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小学教资笔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题(附解析)

上传人:尼** 文档编号:360534459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小学教资笔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题(附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2023小学教资笔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题(附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2023小学教资笔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题(附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2023小学教资笔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题(附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2023小学教资笔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题(附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小学教资笔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题(附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小学教资笔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题(附解析)(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小学教资笔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题(附解析)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B.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C.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它决定了人的发展D.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答案】C【解析】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2.()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并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A.课程实施B.课程标准C.教学过程D.课程评价【答案】A【解析】课程实施即将已经编定好的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3.“万变不离其宗”属于知觉的()A.选择性B.理解性C.恒常性D.

2、整体性【答案】C【解析】“万变不离其宗”指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而知觉的恒常性可以使我们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仍然保持对物体的稳定不变的知觉,保持对事物本来面貌的认识。由此可见,“万变不离其宗”属于知觉的恒常性。4.小刚学习非常刻苦主要是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他的学习动机是()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求知欲【答案】C【解析】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5.专家型教师通常是用()方法,慢慢地引入要讲的教学内容。A.开门见山式B.迂回曲折式C.导入式D.实验式【答案】C【解析】专家型教师通常是用导入式方法

3、,慢慢地引入要讲的教学内容。6.美国学者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推算出美国19291957年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A.28%B.33%C.38%D.53%【答案】B【解析】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是一种可以带来丰厚利润的生产性投资,包括像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卫生保健等。经推算,美国19291957年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3%。7.“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这是()推崇的教育理想。A.非制度化教育B.制度化教育C.形式化教育D.前制度化教育【答案】A【解析】非制度化教育是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的,它指出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非制度化教育所

4、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8.“见花落泪,见月伤心,良辰美景也是一种无可奈何之感。”这种情绪状态属于()A.心境B.激情C.应激D.适应【答案】A【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心境一经产生就不只表现在某一特定对象上,而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影响人的整个行为表现,成为情绪生活的背景。“见花落泪,见月伤心,良辰美景也是一种无可奈何之感”说的就是心境。9.妈妈为小楠和小董榨了两杯同样容量的鲜果汁,分别装在大小不同的两个玻璃杯里,妈妈让小楠先拿,小楠说“我要这杯多的”,小董在旁边说“其实两杯是一样多的”。根

5、据两姐妹的回答,可以判断出小楠和小董分别处于()A.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D.感知运动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答案】B【解析】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还没有“守恒”能力或没有形成“守恒”的概念,思维缺乏观念的传递性。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已经获得“守恒”,即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特有的属性不变。据小楠和小董的回答可知,小楠没有“守恒”能力,处于前运算阶段;小董已经获得“守恒”的概念,处于具体运算阶段。10.有些学生在学习时常常采用在主要内容下画线的方法来帮助自己记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组织策略B.复述策略C.精加工策略D.元认知策

6、略【答案】B【解析】画线是复述策略的一种。11.简述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的条件?【答案】(1)有意义学习的客观条件是,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合乎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标准,即具有逻辑意义。(2)有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有: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12.教育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加深的过程,其最后一个环节是()A.问题B.计划C.行动D.反思【答案】D【解析】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大致分为循序渐进的四个环节,即计划、行动、考察和反思。13.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根本问

7、题是()A.要把教育引向何方B.教育为谁服务C.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D.教育要怎样培养人【答案】C【解析】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14.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是()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效应【答案】D【解析】社会刻板效应,即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中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个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15.儿童能借助小餐具玩过家家的游戏,一旦他们手中的餐具被收回,游戏就无法进行下

8、去。这表明儿童的思维处于()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B【解析】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能使用表象符号代替外界事物,但他们的词语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因此,儿童会表现出题干描述的“一旦他们手中的餐具被收回,游戏就无法进行下去”的现象。16.成就动机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试图追求和达到目标的驱力。关于成就动机的研究表明,与害怕失败者相比,追求成功者倾向于选择()A.相对容易的任务B.非常难的任务C.非常容易的任务D.难度适中的任务【答案】D【解析】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就,即通过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自尊心和

