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八)及答案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60438024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64.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湖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八)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22年湖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八)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22年湖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八)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22年湖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八)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22年湖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八)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湖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八)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湖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八)及答案(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湖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八)及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教学反思片段,按照要求答题。A.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B.教师需要有整体把握教材的能力,才能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内涵C.教学方法的选取需契合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D.不设唯一答案,学生难以形成明确、理性的认知【答案】 D2、阅读两小儿辩日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 A.由悟其名言初步了解孔圣人,“听其言,察其人”,使学生从人物身上抑或故事之中受到启发.以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激发出学生学习本课的浓郁兴趣B.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默读,最好的方法也是默读;

2、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C.学习文言文要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从而丰富语文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D.两小儿辩日属于寓言体裁,可以当作故事略读,粗知其意即可,不必深究,而是注重整体理解.让学生自读自悟【答案】 B3、教师教学过秦论时提及秦孝公有“并吞八荒之心”的雄心壮志,强调“八荒”所指的地域范围。下列词语中,与“八荒”所指地域范围相差较大的是( )。A.六合B.四海C.海内D.中原【答案】 D4、以下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有关散步一课的总结环节设计片段(节选),阅读并回答问题。A.回归生活环节的设计很有道理,学生阅读表现“亲情”和“生命”意识的文章,定会触动生活中的某种感受,“回归生活”十

3、分必然、自然、天然B.回归生活这个环节的设计很有意义,可把学生的意念和情感提高一步,对于树立人生中的美好情感、为人道德和责任意识,将发挥一定的作用C.两个关于“回归生活”的启发性问题,问题过于简单,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是毫无意义的提问D.从思想情感和学习方法两个方面作总结,符合本节课教学的实际;但由于前面“回归生活”的设计欠缺深度,总结的内容缺乏应有的光彩【答案】 C5、阅读某位高中语文教师为高中语文课文再别康桥一课设计的教学目标:A.两个教学目标准确契合了高中语文的教学要求B.目标一准确切入了诗歌的内容,体现了教师对诗歌的准确理解C.目标二关涉了再别康桥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方法,但美中不足之处

4、是忽略了学生体悟诗歌方法与策略的学习D.学生能力、已有积累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要求是设定教学目标的依据.这位教师设定的两个教学目标即综合体现了三者的分析【答案】 C6、某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有关学习任务群的内容。下列教师笔记中,不正确的是( )。A.学习任务群2:当代文化参与建设各类语文学习共同体(如文学社团、新闻社、读书会等),在阅读、表达中探析有关文化现象,拓宽视野,培养多方面语文能力B.学习任务群6:思辨性阅读与表达阅读近期重要的时事评论,学习作者评说国内外大事或社会热点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C.学习任务群7: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对社会上出现

5、的语言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用正确的观点与方法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努力促进祖国语言文字健康发展D.学习任务群17:跨文化专题研讨研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学、文化经典作品,增进对人类文明史上多样文化并进的事实及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的理解【答案】 C7、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根据这一观点,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教师要以“教材”这个“例子”指导学生吸取作者语言的长处,以课本中的范文为习作榜样。留心作者如何用词、造句、布局、谋篇B.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重点在

6、由这篇课文引导学生学习红楼梦这一名著C.课文是读与写的例子,要用好这个资源,创设由内化外化的迁移、变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地学好语言和表达方法D.教材是个例子,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就要正确处理教材和课外学习资源的关系,既不能拘泥于教材,又不能脱离这个“例子”【答案】 B8、某教材在选修模块中设置了“唐风雅韵唐代山水田园诗”专题。下列作品适合入选的是( )A.王维辛夷坞、孟浩然过故人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B.白居易大林寺桃花、陆游游山西村、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C.李白送友人、孟郊烈女操、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D.柳宗元渔翁、王翰凉州词、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答案】 A9、教学陆游的游山西村一诗,教师讲到

7、诗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时,要求学生整理其他富有哲理的诗句。下列学生整理的笔记正确的是( )。A.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C.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答案】 B10、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学习任务群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下列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合适的是( )。A.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撰写全书梗概或提要、读书笔记与作品评介,通过口头、书面形式或其他媒介与他人分享B.师生共同商定35部作品,学生从中选择一部

