/L的硝酸,加热充分反应后,下列微粒在体系中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A.只有B.只有C.只有D.【答案】 D9、根据右表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钠离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C.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D.在化学变化中镁元素容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其离子符号是Mg+2【答案】 C10、现代化学教学设计强调()。A.凭借教学经验进行规划B.理论对化学教学规划的指导作用C.按照化学课程标准进行规划D.实践对化学教学规划的

5、指导作用【答案】 C11、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硝酸铵B.生石灰C.烧碱D.食盐【答案】 A12、下列每组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的是( )。A.NaCl、HCl、NaOHB.Cl2、Na2S、SO2C.HBr、CO2、CS2D.Na2O2、H2O2、O3【答案】 C13、某温度下将Cl2通人KOH溶液里,反应后得到KCl、KClO、K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1,则Cl2与KOH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3B.4:3C.2:1D.3:1【答案】 B14、不是化学实验探

6、究教学的指导思想的是( )。A.以实验为基础B.强调教学的探究性C.强调学生的主体性D.强调掌握实验理论【答案】 D15、关于化学课程与教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材和课本是一回事情B.一个课程标准,只允许编制一套教材C.基础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指学科课程D.教材是课程的具体化【答案】 D16、下列不属于化学用语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B.化学方程式C.结构式D.铝的化学性质【答案】 D17、下列不属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是( )。A.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B.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培养交流合作能力C.了解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D.知道并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答案】 B18、短周期元素A、B

7、、C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在周期表中位置上下相邻,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与C可形成共价化合物B.A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C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C.原子半径:ABCD.B的氧化物的熔点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高【答案】 C19、下列初中化学认知性目标的学习行为所对应的学习水平最高的是()。A.记住B.解释C.识别D.区分【答案】 D20、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A.戊烷B.戊醇C.戊烯D.己烷【答案】 A21、下列不属于高中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性质的是()。A.知识的启蒙性B.学生的主体性

8、C.模块的选择性D.知识的多样性【答案】 A22、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容标准对应的课程模块是()。A.化学B.化学与技术C.物质结构与性质D.化学反应原理【答案】 A23、化学新课程实施中最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评价方法是( )。A.纸笔诊断性测验评价B.纸笔总结性测验评价C.档案袋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答案】 D24、在化学教学中,有的学生特别喜欢亲自动手操作化学实验。这种兴趣属于( )。A.感知兴趣B.操作兴趣C.探究兴趣D.创造兴趣【答案】 B25、下列关于“硫酸”这一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学目

9、标合理的是( )。A.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实验的手段,学会硫酸的强氧化性B.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硫酸的酸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等性质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高动手、动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浓硫酸与稀硫酸的对比,学习“量变质变”规律和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原则【答案】 D26、对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2SO2+O2 2SO3 , 改变下列条件,可以提高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A.升高温度B.增大压强C.压缩使容器体积变小D.增大反应物浓度【答案】 A27、下列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的描述错误的是(

10、)。A.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B.加强课程评价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C.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D.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答案】 B28、为了制备干燥、纯净的CO2,将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先后通过装有下列物质的两个吸收装置,两个装置应依次装入()。A.饱和NaHCO3溶液、碱石灰B.饱和NaHCO3溶

11、液、浓硫酸C.浓硫酸、饱和NaHCO3溶液D.饱和Na2CO3溶液、稀硫酸【答案】 B29、将化学教学设计分为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设计的根据是()。A.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性质和类型B.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目的、性质和类型C.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目的和性质D.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目的、要求和作用【答案】 D30、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酸式滴定管在盛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答案】 B31、在

12、2 L密闭容器中,发生3A(气)+B(气)=2c(气)的反应,若最初加入A和B都是4 mol,A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2 mol(LS),则10s后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A.1.6 molB.3.2 molC.3.6 molD.2.8 mol【答案】 B32、现有三组混合液: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乙醇和丁醇;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分离以上各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蒸馏、萃取、分液D.萃取、分液、蒸馏【答案】 B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自发进行,放热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自发进行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升温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答案】 C34、下列关于初中化学学习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起步阶段性B.以化学基本原理作为学习的对象和内容C.以实验为基础D.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三种表征融合【答案】 B35、教材观念的转变,促使教师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化学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