9、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17.传统教育学派与现代教育学派是教育史上的两大对立学派,其代表人物分别是()A.杜威和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和杜威C.夸美纽斯和赫尔巴特D.赫尔巴特和杜威【答案】D【解析】杜威的教育学说提出以后,西方教育学便出现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的对立局面。18.当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学制年限划分采用的是()A.六三制B.五四制C.九年一贯制D.多种形式并存【答案】D【解析】为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我国规定了“九年一贯、六三分段”的基本学制。但值得指出的是,“九年一贯、六三分段”是基本学制而不是唯一学制,现在不

10、是,将来也不是。故选D项。19.下列关于记忆的选项中,小学生比较擅长的是()A.具体的词的记忆B.语词材料记忆C.抽象图形记忆D.具体形象记忆【答案】D【解析】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逻辑记忆的方向发展,是小学生记忆质的发展的一个特点。但小学生在记忆抽象的材料时,主要还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基础,即形象记忆仍起着重要作用。20.中学生晓波通过物理实验发现:钟表的摆动幅度不取决于钟摆的材料或重量,而是取决于钟摆的长度。根据皮亚杰的认识发展阶段理论,晓波的认知发展水平已达到()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D【解析】题干中晓波已经具备了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处于形式运

11、算阶段。21.国家乒乓球队的健儿团结拼搏,为祖国和人民赢得金牌。这种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感属于()A.伦理的道德情感B.想象的道德情感C.直觉的道德情感D.记忆的道德情感【答案】A【解析】伦理的道德情感是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比如,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属于伦理的道德情感。22.材料分析题初二的时候,我(台湾作家三毛)的数学总是考不好。有一次,我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考试题都是把课本里面的习题选几道叫我们做。当我发现这个秘密时,就每天把数学题目背下来。由于我记忆力很好,那阵子我一连考了六个100分。数学老师开始怀疑我了,这个数学一向差劲的小孩功课怎么会突然好了起来

12、呢?一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丢了一张试卷给我,并且说:“陈平,在十分钟内,你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我一看上面全是初三的考题,整个人都呆了。我做了十分钟后,对老师说不会做。下一节课开始时,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然后,她叫我上讲台,拿起笔蘸上墨汁,在我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她边画边笑着对我说:“不要怕,一点也不痛,只是凉凉的而已。”画完后,她又厉声对我说:“转过身去让全班同学看一看!”当时,我还是一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女孩,就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都哄笑起来。第二天早上,我悲伤地上学去,两只脚像灌了铅似的,走到教室门口,我昏倒在地上

13、,失去了知觉。从此,我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请运用德育原则的相关知识对该教师的行为进行评价。如果你是三毛的老师,你会怎样帮助三毛?【答案】(1)案例中的老师面对三毛的表现所采取的措施违背了如下德育原则:违背了疏导原则。教师面对有问题的学生,应该耐心引导,促进学生克服缺点和不足。案例中的老师发现三毛采取提前背诵题目的方法获取高分的时候,应该在课下积极引导,而不应该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让三毛出丑丢面子,使其丧失了信心,造成严重的负面效果。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个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并且采取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案例中的老师发现三毛数学成绩不好时,应该深入了解

14、三毛数学学习的具体情况,并且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帮助三毛提高成绩。违背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主动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及时肯定和引导,逐步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案例中的三毛为了考取好成绩采取提前背下来题目的方法,这说明她记忆力好,并且善于观察爱动脑筋,老师应该重视三毛的这些优点,积极引导、帮助三毛提高数学成绩。违背了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不能怀疑、批评或者忽视他们,在严格要求的同时,一定要尊重信任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案例中的老师因为三毛数学成绩不好,就打击挖苦她,显然是对三毛的不尊重,也不相信三毛会学

15、好数学。(2)如果我是三毛的老师,我会对她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对其进行疏通引导,不会采取在全班同学面前讽刺挖苦三毛的做法。当我了解到三毛以前考试成绩很好是因为她提前背诵了题目,我会在指出她这样做的错误之处的同时,肯定她记忆力好的优点,帮助她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并且加强与三毛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她数学成绩不好的根本原因,然后采取恰当的方法,逐步帮助她提高数学成绩。23.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特点是重视()A.艺术训练B.军事体育训练C.文法训练D.智力训练【答案】B【解析】古代斯巴达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24.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是()A.教育管理制度B.义务教育制度C.学校教育制度D.基础教育制度【答案】C【解析】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与主体,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25.人们在游览过“万里长城”后,在头脑中留下了生动的长城形象。这种记忆是()A.情绪记忆B.形象记忆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