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1)

上传人:1396****413 文档编号:360390191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 学年北京西城区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2021-2022 学年北京西城区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运用(共 14 分)初三同学在学习现代诗的过程中,组织了系列学习活动。(一)走近现代诗 1.有同学抄录了一段文字来帮助大家走近现代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上溯中国几千年的诗歌历程,我们会感受到中国古典诗歌无与伦比的辉煌。诗人寄情于自然,留恋于山水。一树枫叶的怀想,几枝红豆的相思,微风中的燕子,细雨中的游鱼,大漠的孤烟,春江的花月无不传达着古老文明的迷人神韵。到了近代,国势日衰,几乎到了亡国灭种之境地。当时的人们如能救亡图存,宁肯抛却一切。中国诗界也要告

2、别传统,迈向现代。现代诗人冲破音韵的束缚,追求形式的自由,打破山林的宁静,装进工业的喧嚣。现代诗歌在与古典诗歌母体的撕扯中呱呱坠地。(1)下列对于文中加点字词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上溯”原指空间上的逆水上行,文中指时间上的逆时上行。B“留恋”应该写作“流恋”,在文中的意思是指愿意留下,不愿意离开。C“神韵”与“音韵”中两个“韵”的意思不同:前者指韵味,后者指韵律。D“宁肯”与“宁静”中“宁”的读音不同:前者读“nng”,后者读“nng”。(2)文中画线词语“无与伦比”,在不改变句意的前提下,可以用下列哪个词替换()A脍炙人口 B气冲斗牛 C鹤立鸡群 D举世无双(二)鉴赏朗诵 2.同学们就

3、如何读诗进行交流,发言中用到了很多修辞方法,下列对修辞方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同学甲:读一首含义隽永的诗,难道不像在猜一个美丽的谜语吗?它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有一种独特的趣味。分析:运用比喻和反问的修辞方法,强调诗歌能带给人反复玩味的欣赏乐趣。B.同学乙:读诗要读出什么呢?读出身上的伤痕,读出脚下的坎坷,读出眼里的泪水,读出心中的意愿我们难道不是为了读出这些而读诗的吗?分析:运用设问、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方法,艺术地呈现了诗歌带给读者的丰富感受。C.同学丙:读诗要注意把握诗歌的抒情特点。有的诗大气磅礴,感情奔放;有的诗一唱三叹,委婉含蓄;有的诗描摹细腻,寓情于景 分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用整

4、齐的句式清晰地呈现了诗歌抒情的多种类型。D.同学丁:读诗要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生平和诗歌的创作背景如同探索诗歌秘境的拐杖,能帮助我们更好且喜平常度,切忌神慌乱。畅游题海后,金榜题君名。考试在即,祝你成功1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2 地领悟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分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知人论世比作欣赏诗歌的“拐杖”,形象地表达了不知人论世,就无法欣赏诗歌的道理。3.有同学朗诵艾青的树,并且分享了自己的朗诵心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树 艾青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生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注:树写于 1940 年

5、春天,抗日战争进入了艰苦的相持阶段。A.朗诵“一棵树,一棵树”时,节奏应该是急促的,本来短句就适合快读,这里又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表现了轻松而急切的情感。B.朗诵“但是”一词前后可有较长停顿,从看得到的地上到看不到的地下,从“孤离”到“纠缠”,写出了树的生存状态。C.“在看不见的深处”中“深处”一词可以重读,强调从表面来看,树虽然是一个个孤立的存在,但深层的血脉和情感始终在不为人知处涌动。D.朗诵全诗,语气要坚定,语速要缓慢。诗人以自然景观写社会景观,体现了抗战时期中华儿女面对民族危亡所产生的强大民族凝聚力。(三)学习创作 4.下框中是一位同学听诗歌创作讲座时所作的笔记。课后,这位同学将笔记

6、整理成文,请协助他完成任务。怎样写诗呢?首先,在抒情方式上可以直抒胸臆;其次,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抒写情志,但要且喜平常度,切忌神慌乱。畅游题海后,金榜题君名。考试在即,祝你成功2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3 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做到言简义丰;另外,还要注意节奏,尽可能让诗读起来朗朗上口。诗歌写作_要分行写出,具有诗的模样;_要融入联想和想象,具有诗的味道。(1)有同学认为根据笔记整理的文字中,画线处的标点符号和文字表述都存在问题,你认为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也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抒写情志,但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 B;其次,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抒写情志;但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

7、 C,也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抒写情志;其次,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 D;其次,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抒写情志;再者,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2)该同学不确定文中处该使用什么关联词,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A虽然 但 B既 又 C如果 就 D与其 不如 5.面对刚刚到来的 2022 年,同学们想共同创作一首诗来表达新年到来的喜悦。请补充下面的诗歌,说出你的心声。新年的阳光 照在脸上,脸上有爽朗的笑 照在_,_ 照在枝头,枝头有希望的萌芽 【15 题答案】【答案】1.(1)B(2)D 2.D 3.A 4.C .B 5.湖面上(或“日历上”或“雪地上”).湖面上有彩色的涟漪(或“日历上有明亮的