8、阅读;选择相同作品的学生可以自由结合,进行交流讨论C.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社会调查、观看演出、参与文化公益活动等,丰富语文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生活D.教师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逐“点”解析、学科技能逐项训练,启发促进学生思考【答案】 D11、学生学习完鲁迅的小说祝福之后,认识到“封建礼制吃人的本质”。教师计划推荐相关主题的其他作品,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主题的认知,以下选项作品符合要求的是( )。A.茅盾幻灭B.高尔基童年C.巴金家D.郭沫若棠棣之花【答案】 C12、教学某版教材胡适我的母亲一文时,教师提及本篇课文选自胡适自传。为帮助学生加深对自传文体的认识,教师举出以下示例。下列适合举例的是( )

9、。A.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B.高尔基在人间C.汪曾祺端午的鸭蛋D.冯骥才俗世奇人【答案】 B13、阅读伟大的悲剧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A.课前预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了新课内容,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B.用关键词以“造句”的形式把故事复述出来,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C.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学法的指导,执行学习常规,以便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D.学生用一句话表达读后感受,抓住关键词概括主要内容,为后续的解读打下情感基础【答案】 C14、阅读学写行楷字教学实录(节选),接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A.多媒体展示王羲之作品,能让学生感受书法艺术之美B.呈现“课程标准”的基本

10、要求,有助于学生了解学习目标C.生动、形象地讲解了行楷字知识,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D.指导细致、周到,具有操作性,便于学生自主练习写字【答案】 C15、(2019年真题)某女,52岁,患慢性支气管炎10年,受寒后引发咳嗽,经久不愈,痰少而黄,无发热,口不渴。宜选用的成药是()A.二母宁嗽丸B.强力枇杷露C.通宣理肺丸D.川贝止咳露E.止嗽定喘口服液【答案】 B16、阅读下面的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A.语言知识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B.语言知识教学过程中“整理”比“积累”重要C.“有效整理”有利于学生学会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D.“有效积累”的是模糊的、个别的、散漫的知识【答案】

11、 C17、教师在教学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时,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本课学习重点。下列教学不恰当的是( )A.梳理全文的说明结构和特点B.学习文中说明语言的准确、生动的特点C.理解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D.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答案】 C18、学习米洛斯的维纳斯,导入时教师先以冯骥才高女人和他的矮丈夫发问:“在现实生活中这是很不协调的一对,但作者写得很美。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这对夫妻美在何处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缺陷美”。然后拿出维纳斯石膏塑像展示,以“探讨断臂的维纳斯到底美在何处”设疑,揭示课题。对该教学导入的评价不恰当的是()。A.整个导入循循善诱、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B.可看出教师

12、对课文特点和学生情况很熟悉,善于拿捏导入角度C.联系学生生活,于无疑处设疑,巧妙引入“缺陷美”,为揭题作铺垫D.教师直接展示断臂雕像,开门见山入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答案】 D19、阅读某教师的教学叙事片段,按要求答题。A.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效率B.有助于学生提高写作能力C.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总结能力D.有助于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答案】 A20、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A.教师作为交流与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只能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对各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筛选B.“学生点评”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活跃了课堂气氛C.这种由此及彼的点评方式,强化了课内知识的能力迁移、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D.

13、“小组讨论”最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答案】 A21、在学习杜甫的登高时,看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时,学生问落下的应该是树叶才对,应该把“木”改成“叶”。下列教师评价中能够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一项是( )。A.这个问题问得好.其他同学也有这么认为的吗?B.有批判意识,敢质疑教材,很好,请为他鼓掌。C.有点道理.看看这首诗中还有没有其他类似的错误?D.有自己的想法,这一点值得表扬,能根据作者当时的心境说一下“落木”和“落叶”的区别吗?【答案】 D22、教师讲解“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时,提及了其中的修辞手法,请学生举出运用相同修辞手法的诗词。下列举例合适的是( )。A.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B.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C.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D.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答案】 D23、阅读安塞腰鼓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A.教者通过气势磅礴的录像展示后生们的阳刚之美.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感受。带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并调动学生的昂扬情绪.有利于加深他们对文本的理解B.用填形容词的方式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精神的设计虽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