8、日子”或“雪地上有融化的温暖”)【解析】【分析】【1 题详解】(1)B留恋:一指不愿意离开或舍弃;二指对往日、往事的怀念。流恋:指过分喜爱,难以舍弃;在此形容愿意留下欣赏山水,不愿离开,应用“留恋”一词;故选 B。且喜平常度,切忌神慌乱。畅游题海后,金榜题君名。考试在即,祝你成功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4(2)无与伦比:意思是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A脍炙人口:原义是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颂;B气冲斗牛:意思是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C鹤立鸡群:意思是指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D举世无双:指的是世界上再没有第二

9、个这样的人或物;形容极其罕见稀有;在此形容中国古典诗歌独一无二的魅力,可用“举世无双”来替换“无与伦比”来替换;故选 D。【2 题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D语句“读诗要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生平和诗歌的创作背景如同探索诗歌秘境的拐杖,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领悟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中将“了解作者生平和诗歌的创作背景来理解诗歌的做法”比作“拐杖”,强调只有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和创作背景才能更好地领悟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本项表述有误;故选 D。【3 题详解】A根据诗歌中“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它们的根生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可知,树不仅自然界的一种具体事物,诗人还托物于树,赞诵了

10、一种独立向上,又根须相连的团结战斗的精神;在朗读时应读的舒缓而坚定;故选 A。【4 题详解】(1)“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抒写情志”强调的是抒情的方式,与前文“在抒情方式上可以直抒胸臆”语意连贯,应将“其次,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抒写情志”改为“也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抒写情志”;“但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强调写诗时的语言,是在强调抒情方式后点明的,应将“但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改为“其次,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即将“首先,在抒情方式上可以直抒胸臆;其次,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抒写情志,但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改为“首先,在抒情方式上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抒

11、写情志;其次,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故选 C。(2)“要分行写出,具有诗的模样”与“要融入联想和想象,具有诗的味道”一个是诗歌创作要注意的格式问题,一个是诗歌创作需运用的手法;两者为并列关系;故应用关联词“既又”;故选 B。【5 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注意“照在”后边的处应为“某个地方”,且成为处开头,填写语句要有密切联且喜平常度,切忌神慌乱。畅游题海后,金榜题君名。考试在即,祝你成功4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5 系。示例:照在高山上,高山上有崇高的理想。二、古诗文阅读(共 18 分)(一)(共 4 分)6.默写。(1)_,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_。(欧阳修醉翁亭记)(2)2021.12

12、.02,在这个难得的对称日,老师请同学们找找古诗词中结构上的对称,体会汉语的对称美。如李白笔下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用对偶的方式形对称。请你从唐诗中再找出连续两句对偶的诗句。_,_。【6 题答案】【答案】.醉翁之意不在酒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沉舟侧畔千帆过(或:千山鸟飞绝).病树前头万木春(或:万径人踪灭)【解析】【分析】【详解】(1)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文章内容;二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醉、酒、寓”等字词的书写。(2)再从唐诗中再找出连续两句对偶的诗句即可。示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共 6 分)欣赏下面两首苏轼

13、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注:中秋月写于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后。7.水调歌头句句扣“月”。上阕对月问青天,在“_”与“人间”的矛盾中,选择了“人且喜平常度,切忌神慌乱。畅游题海后,金榜题君名。考试在即,祝你成功5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6 间”。下阕对

14、月抒怀,从恼月照人,表达_之情,到由月及人,表达旷达胸襟和深挚祝愿。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感情。8.对上面两首作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这两首作品都以中秋月为题材,“婵娟”“玉盘”都指月亮,作品都有对中秋月的生动描绘和由此产生的人生感怀。B.水调歌头写在苏轼与苏辙久别之后,中秋月写在苏轼与苏辙重逢之时,两首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亲情。C.水调歌头中的“转朱阁”写的是诗人转过朱红的楼阁;中秋月中的“转玉盘”写的是明月升入中天,遍洒清辉。D.“何事长向别时圆”“此生此夜不长好”两句,一句用疑问,一句用否定,两句表达的情感有相近之处。9.下列引用诗句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学校,他常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

15、感觉,因为他诚实守信,所以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周围很多同学都愿意和他交往。B.中秋晚会上,民歌月柔柔、魔术表演嫦娥穿“月”等节目,都寄托了人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C.面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现实,中国人总是能够以乐观的心态,共享一轮明月,弥补现实生活中的缺憾。D.正是因为人生有久别,有痛苦,有无奈,才更要珍惜眼前难得的相聚,毕竟“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79 题答案】【答案】7.天上 .思念(或:惆怅)8.C 9.A【解析】【7 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词文的理解。根据水调歌头上阕“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

16、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可知,此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词人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含蓄的展现出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烟火暖人心肠)”写出词人面对“天上”还是“人间”的抉择时,想起“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道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且喜平常度,切忌神慌乱。畅游题海后,金榜题君名。考试在即,祝你成功6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7 水调歌头下阕“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生本就有悲欢离合,月儿常有阴晴圆缺,这样的好事自古就难以两全)”,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不禁愁绪万千,内心惆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都能平安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赏明月)”,词人从个人的离愁中跳脱出来,表现了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的美好祝愿,满含词人对亲人的思念。【8 题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